文 / 本刊記者 劉通
在汽車產業深度變革之際,新能源汽車為我國汽車產業彎道超車提供了重要機遇。而作為先行者,充分地將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優勢展現出來,這對提升我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國際競爭力尤為重要。
我國汽車產業在經過二十余年的快速發展后,與之相應的汽車賽事也得到長足發展。近些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新賽道上一騎絕塵,在此關鍵機遇期,與之匹配的新能源汽車賽事卻少之又少。在汽車產業深度變革之際,新能源汽車為我國汽車產業彎道超車提供了重要機遇。而作為先行者,充分地將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優勢展現出來,這對提升我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國際競爭力尤為重要。
為此,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與地方政府部門聯合主辦的“國字號”新能源汽車賽事——中國新能源汽車耐力賽應勢而生。繼2022年湖南株洲首秀之后,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耐力賽鄂爾多斯站也于日前順利完賽。15 個乘用車品牌、8 個商用車品牌、39 名專業車手、近萬名現場觀眾、700 萬余線上觀看量……這是鄂爾多斯站交出的答卷。
從汽車誕生之際,汽車與汽車賽事便結伴而行。通過參與汽車賽事,汽車品牌的市場知名度與競爭力不斷得到提升與錘煉。回顧汽車歷史長河,許多知名汽車品牌的成長離不開汽車賽事。而中國汽車產業由大到強,歸根結底是汽車品牌的打造,同樣需要賽事的歷練。
在政策、市場雙重驅動下,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駛入快車道。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1-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59.1 萬輛和452.6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0% 和41.7%,市場占有率達到29%;預計全年產銷可達900 萬輛,增長30%。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然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大環境下,中國新能源汽車耐力賽為國內新能源汽車廠商提供了一個同臺競技、盡展“新”風采的舞臺。2023 新能源汽車耐力賽首戰鄂爾多斯站不僅籌備上更加完備,賽程設計也進一步實現創新和突破——國內首推新能源商用車比賽環節。中國重汽、北汽福田、聯合重卡、上海紅巖、國宏氫能等國內新能源商用車領軍企業與一汽紅旗、奇瑞、東風、上汽、北汽、吉利、比亞迪等諸多行業頂級乘行車企業一起賽道爭先,為新能源汽車耐力賽注入了新動能。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表示,新能源汽車耐力賽是對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則認為,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域最專業、最權威的賽事之一,新能源汽車耐力賽是磨礪新能源汽車操控、安全、續航等方面性能的磨刀石,也是打造和樹立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的有效方式。
“之所以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賽事,一是因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已經取得一定的領先優勢,需要一個展現的舞臺,比賽就是最好的展現方式;二是因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品牌雖然多,但仍欠缺世界知名度。以新能源汽車為載體,打造屬于中國自己的新能源汽車賽事IP,將有效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向上。”許海東說道:“另外,賽事同樣為車企提供了一個共同學習發展的平臺,對促進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進步創新同樣很有意義。”

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域最專業、最權威的賽事之一,新能源汽車耐力賽是磨礪新能源汽車操控、安全、續航等方面性能的磨刀石,也是打造和樹立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的有效方式。
新能源汽車耐力賽在保證賽事競爭性、專業性、觀賞性,全面展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水平的同時,也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推廣、應用和普及,帶來強勁推動力。
從參賽車型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耐力賽的參賽車型均為量產車型;設有微小型車組、中大型轎車組、中大型SUV 組三個組別;比賽項目覆蓋排位賽、100 米加速賽、純電組耐力賽(2、4、6 小時)、繞樁障礙賽、混動組耐力賽等多項賽事。其中,鄂爾多斯站根據其地域產業特色增設新能源商用車挑戰賽。
為了保證比賽的公平性、專業性,賽事特邀具有諸如環塔拉力賽、CTCC 中國汽車場地職業聯賽等豐富場地執裁經驗的裁判組建了賽事裁判團。通過路況更加復雜的長距離耐力賽和更貼近日常用車場景的場地賽進行多維度綜合比拼,賽事全面考核了參賽車輛在續航、操控、動力、安全等方面的極限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從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最真實的購車和用車“痛點”出發,主辦方還設置了“車輛快充測試”和“車輛里程轉化率測試”比賽項目。賽事特邀國內頂級專業檢測機構如襄陽達安、中國汽研、上檢對車輛充電效能和電能轉化進行權威、公正地測試,充分驗證參賽車型的性能表現。
除此之外,組委會還邀請業內專家、組委會成員、垂直類與跨界類媒體及自媒體車評人,聚焦新能源汽車的能效、續航、智能化、操控性等普通消費者可直觀感知的評判因子,以最真實的數據對參賽車輛進行客觀評審,為消費者購車提供指導。
奇瑞汽車營銷公司高級傳播經理歐陽蕭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奇瑞的參賽車型瑞虎8 Pro 新能源,沒有進行任何改裝,它將以用戶最熟悉的樣貌進行賽場競技。之后通過對本次參賽的經驗、方案進行總結,也能夠更好地推動我們的新能源研發工作,帶給用戶更好的使用體驗。”如此一場賽事,將讓普通用戶對新能源汽車有更深入的了解,進一步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當然,一場賽事對于舉辦城市的經濟拉動作用也不容小覷。將“競技+發展”深度融合,結合當地產業優勢,將對賽事舉辦地的新能源產業轉型升級起到宣傳、促進作用。鄂爾多斯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2022年,鄂爾多斯以一市之力保障了全國25 個省區市的燃“煤”之急,向京津冀等40 多個城市輸送近200 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曾經的“暖城”鄂爾多斯如今有著新的、更加多元豐富的內涵。近些年,鄂爾多斯精心打造世界級新能源產業基地。通過與中國新能源汽車耐力賽牽手,鄂爾多斯將加速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步伐。
鄂爾多斯市市委副書記、市長杜匯良介紹到,作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服務自治區建設國家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資源富集帶給了鄂爾多斯轉型升級廣闊的發展空間。近年來,鄂爾多斯始終堅持“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不動搖,深入落實“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重要要求,加快構筑世界級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推進“風光氫儲車”五大產業全鏈條集群發展。
鄂爾多斯正在努力構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集群,打造鄂爾多斯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新材料發展新高地,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產業。借助中國新能源汽車耐力賽的權威性、專業性和影響力,以及參賽企業的優秀品牌形象,鄂爾多斯將再掀全民綠色出行消費新熱潮。同時,賽事勢必將進一步推動鄂爾多斯“體育+新能源汽車產業+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全面展現鄂爾多斯全球零碳典范的新時代名片,助力其建設成為世界級新能源產業名城。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則指出,通過中國新能源汽車耐力賽,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將與鄂爾多斯展開更深層次的戰略合作。一方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將充分運用自身行業專家眾多,及自身全球和全國汽車產業信息和政策資源優勢,為鄂爾多斯市汽車產業發展提供多方面支持;另一方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將充分發揮會員資源優勢,支持相關產業科技創新平臺向鄂爾多斯布局,支持鄂爾多斯新能源汽車產業工程技術、創新等多元化人才培養,引導優秀人才到鄂爾多斯發展和成長。
一場賽事,不僅讓廣大群眾深刻地感受到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嶄新面貌,更將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創新發展;同時,它還搭建了一座連接地方泛汽車產業、汽車文化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