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圣賢
“醫生,我最近大腳趾關節腫痛,經過消炎止痛等治療后疼痛雖然能夠緩解,但是只要一喝酒、吃點海鮮,腳趾頭就會變得又紅又腫,疼得人連路都走不了。這是不是痛風呢?我是不是尿酸高?。俊迸R床上,很多患者會帶著這樣的疑問來門診向我尋求幫助。
其實,以上提到的這些癥狀,的確是痛風性關節炎的典型癥狀。高尿酸血癥是一種人體內嘌呤代謝紊亂引起的代謝異常綜合征。癥狀較輕的患者除驗血報告外,可能沒有特殊癥狀。但患者如果不及時治療,任由疾病發展至痛風階段,就有可能出現關節腫痛。隨著生活條件不斷改善,我國的高尿酸血癥的患者人數越來越多。除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外,患者可以在中醫師的指導下,以中醫藥進行調治。
|中醫對于疾病的認識|
早期高尿酸血癥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的自覺癥狀,屬于中醫學的“未病”“伏邪”,沒有專門的名稱。高尿酸血癥病情加重后,患者會出現關節變形、疼痛不適等臨床癥狀。根據其臨床表現特征,中醫一般將痛風歸為“歷節”“痹證”“石淋”等病證范疇。
《金匱要略》首次提出“歷節”病,其癥狀與痛風相似:“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痛,不可屈伸(關節疼痛,不能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薄端貑枴け哉摗分袑⒈宰C描述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敝嗅t認為,痛風的病因主要有嗜食肥甘、情志內傷、外感六淫等因素?;疾〉年P鍵因素是患者脾氣虛弱,不能運化水濕,濕邪久居體內,蘊久化熱,耗損津液,氣血停滯化瘀。具體病因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1.患者的腎氣先天不足,氣化及功能下降,水液代謝不能正常進行。
2.患者后天長期過食肥甘厚味之物,致使脾胃受損,功能失常,
3.老年患者肝腎虧虛,氣血生化乏源,導致體內水濕停聚。
4.部分患者的飲食不規律、情志失調,導致肝、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從而導致濕邪、熱毒、痰濁、血瘀等病理產物停留在體內,最終引起疾病。
簡單地說,高尿酸血癥、痛風的外因是風、寒、濕邪,侵擾患者的關節、皮肉筋骨,內因則是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味之物,或飲酒無度,導致臟腑功能失調。所以,高尿酸血癥、痛風屬于內外邪氣相結合引發的復雜病理狀態。
|中醫辨證論治 |
中醫學常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論治,進行個性化治療。臨床上,中醫將高尿酸血癥分為脾腎陽虛、濕熱內蘊、瘀血內阻、痰濕阻滯、肝腎陰虧等癥型。根據不同疾病類型,以清熱利濕法、泄濁祛瘀法、補腎健脾法、培補肝腎法等法治療。近年來,研究發現采用清熱祛濕、健脾益氣補腎、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療高尿酸血癥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不良反應較少。
1.清熱祛濕法
飲食不節是高尿酸血癥的主要病因之一。如果患者嗜食酒類、肥肉、海鮮等食物,長此以往可能損傷脾胃。脾失健運,則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可助濕化痰,導致痰濁內聚。故,這類患者常體型肥胖、便溏、舌質胖大。臨床上常用白術、薏苡仁等補氣健脾、燥濕利水,選用土茯苓、茯苓、澤瀉、萆薢、車前草、金錢草等利尿滲濕化濁。利水滲濕可以使濕邪濁毒隨小便而出,減少濁毒對機體的損傷。
2.健脾益氣補腎法
腎氣充足,氣化正常,則大小二便通利。腎虛,則氣化功能失調、開合失司、水濕內停,以致痰濕濁毒積聚于患者體內,不能排出體外。所以,高尿酸血癥患者應補腎以利水泄濁。中醫常用熟地黃、牛膝、桑寄生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痹痛。
3.活血化瘀法
如果高尿酸血癥病情遷延不愈,長期痰濕內阻,會影響患者的氣血運行,導致瘀血內生、痰瘀互阻。臨床常用丹參、雞血藤、桃仁、紅花等活血化瘀。
|中成藥治療痛風療效好|
目前,臨床已有不少成熟的中成藥供患者選擇。比如,處于痛風急性期,突發紅腫灼痛的患者,可以選用痛風定膠囊。如果患者頻繁排尿、淋漓灼痛,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四妙丸等藥物。
此外,還可以用中藥外敷、熏洗等局部治療方法消腫止痛、緩解癥狀。針灸采用局部取穴和循經取穴相結合的方法,治療痛風、高尿酸血癥,則能起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簡便食療方 助您降尿酸|
除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之外,患者也可以通過飲食調養,鞏固治療效果。
1.荷葉薏米(薏苡仁)粥
原料:鮮荷葉10克,薏米30克,粳米適量。
用法:原料加水熬粥。服食,一天一次。
功效:鮮荷葉能清暑化濕、升發清陽;薏米可清熱祛濕、除痹痛;粳米能調中和胃。荷葉薏米粥具有清熱降火、利尿消腫之效,患者經常食用可以促進尿酸排泄。
2.百合薏米粥
原料:百合10克,薏米30克,粳米適量。
用法:將百合、薏米洗凈,用溫水浸泡1小時,加水熬粥。服食,一天一次。
功效:百合能養陰清熱、止咳祛痰、安神,且具有非特異性消炎作用,能減輕組織炎癥及水腫。百合與薏米合用能調節臟腑功能,幫助清除體內病邪,增加尿酸排泄。
3.土茯苓粳米粥
原料:土茯苓30克,萆薢15克,粳米適量。
用法:土茯苓、萆薢煎成藥液后去渣,加粳米熬成稀粥。服食,一天一次。
功效:土茯苓能清熱解毒、利濕通絡;萆薢可利濕去濁、祛風除痹。二者合用,既能促進尿液排出,也能通利關節,對高尿酸血癥有輔助治療作用。
4.薏米茯苓粥
原料:薏米30克,白茯苓15克,粳米適量。
用法:將薏米、白茯苓煎成藥液去渣,然后放入洗凈的粳米,置于沙鍋內,熬成稀粥服食,一天一次。
功效:茯苓能利水滲濕、健脾,與薏米合用,能起到健脾祛濕之效。
5.木瓜車前薏米飲
原料:木瓜30克,車前草30克,薏米20克。
做法:將以上材料用清水洗凈,煎煮20分鐘,去渣后當茶飲。
功效:木瓜可清熱、利尿、祛濕;車前草可通經活絡、解毒消腫、清熱利尿。三者合用能起到清熱祛濕,消腫止痛之效,對降低尿酸有良好效果。
6.玉米須車前茶
原料:玉米須30克,車前草30克。
做法:將玉米須、車前草用清水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煎煮20分鐘,去渣后當茶飲。
功效:玉米須能利水消腫、利濕退黃,可降脂、降尿酸;車前草能利尿祛濕、清熱祛痰。二者共用,能起到降尿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