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博,朝樂孟,王雯筠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脊柱外科,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指的是骨質疏松患者的脊柱遭受外力作用而受壓、變形造成骨折。OVCF多發于老年人群,隨著我國的人口結構逐漸老齡化,OVCF的發病率不斷上升。發病后癥狀表現為疼痛、功能障礙等,對患者日常生活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1-2]。傳統保守治療是以抗骨質疏松、臥床休息及鎮痛等為主,治療周期較長,且無確切療效,容易發生并發癥,增加患者痛苦。目前,臨床針對OVCF患者多采取手術治療,其中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KP)是一種療效較為理想的手術方法,通過球囊擴張后凸椎體與灌注骨水泥的方式復位塌陷椎體、矯正后凸畸形,促進椎體的力學強度恢復,提升骨折的穩定性,緩解疼痛,療效顯著,應用較為廣泛[3-4]。但臨床對PKP治療中的單側、雙側穿刺進針方法存在分歧,為了明確單側、雙側穿刺PKP的療效,本研究將選取60例OVCF患者,采取分組對照形式進行研究,為臨床治療OVCF提供參考依據,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收治的60例OVCF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1組和研究2組,各30例。研究1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齡55~84歲,平均年齡(69.23±6.37)歲;骨折位置:T74例,T85例,T96例,T104例,T112例,T123例,L33例,L42例,L111例;骨折原因:摔倒15例,無明確誘因15例。研究2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齡57~85歲,平均年齡(69.83±6.42)歲;骨折位置:T72例,T85例,T96例,T104例,T113例,T124例,L32例,L43例,L111例;骨折原因:摔倒17例,無明確誘因1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骨質疏松性骨折診療指南》[5]中OVCF的診斷標準,且經過影像學技術檢查確診為新鮮的OVCF;②耐受手術治療;③骨密度值<-2.5;④雙側椎弓根均保持完整。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者;②有脊柱手術史者;③神經功能損害者;④凝血障礙者;⑤脊髓壓迫者。
1.2 手術方法 研究1組患者行單側穿刺PKP。先應用C形臂X線機(美國HOLOGIC公司,型號:Fluoroscan InSight小型)對傷椎的椎弓根進行定位,并于體表作好標記。常規鋪巾、消毒,使用1%利多卡因(山東方明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3766,規格:2 mL∶4 mg)30~40 mL行局部麻醉。穿刺進針位置選擇傷椎的椎弓根體表投影外緣加大約20o外展角。通過透視術野調整角度與方向,使用穿刺針穿刺至椎體后緣約2 mm位置時,更換工作套管,將擴張套管植入,再經椎弓根到達椎體內,直至椎體前緣1/3處,然后將球囊通過套管置入,并注射造影劑即碘海醇[通用電氣藥業(上海)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592,規格:20 mL∶6 g(I)]0.5~3 mL。緩慢擴張球囊,撐開傷椎恢復至正常高度,通過透視術野確定恢復良好后將球囊退出。在透視術野下,將調和好的骨水泥緩慢注入椎體內,觀察到骨水泥彌散滿意后停止注入,待骨水泥初步硬化后再縫合切口。研究2組患者行雙側穿刺PKP。選擇雙側椎弓根同時進行穿刺,其定位、消毒、麻醉及穿刺步驟均與單側PKP相同,兩側同時置入球囊進行擴張塌陷椎體,后續再注射骨水泥,骨水泥硬化后縫合切口。兩組患者術后第2 d可下地適當活動。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若術后患者疼痛癥狀消失,且生活正常、睡眠正常,則判定為顯效;若術后患者疼痛癥狀得到明顯改善,能夠正常生活,且睡眠尚可,則評定為有效;若術后患者疼痛癥狀未得到顯著改善,影響睡眠與生活,則判定為無效[6]。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指標包括手術時間、透視次數、骨水泥用量、術后椎體前緣高度、術后椎體中部高度、術后Cobb角、住院時間、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ODI)評分及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于手術前后采用VAS[7]評定患者疼痛程度,總分0~10分,得分與疼痛程度成正比;術后采用ODI評估功能恢復情況,得分與功能障礙程度成正比[8]。③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使用簡明健康狀況調查問卷(SF-36)[9]從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及精神健康8個項目進行評估,每項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研究1組患者手術時間較研究2組更短,透視次數較研究2組更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骨水泥用量、術后椎體前緣高度、術后椎體中部高度、術后Cobb角、住院時間、ODI評分及手術前后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患者術后VAS評分均低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術前比較,*P<0.05。ODI: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VAS: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
