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洛昔



2023年溫網期間,吳易昺發布了一張與李娜的合影,配文道:1 and half legend(一個半的傳奇)。這是他自己想出的文案:娜姐是傳奇,他正在走向傳奇。
他曾以天才少年之冠而備受矚目,但旋即就受了傷病的苦。好在他從谷底反彈,杜絕了“傷仲永”的可能。面對第五十四位的世界排名 ,吳易昺倒覺得這是個開始,仍有很大進步空間。
吳易昺十三四歲時,曾在北京的俱樂部見過李娜訓練。那時候他還沒去國外打過比賽,也還當自己是個孩子,“近距離見過娜姐,也沒覺得有多厲害。直到自己長大了,特別是去打巡回賽之后,真的意識到娜姐很了不起”。
吳易昺不到24歲,身上既有一個成功運動員的無畏與自律,也混雜著新生代年輕人的開朗坦率。在互聯網上,他最常見的形象是笑開了嘴,眼瞇成一條線的賽后照。
他心氣最高時,是17歲拿到中國網球大獎賽冠軍。一個月后,又在橘子碗U18拿到亞軍——他是首個闖入該項賽事的中國男孩,取得大陸青少年男子選手的歷史最高排名。
“那時候我就想,是不是有一天我可以變成最厲害的中國網球運動員?確實是年少輕狂,但也沒什么不對,我為自己開心,很正常嘛。”
有回吳易昺與女子網球運動員聊天,對方說,你們現在邁出的每一步都是在創造歷史。他突然意識到,真的是這樣:中國男子網球第一次打進世界前100、前60,第一次拿到ATP巡回賽冠軍……
“我們還有很多腳印可以向前邁,我希望能為中國男子網球創造歷史。事實上,我們也正在做這件事。”吳易昺說。
在轉向成人賽之前,吳易昺在青少年比賽中留下的腳印,不僅是中國男子網球的成績,也是經驗。后來者循著這些腳印,便不會偏航。而在吳易昺看來,自己還沒有達到最佳狀態。
2017年9月,吳易昺在兩周內拿下美網青少年組男單、男雙及上海挑戰賽冠軍,次年,他又以銀牌結束自己首次亞運征程。就在亞運后,吳易昺多數時候都在忍受右肘疼痛。“不是每天都在痛,但一直困擾我。從我開始痛到去美國查出原因,過去了半年。這半年我都沒有辦法系統訓練或者比賽,這半年時間被浪費了。”病痛之下,吳易昺勝績寥寥,以四連敗結束了賽季。
吳易昺反復復盤這一切為何發生。如今坦言自己交了很多學費,他在青少年選賽上有很多改進的余地。他曾一度同時參加青少年賽和成人賽,為了實現當時主張的“青少年網球轉職業網球”的道路設想。周圍總有聲音,擔心他沒有利用好青少年期的時間和成績,完成向成人賽的過渡。“有好的比賽機會就愿意去打,無論是青少年賽還是成人賽,反而缺少客觀考慮自己的身體因素”,吳易昺說:“其實那時候是身體發育階段,更應該把身體訓練往上升一個臺階,做更多訓練加強身體的薄弱環節。”
2019年8月,他決定接受右肘微創手術。后經歷新冠疫情,吳易昺只能在隊內埋頭訓練。“我們網球的節奏是練兩三周就出去打比賽。”吳易昺說,“那段時期說白了,就是在盲目訓練,不知道下一次比賽是什么時候”。
他漫無目標地練著,不知道什么時候有比賽,不知道自己是否準備好。
手術一年后,吳易昺在中國網球巡回賽復出,從分站賽到決賽,連贏二十多場。“2020年至2021年,我基本拿到國內所有比賽的冠軍,但我全運會輸了。這個失利對我觸動深刻。”吳易昺意識到不是所有事情都能一帆風順,無論準備多充分也要做最壞打算。他要求自己要以更加謙遜和放松的心態重返國際賽場。遠離國際賽場的一千多天,他的世界排名跌到第1869位。
盡管做足了心理建設,吳易昺的復出首站仍以崴腳退賽收場,坐上了輪椅拄起了拐杖。“那三個月我真的自我懷疑”,吳易昺說:“直到再復出的第一站拿了冠軍,才打消自我懷疑,慢慢步入正軌。”復出一年不到,吳易昺在達拉斯取得ATP巡回賽冠軍。
至此,吳易昺終于理解了為什么大家都說在球場要做個“自私”的人。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自己,一分都不能讓給別人。


ELLEMEN:今年巴格達蒂斯成為你的教練后,你有什么收獲?
