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鑫 程星迪 鄒昀彬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 年2 月20 日召開的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要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習總書記曾在推動中部崛起座談會上的三個靈魂拷問發人深省:“長征中能活下來的人有多少”“紅軍戰士靠的是什么”“圖的是什么”。新四軍的鐵軍精神給出了答案,靠的正是“聽黨指揮的鐵的信念;英勇頑強的鐵的作風;執紀嚴明的鐵的紀律”,圖的是“報國衛民的鐵的擔當”。正因如此,鐵軍精神在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資源,而新時代共青團如何引領青年繼承與弘揚鐵軍精神是一個值得好好思考的問題。
根據各界學者對鐵軍精神不同角度的說法,我們對鐵軍精神進行了追根溯源。劉蕓認為:鐵軍精神是新四軍這支抗日勁旅的精神支柱和活的靈魂,來源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1]。王俊認為:鐵軍精神是北伐戰爭、抗日戰爭時期的優秀精神財富,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2]。也有學者立足于不同的歷史階段對鐵軍精神進行階段性概況,例如方海波認為:新四軍“鐵軍精神”是新四軍在對敵斗爭與政權建設中所形成的優良傳統和作風[3]。
綜上所述鐵軍精神的歷史形成早在新四軍誕生前就已產生。本次研究的范圍不僅是北伐時期的“鐵軍精神”,而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所發展壯大的“鐵軍精神”,成熟于抗日戰爭的鐵軍精神是我黨領導人民軍隊在長期革命斗爭中錘煉得來的紅色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動力之源,是我軍優良傳統的集中展示[4]。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 年5 月10 日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指出,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共青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在青年前列,組織引領一代又一代青年堅定信念、緊跟黨走,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貢獻力量,譜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激昂的青春樂章[5]。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6]。
鐵軍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有著豐富的內涵和現實指導意義,新時代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應該具備鐵軍精神[7]。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國際安全面臨的不確定性更加突出,面對錯綜復雜和愈演愈烈的意識形態斗爭,如何將現有的鐵軍精神用好、用活,是當下值得深思問題。新時代共青團如何運用現有資源,以新的形式將紅色資源妥善利用好、把紅色基因繼承傳承好,發揮鐵軍精神對青年的栽培教育作用,讓鐵軍精神之火代代相傳、生生不息,讓青年能更好得接過時代的接力棒,讓鐵軍精神激發吾輩力量、凝心聚魂,是新時代共青團理應擔起的時代之責。
為了進一步深入研究鐵軍精神的實際內涵、準確把握當代青年對鐵軍精神認同狀況,筆者通過閱讀相關文獻資料,整理新時代青年對鐵軍精神認同相關內容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相關問題,設計了《新時代青年對鐵軍精神認同現狀的調查問卷》。本次調查問卷共發放500 份,回收432 份,回收率86%,全部為有效問卷,其中12-18 歲共21 張,占比4.86%;19-29 歲共316 張,占比73.15%;30-40 歲共86 張,占比19.91%。40 歲以上共9 張,占比2.08%。回收問卷后,分析結果如下:
1.對鐵軍精神的認知比較模糊
