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夢
60 歲以上的人患肝炎稱為老年性肝炎。老年人患肝炎與年輕人有相同之處,但也有其特點。主要特點是:發病率占肝炎發病率的2%~3%;以乙型肝炎為主,占48.1%~65.5%;黃疸發生率高,占70%~80%,而且黃疸程度較深,持續時間長。
青壯年人患急性黃疸性肝炎時,黃疸多在2~4 周內消退;老年人則需要1~2 個月才會消退。老年性肝炎的癥狀較重,重型肝炎發病率高,國外報道達20%~40%,并發其他臟器感染的也多,約占50%,如肺、泌尿系、胃腸道感染,并發癥可使病情加重;轉成慢性活動性肝炎及肝硬化者也多,一般急性轉為慢性的在45%以上,肝硬化者占25%左右,并且病死率較高,愈后身體恢復較差。
人進入老年以后,各臟器的功能相應減退。人老肝也老。首先,肝血流量減少,60 歲時肝內血流量約比20 歲時減少40%~50%;其次,肝重量下降,60 歲以后肝細胞的數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明顯減少;肝細胞也出現變性老化現象,并趨于硬化。60歲老人肝臟的平均質量只有30歲左右年輕人的71.8%。因此,老年人的肝臟功能比年輕人要明顯減退,對脂肪、蛋白質、糖的代謝能力和解毒功能平均下降40%以上,肝臟吞噬異物和微生物的功能平均下降67%。
1.脂肪:患肝炎病的老年人,脂肪攝入不要過量,每天脂肪供給量不應超過60 克。特別是動物油脂不可過多食用,應多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花生油、豆油、玉米油、香油等,對減輕肝臟代謝負荷有好處。
2.蛋白質:老年人的蛋白質合成量減少,如果攝入不足,患肝炎后容易出現老年性貧血癥狀。因此,蛋白質總攝入量不能低于成年人,適宜量為每千克體質量每天1.0~1.5 克,即每天60~70克或更多些。又因為老年人胃腸道吸收能力較差,因此膳食蛋白質中應有一半為優質蛋白質,即動物蛋白質和豆類蛋白質,如牛奶、脫脂乳制品、瘦肉、雞、魚、蝦等,以及煮爛的黃豆及其制品。患肝炎的老年人不要吃生蛋、干炒的整粒黃豆或油炸的豆類等。
3.維生素:老年人患肝炎后應多攝入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不足的部分可以用維生素制劑來補充。
4.水和膳食纖維:老年人容易便秘,因此應攝入足量的水和食物纖維。一般每天的飲水量應為2000 毫升左右。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是蔬菜和水果,以及粗糧和豆類。每天應吃蔬菜350~500 克,宜切細煮軟,這樣可減少對腸黏膜的刺激。
5.注意飲食規律:一日三餐在日進食量的比例為早餐占25%~30%,午餐占40%~45%,晚餐占30%。每餐要葷素搭配適宜,或糧、豆、菜混食,以保持平衡飲食。
1.大棗:可增加體力,保護肝臟及抗過敏。生吃、煮熟或制成棗泥做棗泥餅、棗糕均可。
2.核桃:能影響膽固醇在體內的合成、氧化和排泄。可作各種餅糕、點心的餡料,制熟食用。
3.蓮子:有降壓、防腫瘤的作用。可作為水果食用,也可煮成蓮子羹,還可制成蓮蓉做點心餡料等。
4.茯苓:有利于提高老年人對內外環境的適應能力,茯苓餅是老年人可常吃的好食品。
5.葡萄:含有大量維生素P,具有很強的生物活性,鮮、干果均可食用。
6.枸杞:能養肝明目,抗脂肪肝、降血壓,可沖泡當飲料,或制成藥粥、藥膳食用。
7.黑大豆:能養血平肝,降低膽固醇,并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可制成各種菜肴佐餐食用。
8.菱角:有抗癌作用,可作為水果生吃,也可煮熟制成菜肴食用。同時,菱角粉是制作菜肴勾芡的佳品。
9.獼猴桃:含有大量維生素C,有抑制癌細胞發展的作用。可作為水果食用,或制成果汁飲用。
10.芝麻仁:具有滋養肝、腎的作用,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具有抗衰老、抗氧化的作用。可作為各種糕餅的餡料,或制成藥粥、藥膳食用。
11.蜂王漿:具有滋補強壯、益肝健脾、解毒、止痛、抗癌的作用,可作為抗衰老與延年益壽的補品。
12.花粉:具有增強體力和耐力、消除疲勞、調節神經、降低血脂的作用,是老年人的健體食物。
此外,芡實、山藥、桂圓、刺五加、柏子仁、桑葚、甲魚、鹿茸、酸牛奶等均為老年人強身壯體、抗衰老、防病的補養食品。
1.清肝聰耳湯
原料:羅布麻葉10 克,李子果實1000 克,蜂蜜適量。
制作:將李子果實沸水燙軟,剝皮去核,把果肉放入砂鍋中,倒入事先已煎去渣的羅布麻葉,用小火熬至湯汁將盡時,加蜂蜜適量繼續熬,隨熬隨攪拌,停火汁冷后食用。
2.益壽鴿蛋湯
原料:枸杞、桂圓肉、制黃精各10 克,鴿蛋4 個,冰糖50 克。
制作:將枸杞子、桂圓肉、制黃精洗凈切碎;冰糖砸碎放入碗內。鍋置火上,加清水約750 毫升,放入以上3 味料,燒沸后約15 分鐘,再逐個磕入鴿蛋,同時放入碎冰糖煮熟即成。空腹食用,每天1 次,連用7 天。
3.蜂蜜桑葚膏
原料:鮮紅熟桑葚200 克,蜂蜜50 克。
制作:將桑葚洗凈,放入碗內搗爛,倒入潔凈紗布中過濾取汁,放入砂鍋內熬至稍濃,加蜂蜜不停地攪動,熬至膏狀,冷卻后倒入瓶內備用。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2湯匙,溫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