吳易昺:我能快速學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巴格達蒂斯曾經是世界前十,也拿過大滿貫的亞軍,他所擁有的經驗是亞洲男子球員所不具有的,因為我們沒有達到過那個高度。他傳授給我的不是技術,而是心態,是告訴我在比賽中可能遇到的事情。他跟我說這些時,我完全相信他,因為他經歷過也成功過。我與他合作就是想突破現在的排名,沖進前三十。
我這次回國前,巴格達蒂斯跟我說了一句話:Tennis is a simple sport, but it's verycomplicated to make it simple(網球是一項簡單的運動,但要把它變得簡單卻很困難)。我覺得這對網球的形容就是哲學。要很困難才能簡化這件事,但這確實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ELLEMEN:你怎么去理解這個simple(簡單)?
吳易昺:像德約科維奇,他做的事情就很簡單:不失誤。我跟巴格達蒂斯交流時,娜姐也在邊上,娜姐就說:“打網球很簡單,你就把球打過去,多打一盤就行了。”確實是這個道理,籃球就把球投進去就行了,足球把球射進門就行了,但怎么做到就很難。我覺得這樣形容我們球類項目很貼切。我每天都能收到巴格達蒂斯這樣正面的信息,很正能量。我說他是雞湯男,哈哈哈。
ELLEMEN:所以巴格達蒂斯總是給你正向的鼓勵是嗎?
吳易昺:他很相信我。身邊的人都很相信我,這讓我很自信。而且我們每天在一起,他身體力行和我一樣吃得非常健康。
ELLEMEN:你在非賽事進行時,也這么嚴格控制飲食么?
吳易昺:我現在就想做到長期這樣。剛開始挺難的,但需要堅持一段時間。我這次回國,看到好吃的中餐也能抵抗誘惑。但你說現在要一鍋火鍋擺在我面前,emmmmm……也不一定會吃吧!
ELLEMEN:你怎么處理壓力?
吳易昺:作為運動員,更多的壓力是自己的,特別是有更大目標時。外界的壓力我能比較好地調整、消化,但這種由內而外的壓力不太容易克服。我釋放壓力的方式就是在運動中,在比賽中保持專注,就不會聽到雜亂的聲音,遵從內心。
ELLEMEN:這次要參加亞運會,目標是什么?
吳易昺:亞運會我當然希望拿金牌,又是在我的家鄉作戰。

ELLEMEN:那就是亞洲一哥了?
吳易昺:有時候一哥也不是排名最高。這個要外人說了算,自己說了不算,畢竟小區一哥也是一哥。我覺得如果是“一哥”,以身作則很重要,精神力很重要。像娜姐,她最了不起的不是她拿到大滿貫冠軍的那一刻。她不是為了別人去拿冠軍,她在場上每一刻都是為了自己,她有一顆純粹的冠軍心,這太了不起了。
ELLEMEN:你在很多場合都強調,你不僅代表自己,也代表中國男子網球,代表一個群體的進步。聊聊你與其他中國選手之間的關系吧。
吳易昺:我特別喜歡團隊運動,比如足球、籃球,我覺得大家在一起體現出來的運動魅力,比一個人更讓人感動。我之前看孫興慜的自傳,他說“同樣一場球,輸的時候天就是黑的,贏的時候天就是藍的”。這個我特別能把自己帶進去,我覺得很感人。說回去,我覺得中國網球是一個大家庭。雖然這是個人項目,我們沒有太多時間能聚在一起,那與其互相攀比不如共同進步,共同推動。現在我和張之臻走在中國網球的最前面,后面還有很優秀的球員,比如商竣程,他比我們更年輕,很有沖擊力,也很有天賦。現在中國的青少年比賽也做得更加完善,我聽說報名的人很多很多,有不少資源都會幫助青少年。像這周上海有一個15K的希望賽,我也有關注。
ELLEMEN:你這段話已經有些大哥的感覺了。
吳易昺:真的么?那挺好的!因為我真的很關注中國球員。現在很多比賽都慢慢回來了,中國球員有很多機會參賽。之前我們在美國參加一些更高級別的比賽時,很多中國球員因為簽證只能去突尼斯、埃及等偏一些的國家參賽,拿分也很難,在國外也不適應。現在比賽回來了,很多球員都能拿到分數,我覺得是很好的事情。首先是信心,有和沒有ATP積分那是完全不一樣的。我的國內教練在做球員的時候,拿一分ATP積分那是跟金子一樣珍貴的。
ELLEMEN:是啊,我開始看網球的時候,中國男選手都還在一千名開外。
吳易昺:一千名開外,那就是五分到八分。我們現在都是五百分到八百分了,你想這是多大進步,多厲害。我會在我們網球APP上,把一些國內球員設成星標,他們一打比賽,信息就會跳出來,我一直在關注他們。另一方面,我們在取得好成績的時候,也希望網球在國內能推廣得更開。網球沒有年齡限制,也沒有身體接觸,完全可以當做健身來玩,沒什么風險。
ELLEMEN:你的社交媒體非常有趣,跟網友互動也很多。你怎么看待自己與球迷的距離?你怎么考慮你的公眾形象?
