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爽,朱國華
(1.貴陽市婦幼保健院超聲醫學中心,貴州 貴陽 550003;2.貴州省人民醫院小兒外科,貴州 貴陽 550002)
急性闌尾炎為小兒外科常見急腹癥,患兒普遍無典型癥狀,但短時間內病情發展快速,需引起臨床重視[1]。腸系膜淋巴結炎多發于上呼吸道感染后的幼兒群體,亦是小兒外科常見急腹癥,臨床主要癥狀為發熱、腹痛及惡心等,與急性闌尾炎癥狀相似,兩者極易造成誤診,延誤病情,影響患兒生命健康[2]。目前臨床多依據實驗室檢查與臨床癥狀及病理活檢對以上兩種疾病進行鑒別診斷,但以上診斷方法存在有創、缺乏特異性等缺點,臨床應用具有一定局限性[3]。隨著影像學技術的不斷提高,腹部超聲已被廣泛用于診斷兒童消化道疾病中,可有效提高急腹癥診出率[4]。而小兒闌尾炎評分(PAS)是近年臨床診斷兒童急性闌尾炎的主要評分系統,可快速、簡單地鑒別急性闌尾炎類型,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5]。基于此,本研究將探討超聲聯合PAS用于小兒急性闌尾炎與腸系膜淋巴結炎鑒別診斷的價值,為提高臨床診斷率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貴陽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40例急性闌尾炎與40例腸系膜淋巴結炎患兒的臨床資料。急性闌尾炎組患兒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齡2~14歲,平均年齡(7.49±2.23)歲。腸系膜淋巴結炎組患兒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2~13歲,平均年齡(7.17±2.41)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貴陽市婦幼保健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闌尾炎或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診斷標準[6],并經病理檢查確診;②年齡≤14歲;③入院24 h內未使用止痛藥物;④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患兒;②合并免疫系統疾病患兒;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礙患兒。
1.2 研究方法 ①收集所有患兒入院后的一般資料,隨后行血常規實驗室指標[白細胞計數(WBC)、中性粒細胞(NEUT)、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b)及血小板計數(PLT)]測定。采集患兒外周靜脈血5 mL,使用離心機(廣州吉迪儀器有限公司,型號:JIDI-20D)以3 000 r/min離心15 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北京普朗新技術有限公司,型號:PUAS-600A)對以上指標進行檢測。②腹部超聲檢查。患兒取仰臥位,使用超聲診斷儀(上海阿洛卡醫用儀器有限公司,型號:ALOka5000)調整探頭頻率為5~12 MHz,以縱、橫及斜切等角度全面掃查腹部,對臍周、闌尾區及疼痛明顯區域進行重點掃查,并觀察掃查區域淋巴結及闌尾形態、大小、縱橫比和內部回聲等情況。參照《實用兒科腹部超聲診斷學》[6]中急性闌尾炎與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超聲診斷標準,急性闌尾炎:闌尾最大直徑≥6 mm,內壁呈不均勻狀增厚,短軸為雙環形征象,闌尾管腔中含有積液且伴有闌尾糞石,符合診斷標準定義為陽性,不符合診斷標準定義為陰性;腸系膜淋巴結炎診斷標準:腹部淋巴結數量≥2個,淋巴結短徑≥8 mm,淋巴結內存在樹枝狀、點條狀為主的血流信號,長軸的直徑≥10 mm,短軸的直徑≥5 mm。③PAS:PAS包括體溫、厭食、嘔吐及右下腹壓痛等臨床癥狀及WBC、NEUT等8項,依據每項表現計分,總分10分,分數越高則病情越嚴重,得分超過7分可診斷為急性闌尾炎,PAS>7分定義為陽性,≤7分定義為陰性[5]。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兒臨床指標。包括臨床癥狀和超聲征象。②分析WBC水平、NEUT水平及PAS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的價值。③以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病理組織學陽性為急性闌尾炎,病理組織學陰性為腸系膜淋巴結炎[7]。分析超聲聯合PAS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的價值。聯合診斷急性闌尾炎時,超聲檢查或PAS中任意一項為陽性即判定聯合診斷為陽性。敏感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100%。準確率=(真陽性例數+真陰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真陰性例數)。陽性預測值=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陽性例數)×100%;陰性預測值=真陰性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陰性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診斷價值采用受試者操作特征(ROC)曲線分析,結果以曲線下面積(AUC)表示;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指標比較 急性闌尾炎組患兒右下腹壓痛、闌尾壁外緣最大間距≥6 mm占比高于腸系膜淋巴結炎組,WBC水平、NEUT水平及PAS高于腸系膜淋巴結炎組,淋巴結短徑≥8 mm、腸系膜淋巴結≥2個占比低于腸系膜淋巴結炎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指標比較
2.2 WBC水平、NEUT水平及PAS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的ROC分析 ROC分析顯示,WBC水平、NEUT水平及PAS可用于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AUC分別為0.890、0.701、0.925(P<0.05),見表2、圖1。

