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開菊
遇到難題找蘭姐,這已經成為大寨加能站員工的默契。
胡德琴的微笑溫暖著站里的每一位員工和顧客。 供圖/臨滄石油
1980年,一位小嬰兒出生在了滄江明珠,家人給她起了個小名叫“阿蘭”,希望她如蘭花般向上生長,不畏挫折。多年以后,阿蘭慢慢成為了大家心目中認可的“蘭姐”。
蘭姐原名“胡德琴”,是一名扎根基層25年的老站長,現任中國石化云南臨滄石油公司大寨加能站站經理。一身深藍色工裝干凈筆挺,歷經歲月的臉上總掛著燦爛的笑容,“蘭姐”能力突出。她先后被中國石化云南石油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個人標兵”、“服務能手” 、“優秀加油站站長”。
業務專家和鉆家
“蘭姐肯定會,打電話請教她。”業務遇上難題,趕快找蘭姐已成為大家的默契。之所以蘭姐能讓大家這么信任,是因為她不僅是公司出了名的加油站業務專家,而且是一名難題“鉆家”。
1997年,剛到加油站的蘭姐,在加油站只會提槍加油。她覺得自己會的別人也會,自己不會的別人還會。她暗下決心,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加油站的業務學懂弄通。勤奮好學,成了當時大家對她的第一印象。
“只要加油站有新業務、新政策下來,我都會第一時間抽空完成自學,把里面的內容吃透弄通做實。”
當了站長后的蘭姐,在加油站像個小陀螺一樣,被大家稱為真正的“時間管理大師”。忙碌的身影在加油站現場服務、衛生、非油品管理、IC卡業務、油品接卸等處時時出現。她心里明白,只有對加油站的每個環節都熟練,才能知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風險點,及時整治解決,加油站才能高效運行。
為了解決非油品管理難的問題,她鼓勵員工成為難題“鉆家”,哪里有難題就往哪里鉆。召開站內頭腦風暴,成功開創加油站“221”非油管理辦法:每名員工分別負責2種重點商品的日常管理,對重點商品做到日盤點、賬實相符;加油站每天挑選2種商品擺放到現場重點推銷,推銷商品注重挑選臨期及滯銷商品,確保了非油庫存得到及時消化;樹立加油站黨員一盤棋理念,即站內黨員帶頭每月參與到非油品進、銷、存管理,從整理非油庫存商品擺放、先進先出方面下功夫,從而確保了站內非油賬實相符,減少了非油退換貨頻率。
在她的帶領下,2022 年大寨加油站非油銷售取得了臨滄石油200萬元便利店和100萬元便利店增幅獎。
不達目標不放棄
蘭姐愛和自己較勁。面對挑戰從不退縮,只要有可能為加油站增加銷量的機會,她“不達目的不放棄”,骨頭再硬也要啃下來。
記得有一次,為爭取一個灌桶客戶,她到客戶家走訪了不下10次。每次客戶都以是其他商家的老客戶為由禮貌拒絕了她,但她心想“別人家都可以成為他的定點加油處,為什么我不可以,我一定要拿下這個客戶”。
她有事沒事就樂呵呵地往這位客戶家跑。當聽說客戶正為找不到做飯人而發愁時,她想都沒想便跑到客戶的工地上幫忙做了一頓飯,解了客戶的一時之急。
燥熱的天氣下,一頓二十多人的飯做下來,蘭姐的頭發被汗水打濕了。看到這情景,客戶感動地說道:“阿蘭,我拒絕了你那么多次,你非但沒有心生怨念,還不計前嫌跑這么遠來幫我。我再不從你站進油就真的說不過去了。以后只要我用到油,就去你們站加了。”
這是胡德琴任站長來第一次走訪的灌桶客戶。這次曲折的走訪,讓她更有信心和底氣。通過這次走訪,她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把客戶放在心上,多為客戶著想,真心誠意地為客戶服務,銷售的路一定會越走越寬。
新人的好師傅
“這個大學生就交給你了,好好帶她。”蘭姐剛把一個大學生培養成站長,還沒等她喘口氣,公司又給她送去了一個大學生。蘭姐的背后,總有個小徒弟跟著她。
2022年8月,公司將一名2021屆新引進大學生送到了她的手中。這已記不清這是她的第幾個徒弟了,但這是她徒弟中的第一個校招大學生。她說:“我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培養她,才能不負領導的囑托,不負大學生的期待。”在蘭姐的精心栽培下,僅用為期三個月的時間,這名大學生就被調去臨滄市標桿站當站經理,并且以出色的能力勝任了標桿站經理的工作。
并不是蘭姐所在的加油站環境適合鍛煉新人,而是跟著蘭姐一定能學有所獲,快速成長。不光只針對大學生的培養,從任站長的那一天起她就高度重視對員工的培養。
在班前會上,她傳達上級公司文件要求、學習公司規章制度,讓員工了解公司形勢,有助于員工安心穩定工作。
在業務上,不管多忙,她每天都要抽兩個小時與員工一起加油,一起賣非油品,為員工開口營銷、優質服務做出表率。
加油站的夜晚,總能看到蘭姐專注工作的身影。她會認真總結每一位員工在加油現場的表現,及時指出問題,幫助改進,直到業務過關。多少深夜里,她都默默思考著如何幫助員工提升業務能力,轉變觀念主動營銷,讓員工提高收入。
在生活上,她的臉上總有一抹陽光般的微笑,溫暖著站里的每一位員工和顧客。她把員工當家人對待。員工有困難,她當自己的事辦;員工娶妻生子,她幫著張羅;員工想吃啥了,她就親自下廚做飯……
她所在的加油站,不斷有員工走上站經理崗位。而她就是那位甘為孺子牛的導師。
責任編輯:齊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