在調查中,大部分青年對自己關于鐵軍精神的認知做出了積極的回答,并對鐵軍精神的傳承與弘揚表示認可,然而在對于“是否了解鐵軍精神”的問卷中,依然有35%的青年表示“有點了解”,13%的青年表示“不了解”。在對于“是否知道鐵軍精神內涵”的問卷中,仍有43%的青年選擇了無關選項,7%的青年選擇了“不是很清楚”,由此可見,當代青年人對于鐵軍精神的認知較為模糊。青年雖然對鐵軍精神表示知曉,但是對于鐵軍精神的精神內涵、價值內容、基礎特征、核心要義等基礎性問題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更有甚者完全不了解其內涵。

圖1 :當代青年對鐵軍精神的認知情況
2.對鐵軍精神的情感認同低沉
在問卷中“您是否愿意繼承發揚鐵軍精神”這一問題,78%的青年表示“愿意”,3%的青年表示“不愿意”,19%的青年表示“都可以”。在鐵軍精神興趣度的調查中,有32%的青年表示“感興趣”,63%的青年表示“一般”,5%的青年表示“不感興趣”。從調查結果來看,雖然目前青年對于鐵軍精神的價值認同是較為積極的,認為應當繼承與弘揚,但對于鐵軍精神卻展現出了不感興趣的局面,對其情感認同低沉。

圖2 :當代青年對鐵軍精神的情感認同情況
3.對鐵軍精神的行為認同有待增強
在對于“貫徹鐵軍精神并運用至實際”的問卷中,僅有36%的青年表示“學習并通過實踐貫徹”,其中在是否為共青團員的選項中,共青團員的占比為83%,可見當今青年對于鐵軍精神的學習與實踐的關注度過少,然而,在表示“學習并通過實踐貫徹”中共青團員占比巨大。由此可知,新時代共青團在引領青年思想進步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由團課導入紅色思想教育,將鐵軍精神等一系列紅色思想教育融入團員的日常團課學習中,是造成此影響的重要因素之一。
1.鐵軍精神教育的內容與方式不夠豐富
在“青年了解鐵軍精神的方式”的問卷中,69%和74%的青年通過參觀革命遺址和新媒體網絡影視,22%的青年通過查閱資料進行了解,4%的青年通過傳統課堂進行了解。可見,大部分青年想選擇更為輕松、便捷的方式了解鐵軍精神。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伴隨抖音、微博等自媒體盛行,西方文化的傳播與多元價值觀的沖擊,已經嚴重影響了現如今大學生的價值觀判斷。正因如此,繼承弘揚鐵軍精神等紅色革命文化對抵御文化入侵、對青年樹立正確的三觀,增強文化自覺與自信具有重大意義。通過調研結果得知,超過半數的青年如今所知的鐵軍精神等革命精神是通過學校共青團的教育所得知,可見共青團在推進鐵軍精神等紅色文化發展的效果巨大,成就顯著。
2.青年對于鐵軍精神認同的方向不明確
在對“您沒有傳承鐵軍精神的原因”的問卷中,57%的青年選擇“戰爭時期革命精神在當代的價值不高”,52%的青年選擇“對日常生活沒有幫助”,48%的青年選擇“鐵軍精神過于乏味”,63%的青年選擇“自主學習鐵軍精神意識不強”。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愈來愈多的青年人會認為鐵軍精神早已過氣,其僅僅是在特定時間段為適應革命年代的戰爭而形成的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社會對于鐵軍精神已不再有強烈的需要。概而言之,這是鐵軍精神與情感認同之間矛盾的沖突,這表明在青年的教育與引導中沒有注意到鐵軍精神等紅色教育資源的合理引入,當代青年也未認識到鐵軍精神等偉大革命精神在新時代所賦予的新價值,這需要引起當下社會重視和思考。

圖3 :當代青年了解鐵軍精神方式途徑的情況
3.鐵軍精神在青年教育中的重視程度有待加強
一直以來,許多學校存在著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直到現在,部分學校依然堅持這種錯誤的教育理念,缺乏對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認識,這樣的現象,往往使共青團在其思想政治教育浮于表面、無法深入、邁不開手腳[8]。這樣的現象也必然會使得如鐵軍精神等紅色文化的學習傳播受到阻礙。鐵軍精神凝聚了百年來革命先輩的歷史光影,當代青年尤其要學習這種精神,要將其篆刻心底、并貫徹到生活中,共青團帶領廣大團員、青年前赴后繼永遠跟黨走,若不將這種精神厚植于心,何來前進的動力,往往只會越走越迷茫。并且,大部分學校的老師認為通過專業性課程的重要性要高于花費所謂“無用功”的時間進行紅色文化教育,從而一味重視考試成績。更有甚者,部分學校為了達成德育教育目標,過分生硬的強求學生進行死記硬背等過時教育手段[9]。這樣的教育不僅是缺乏思想教育的創造性與啟發性,對于當代青年的全方面發展也是一種阻礙。
百年來,一批又一批中國有志青年以實現國家富強為己任、以實現民族復興為目標、為人民謀幸福而不斷奮斗,不惜獻上自己年輕的生命。他們的青春和故事不斷激勵著后人。而鐵軍精神正是在各個時期,作為青年人擁護黨的決議、緊跟黨走的典范。如今將鐵軍精神的學習細節化、實際化融入新時代共青團工作中去變得尤為重要。而如何正確引領當代青年繼承并弘揚鐵軍精神,進一步強化青年人意識形態的領導權[10],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解決問題。
