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強 李春筍
語音識別與合成技術逐漸成為人機交互的關鍵技術,是人工智能時代的重要技術之一。高中化學人教版選修3第三章《晶體結構與性質》,通過介紹微觀、抽象、深奧的分子、原子、金屬和離子晶體等相關知識,揭示物質微觀結構的奧秘,使學生了解、體會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普遍認為該章節內容抽象,大部分學生表示晶體與晶胞的關系、均攤法、晶體的配位數和晶體密度等相關知識較難理解,難以構建抽象的三維立體模型。
一、設計原理
我們設計制作了一款名為“AI教師小晶”的晶體智能演示儀,它能把抽象的原子或分子等微粒在三維空間的分布情況具體化、可視化,創新性地通過3D演示,彌補學生在空間想象力上的不足,突破教學重難點,創新性地將語音交互技術與晶體知識完美融合,增加學習趣味性。
二、制作步驟
(一)依據項目的構思和制作原理改進教具的組成和形狀。
(二)制作3D光立方。
(三)制作語音交互模塊。
(四)設計程序。
三、工作過程
通過自定義語音喚醒“AI教師小晶”,并逐一向其提出問題,小晶通過語音識別模塊匹配對應問題并作出回答,同時控制對應的3D光矩陣的開關,進行解說展示。
語音喚醒:小晶老師
小晶:在,想了解晶體的哪些知識?
問:小晶老師,你能教學什么知識?
小晶:我可以回答關于晶體知識的各種問題,在此基礎上以金屬晶體鈉為例作為展示,將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進行具體化、可視化處理,幫助你理解。
問題1:小晶老師,什么是晶體?
小晶:晶體是指物體的質點在三維空間做規律的、周期性重復排列形成的物質,物質的質點分為原子、分子和離子。例如,金屬晶體鈉以鈉原子周期性重復排列形成(展示金屬晶體鈉部分結構,8個立方體依次亮燈),同時展示由8個晶胞組成的金屬鈉的部分結構。
問題2:小晶老師,什么是晶胞?
小晶:晶胞是描述晶體結構的基本單元(此時1個立方體亮起),表示金屬鈉晶體的1個晶胞。其中1個鈉原子位于體心,另8個鈉原子處于立方體頂點。
問題3:小晶老師,晶胞和晶體是什么關系?
小晶:晶體可以看作數量巨大的晶胞無隙并置而成。無隙是指相鄰晶胞間無任何間隙,并置是指所有晶胞都為平行排列,取向相同(同時開始展示8個晶胞無隙并置,每個立方體依次亮起并閃爍3次)。
問題4:小晶老師,如何理解均攤法?
小晶:以晶體鈉為例,處于頂點鈉原子被8個晶胞平分(8個立方體交點燈閃爍,每個晶胞依次亮起),頂點原子占1/8,體心鈉原子(閃爍)完全屬于晶胞,故1個鈉晶胞中含2個鈉原子,面心原子被2個晶胞平分,棱上原子被4個晶胞平分。
問題5:小晶老師,晶體配位數的定義是什么?
小晶:配位數是指直接同中心離子或原子配位的離子數目,或者距中心離子或原子最近且等距的同原子或離子數目。以晶胞體心鈉原子(1個體心鈉原子亮起)為例,距離體心鈉原子最近且等距的鈉原子有8個頂點(8個燈依次亮起),簡單立方堆積配位數為6,體心立方堆積配位數為8,面心立方最密堆積配位數為12,六方最密堆積配位數為12。
問題6:小晶老師,如何計算晶體密度?
小晶:(此時1個立方體亮起)晶胞體積等于邊長的三次方,利用均攤法計算一個晶胞的質量,再用質量除以體積即可得出晶體的密度。
此教具將語音交互技術與晶體相關知識完美融合,晶體智能演示儀利用語音交互模塊,通過控制3D光立方的LED燈,由微觀到宏觀,展示原子在三維空間的分布,并呈現不同的立體效果,使實驗現象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