吳易昺:我在場上場下是不一樣的。場上我是工作狀態,場下……嗯……就是你們現在看到的這個狀態。我平時對朋友、對球迷都是這樣的狀態。我不覺得自己作為球員和球迷有什么不一樣,只是咱們從事的工作不一樣。我之前看過一個綜藝,評委和歌手斗嘴,評委就跟歌手說,我們都是一樣從事音樂行業,只是工作內容不一樣。我覺得這個話就很好。我之前做直播,就是希望能與球迷多交流交流,給大家看看職業球員的生活。剛開始直播還有點緊張,不知道該說什么。但看到大家問題一條一條提上來,我也就更加放松。感覺我還挺擅長與人交流的。
ELLEMEN:你會看微博評論嗎?
吳易昺:會啊!
ELLEMEN:如果看到差評呢?
吳易昺:這個我完全不會受到影響,哈哈。十七八歲的時候會被影響,現在不會了。我也能理解。看到杜蘭特沒拿到總冠軍,我也會說杜蘭特打得什么嘛。怎么講呢,我覺得黑粉還挺有意思的,其實黑粉也是粉嘛。我是杜蘭特的鐵粉,但我更了解詹姆斯。我有很多打球的兄弟,都是詹姆斯的鐵粉。然后我一看到詹姆斯要交易的信息,或者是詹姆斯在夜店狂歡的視頻,我就把這個轉到群里。他們都說:“你一個黑粉怎么比我們鐵粉知道的東西還多?”
ELLEMEN:為什么把杜蘭特視作偶像?
吳易昺:我第一次看NBA是2012年,那一年是熱火VS雷霆決賽,那時候杜蘭特、哈登、伊巴卡的雷霆隊,就特別有朝氣。我看35號打得好,就從那時候突然成為了杜蘭特的粉絲。杜蘭特的外號是死神,他沒什么夸張的情緒表現,但總能在關鍵時刻站出來。一個團隊運動中,能在關鍵時刻站出來那一定是領袖。
ELLEMEN:你也擅長在關鍵時刻反擊,也很在意訓練自己不在關鍵時刻表現出壓力。今年達拉斯公開賽的最后一盤,也是防守反擊,你當時內心狀態是什么樣的?
吳易昺:男子網球的一個特點是,發球人是占據絕對優勢。如果發球局被破掉或是發球局落后,會對整場比賽走勢產生一個很大的影響。有可能就是一分決定了這一盤比賽。伊斯內爾是以發球得分而出名的,他身高兩米多不去打籃球而打網球,那發球肯定好,我一點也不意外。不是我接發球不好,是人家發球太好了。所以我當時內心挺穩定的,我無法去和一件我完全做不到的事情較勁。但半決賽的對手更難打,所以贏下半決賽那場后,我就覺得我一定能得這個冠軍。
ELLEMEN:今年什么時候最開心?
吳易昺:今年有蠻多時刻都挺開心的,最開心肯定是達拉斯拿冠軍的時候,那開心得很難形容,你看我拍的那些照片,笑得太開心了,嘴都笑到這兒了(比畫到耳根)。好丑啊,但也記錄了那個真實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