共青團在對青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實際情況表明,面對新時代的浪潮,共青團思想教育工作更需要具有針對性和創新性。鐵軍精神認同說到底是對鐵軍精神所蘊含的精神品質進行內化,從而對青年教育起到指導作用。對大學生的鐵軍精神認同教育,不僅需要系統的理論作為支撐,更需要創新教育機制,進一步加強基層團組織教育建設。新時代共青團應指導高校積極創新紅色教育資源,通過挖掘鐵軍精神文化,加強鐵軍精神各方面間的交流與聯系。

圖4 :當代青年沒有傳承鐵軍精神的原因
共青團是青年最先進的組織,指導青年樹立理想,指引青年走向現代化。如何指引青年將鐵軍精神作為榜樣力量,以少帶多,進而輻射青年群體,需要創新青年教育的方式,不斷拓寬其學習鐵軍精神等紅色文化的寬度與廣度。新時代共青團引領青年繼承弘揚鐵軍精神不能僅僅運用傳統宣教方式,更需要推動鐵軍精神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緊跟時代步伐,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用新興的宣教方式引導青年將鐵軍精神加入學習,投入工作,揉入生活。
鐵軍精神等一系列紅色文化的繼承與弘揚工作要通過青年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式推進,而其最重要的便是強化青年思想力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11]。作為當代青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之上,應該學習領悟先輩們的價值追求,做到肩上有擔當,心中有理想,腳下有力量。同時,團組織也要充分發揮新時代優秀青年的示范作用,匯聚先進思想,用關鍵少數帶動絕對多數,不斷擴大傳播半徑,形成同心圓的工作模式。
通過開展思想引領教育,將青年召集在共青團周圍,形成互相依存、互幫互助的關系,將鐵軍精神等一系列紅色教育融入到團的日常活動中,并起到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的作用,切實形成有青年人的地方就有團的陣地,有團的地方就有青年人自覺靠攏,這便要做到匯聚青年力量,發揮團組織的組織育人優勢。例如,通過扎實開展繼承弘揚鐵軍精神主題團課,組織策劃有關于鐵軍精神的主題團日活動,發揮團組織在青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影響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新時代共青團引領青年繼承弘揚鐵軍精神便要引領青年人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理論學習之思轉化為實踐活動之行。鐵軍精神等一系列紅色文化教育,在學習了理論知識后,若不通過實踐加以鞏固,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核心內涵就不會真正被青年所汲取。因此,新時代共青團應發起形式多樣的活動,帶領廣大團員與青年在實踐中思考,在感悟中前行,著眼當下、啟迪未來。
青年思想引領工作不僅要推進還要落實,需要對工作成效進行檢驗[12]。一方面,在共青團引領青年繼承弘揚鐵軍精神時要注重團組織與青年人的雙向互動,將鐵軍精神理論學習轉化為行動上的學習,在學以致用中得以成長。另一方面,還可將考核方式由常規的筆試轉化為線下實踐成果展示,將實際所得成果通過合理的轉化途徑呈現所得分數,切實讓鐵軍精神等一系列紅色文化學習與實踐進行結合,讓學習與實踐雙向促進,優勢互補,在活動中貫徹理論知識學習[13]。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在新時代背景下,共青團要將思想引領工作與時俱進,努力成為當今青年的領路人,為青年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提供正確的引導。青年思想引領工作,要結合當今青年特點,切合生活,貼近青年,了解他們的思想,以開展有針對性的精神指引。鐵軍精神等一系列紅色文化的繼承與弘揚工作要通過豐富有趣,寓意深刻的方式推進。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將鐵軍精神等紅色文化傳播工作做到實處,突顯共青團對青年的凝心聚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