圖1 WBC、NEUT水平及PAS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的ROC曲線

表2 WBC水平、NEUT水平及PAS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的ROC分析
2.3 超聲聯合PAS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的價值分析 經一致性分析證實,超聲聯合PAS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的準確率為92.50%、敏感度為95.00%、特異度為90.00%、陽性預測值為90.48%、陰性預測值為94.74%、Kappa值為0.850,見表3。

表3 超聲聯合PAS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的價值分析
小兒急性闌尾與腸系膜淋巴結炎均屬于兒童高發急性腹痛病,急性闌尾炎多為闌尾管腔堵塞、闌尾糞石或病原微生物入侵導致闌尾感染病變,以手術切除為主要治療方法;而腸系膜淋巴結炎主要是由病毒、細菌或寄生蟲感染引發,屬于自限性疾病,通常服用抗生素等藥物治療即可。由于兩者臨床癥狀相似度高,診斷難度較大,極易造成誤診或漏診,進而影響治療效果及預后[8]。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影像學檢查因其無創、接受度高等優點被廣泛用于臨床各類疾病的診斷中,但結果易受醫師經驗及主觀判斷影響,缺乏一定客觀性,因此常結合其他結果進行聯合診斷[9]。路娟等[10]研究證實超聲與急性闌尾炎篩查(Alvarado)評分聯用可有效降低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臨床漏診、誤診率,但將超聲與PAS聯用的研究較少。故本研究將超聲與PAS聯合用于鑒別小兒急性闌尾炎與腸系膜淋巴結炎。
本研究結果顯示,急性闌尾炎組患兒右下腹壓痛、闌尾壁外緣最大間距≥6 mm占比高于腸系膜淋巴結炎組,WBC水平、NEUT水平及PAS均高于腸系膜淋巴結炎組,淋巴結短徑≥8 mm、腸系膜淋巴結≥2個占比均低于腸系膜淋巴結炎組,這提示超聲與PAS聯合應用可從臨床癥狀、實驗室指標及影像學征象等多方面綜合鑒別小兒急性闌尾炎與腸系膜淋巴結炎,有利于進一步提高臨床確診率,與郭宏溪等[11]研究結果相互印證。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腹痛范圍較廣且不固定,淋巴結腫大、低回聲為腸系膜淋巴結炎重點征象,臨床可依據超聲圖像對患兒進一步篩查,降低漏診發生風險[12]。PAS包括厭食、嘔吐、右下腹壓痛等臨床癥狀與WBC、NEUT部分實驗室指標異常,可對患兒病情作出更為全面的評估與診斷,且操作便捷、可反復檢測[13]。ROC分析顯示,WBC、NEUT水平及PAS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的AUC分別為 0.890、0.701、0.925(P<0.05),一致性分析證實,超聲聯合PAS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的效能較好,與病理結果的一致性更強,與阿爾孜古麗·托合提等[14]研究結果相符。但本研究仍存不足之處,如納入樣本數量較少,且為短期觀察,結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以期后續擴大樣本數量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超聲與PAS均可有效鑒別小兒急性闌尾炎與腸系膜淋巴結炎,且聯合應用可進一步提高診斷結果的客觀性及準確性,減少漏診、誤診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