VAS評分(分)術前術后研究1組3055.76±10.8618.75±4.234.69±0.7528.14±6.5327.15±5.3211.16±2.085.37±2.1812.06±2.547.34±1.251.84±0.52*研究2組3066.58±12.3727.13±6.184.82±0.7728.21±6.7127.49±5.6410.85±2.115.75±2.2511.84±2.017.35±1.301.91±0.53*t值3.6006.1290.6620.0410.2400.5730.6640.3720.0300.516 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組別例數手術時間(min)透視次數(次)骨水泥用量(mL)術后椎體前緣高度 (mm)術后椎體中部高度 (mm)術后Cobb角(°)住院時間(d)ODI評分(分)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兩組患者術前各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
注:與同組術前比較,*P<0.05。
組別例數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術前術后術前術后術前術后術前術后研究1組3059.88±5.9878.97±5.97*61.89±4.9886.93±6.74*51.98±5.7976.03±5.27*48.21±5.8882.26±5.19*研究2組3059.43±5.6277.48±6.06*61.79±5.8186.80±6.69*51.84±5.8376.80±6.68*48.82±5.7182.50±5.94*t值0.3000.9590.0720.0750.0930.4960.4080.167 P值0.7650.3410.9430.9400.9260.6220.6850.868組別例數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術前術后術前術后術前術后術前術后研究1組3053.90±5.2971.82±5.67*50.62±4.3465.23±5.82*55.97±5.1972.64±5.30*48.28±6.6169.12±5.90*研究2組3053.77±5.9371.53±5.14*50.21±5.5865.39±6.48*55.92±5.9272.83±6.60*48.04±6.7769.80±5.18*t值0.0900.2080.3180.1010.0350.1230.1390.474 P值0.9290.8360.7520.9200.9720.9030.8900.637
OVCF是骨質疏松患者比較常見的一種骨折類型,多發于老年人群,會造成患者的腰背部出現疼痛感,影響其椎體功能,或導致駝背畸形等,對其身體健康、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保守治療的臥床時間長,而且效果不佳,容易引發并發癥,應用范圍有限。隨著近年來微創技術不斷發展成熟,PKP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骨折治療中。PKP是通過穿刺孔置入手術套管,將運動球囊充氣增大來擴張受壓椎體,促進其恢復至原有高度,糾正其后凸畸形,退出球囊后再注入適量的骨水泥充滿椎體空間,骨水泥凝固后可以支撐松質骨,承載脊柱負荷,恢復脊柱的正常序列與穩定性[10-11]。PKP的操作比較簡便,并且創傷性較小,能快速緩解疼痛,恢復脊柱穩定性,效果確切,已經成為OVCF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12]。
PKP的傳統手術入路是雙側穿刺,通過雙側手術套管注入骨水泥,使骨水泥在椎體內的分布更均勻,有效緩解脊柱所受壓力;缺點是手術的X線照射次數較多,需要較長的手術時間,而且注入骨水泥時發生外溢的概率更大,X線照射次數越多,OVCF患者所受的輻射量便越多,對機體的不良影響則越大[13]。單側穿刺PKP選擇傷椎椎弓根單側進行穿刺注射骨水泥,相較于雙側穿刺的創傷性更小,操作更加簡單方便,所需手術時間更短,同時還可減少X線照射次數,降低輻射量,減輕不良影響[14]。
本研究結果中,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雙側與單側穿刺PKP具有同等療效,均能取得確切的治療效果。在手術相關指標比較中,研究1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短于研究2組,提示單側穿刺PKP治療能縮短手術時間;研究1組患者的透視次數少于研究2組,提示單側穿刺PKP的X線照射次數更少,輻射量更低;兩組患者術后VAS評分均低于術前,提示PKP有助于患者緩解疼痛。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治療前,提示PKP治療對OVCF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效果顯著;兩組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兩種穿刺入路的PKP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效果相似。
綜上所述,單側穿刺PKP與雙側穿刺PKP治療OVCF患者均能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提升其生活質量,且單側穿刺PKP的手術時間短于雙側穿刺PKP,透視次數少于雙側穿刺PKP,值得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