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蔚華
英國哲學家休謨曾說,習慣是人生的偉大指南。這說明,培養習慣對人生是多么的重要!壞的習慣貽害一生,好的習慣則使人終生受益。而閱讀就是一種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則受益一生。
有了閱讀的習慣,就會有一種強烈的求知欲,不愿意浪費一刻時間,隨時能夠將接觸到的各種信息符號作為閱讀對象,如饑似渴地將一切時間充分利用,見縫插針,化零為整。如果哪天沒有閱讀,就覺得心里空落落的,甚至有一種負罪感;如果沒有了閱讀對象,就像丟失了靈魂;如果剝奪了閱讀的權利,不亞于被剝奪了生命。
有了閱讀的習慣,就會不拘泥于閱讀空間環境的好壞,在閱覽室、在辦公室、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在家中,哪怕在嘈雜的公共場所,都會充分利用各種空間進行閱讀,而不會將沒有閱讀環境作為不閱讀的借口。
有了閱讀的習慣,就會不拘泥于自己的專業或工作領域,而是期望盡可能廣泛地涉獵各種知識和信息,希望聽到各種各樣的觀點。這樣,雖然不能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至少能夠極大地擴展視野、增強認知,更重要的是通過“海納百川”而“兼聽則明”,提高了分析問題和判斷問題的能力,不至于使自己過于偏激。
作為習慣的閱讀,可以把輕松愉悅的文化符號作為自己的閱讀對象,從中獲得知識的同時,獲得心情的愉悅,閱讀變成“悅”讀,從中得到心靈的慰藉,改善自己的心理狀況,使自己能以樂觀積極的心態看待社會,看清自己所處的外部環境,而不至于整日怨天尤人。這樣的閱讀,為改善人際關系、提升工作效率提供了直接助力。
作為習慣的閱讀,也可以把碎片化的信息作為自己的閱讀對象。在碎片化的閱讀中“綴珠成鏈”“聚沙成塔”,依然能夠使人受益無窮。
作為習慣的閱讀,更重要的是閱讀那些經過歷史錘煉而被舉世公認的經典。對于這樣的作品,其閱讀的方式方法也應該有別于以上兩類,應該細嚼慢咽、反復閱讀。毛澤東在談到讀《共產黨宣言》時曾說:“《共產黨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問題,我就翻閱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有時只閱讀一兩段,有時全篇都讀,每閱讀一次,我都有新的啟發?!泵珴蓶|一直到晚年,還在研讀英文版的《共產黨宣言》。他還要求高級干部讀《紅樓夢》,甚至說,《紅樓夢》讀三遍不夠,至少要讀五遍。
作為習慣的閱讀,具有價值導向。“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蓖瑯邮恰都t樓夢》,有人讀到的是男歡女愛,有人讀到的是人文情懷,有人讀到的是“青春王國”,有人讀到的是“階級斗爭”。所以,需要對閱讀對象進行鑒別、選擇,需要價值判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啟智增慧、培養道德的重要途徑。中國有句俗語:習慣成自然。既然閱讀如此重要,那就需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閱讀成為一種具有內在需求的“自然”,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在閱讀中將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在新時代再現文化強國的榮光。
(本文轉載自2023年第4期《新閱讀》,有刪節。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編輯/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