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煜 蔣正軒 陶黎明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全球工作年齡人口視力損害的主要原因。預計到2040年,將有大約6 億人患有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其中三分之一將患有DR[1]。DR 的早期篩查與診斷尤其重要,需要可靠且盡量能夠無創的檢查方法。
眼底攝片已經成為DR 診斷、分級和監測的基石,如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治療研究(Early Treatment of Diabetic Retiopathy Study, ETDRS)標準7 視野彩色眼底照片和近幾年流行的超廣角彩色眼底照相(ultrawidefield color fundus photography,UWF CFP)。UWF CFP 與ETDRS 7 視野彩色眼底照片相比,雖明顯減少了采集及拼圖時間、擴大了檢查視野,但是其會產生偽彩、周邊失真、分辨率較低,難以識別NPAs 等視網膜微血管病變的缺陷。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對異常視網膜血管的識別非常敏感,因此也是DR 的重要檢查方法之一,目前已成為DR 診斷的金標準,但是,眼底攝片和FFA 均是二維成像方式,沒有足夠的橫向分辨率及深度分辨率,因而無法分割不同層次的毛細血管叢。FFA 為侵入性檢查且較為耗時,不適用于需反復檢查隨訪的患者,對一些特殊患者(如造影劑過敏、肝腎功能異常等)也無法適用。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血管造影(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的出現,使視網膜結構3D 可視化分析成為可能,不僅提高了對視網膜疾病尤其是黃斑部疾病診斷的準確率,還具有無創、快速,患者接受程度高的優點,但小視場特性也局限了其在DR中的臨床應用。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及醫療設備不斷更新發展,全域掃頻OCTA 實現了更寬闊的視場成像、更快的圖像采集速度和更科學的去除偽影的分層掃描分析,全域掃頻OCTA 掃描范圍24 mm×20 mm,拓寬了觀察周邊視網膜的視野。本研究將應用全域掃頻OCTA 與FFA 分別觀察DR 患者視網膜并作對比分析,以評價全域掃頻OCTA 對DR 患者的診斷價值,探索用無創的檢查方法來更加精準地篩查和診斷DR。
1.1 一般資料 2022 年2 月至2022 年4 月就診于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眼科門診的DR 患者35 例(70 眼),其中,男性21 例(42 眼),女性14 例(28 眼),年齡31~77 歲,平均(53.5±12.9)歲。本研究通過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批號:2021049),并獲得所有受試者的知情同意。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者;②除糖尿病外無其他全身疾病者;③除DR 外無其他玻璃體視網膜疾病、無青光眼、無虹膜睫狀體炎、無高度近視等者;④能夠配合所有檢查者。排除標準:①無法配合檢查者;②屈光間質混濁成像質量不佳者;③肝腎功能異常、造影劑過敏者。
1.3 方法 所有納入的受試者都進行了全面的眼科檢查,如最佳矯正視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壓、裂隙燈顯微鏡、眼底檢查等,經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日本參天制藥株式會社,國藥準字:J20180051)雙眼散瞳后,行UWF CFP(英國Optos 公司)檢查、全域掃頻OCTA(中國北京圖湃公司)、FFA(德國Heidelberg 公司)檢查。同一位患者的所有檢查均在2 周內全部完成。所有圖像在同一環境下的儀器顯示屏上觀察分析(見圖1)。由2 名固定的眼底病醫師對患者檢查結果進行評估,分別記錄以下病變:視網膜微血管瘤(microaneurysm,MA)、視網膜新生血管(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RNV)、視網膜無灌注區(nonperfusion areas,NPAs)、視網膜內微血管異常(intraretinal microvascular abnormalities,IRMA)、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并按照DR 國際分類標準[2]分為輕度非增生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中度NPDR、重度NPDR、增生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

圖1 同一患者右眼在3種不同影像學檢查下的圖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 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頻數和/或率表示,采用配對χ2檢驗。對2種檢查方法得出的DR 分期結果進行一致性分析,Kappa 值>0.75 視為高度一致性。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全域掃頻OCTA 與FFA 分別對DR 相關病變的檢出率 全域掃頻OCTA 與FFA 檢測率相當(P>0.05),但全域掃頻OCTA 對MA 檢測率較低,對RNV檢測率較高,對NPAs、IRMA、DME 檢測一致性較好。見表1。

表1 全域掃頻OCTA與FFA對DR相關病變的檢出率比較[眼(%),n=70]
2.2 全域掃頻OCTA 與FFA 分別對DR 的分類 全域掃頻OCTA 與FFA 對DR 的分類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 值=1.0)。輕度NPDR 37 例,中度NPDR 12例,重度NPDR 13 例,PDR 8 例,使用2 種檢查方法結果分類一致。
OCTA 技術的出現革新了對視網膜疾病的研究[3]。早在OCTA 技術僅能觀察黃斑部3 mm×3 mm、6 mm×6 mm 范圍時,Talisa 等[4]研究發現OCTA 可以更早期觀察到糖尿病患者視網膜的黃斑中央凹無血管區域(foveal avascular zone,FAZ)是否破壞、有無NPAs 等病變,可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快速篩查,早期發現DR,避免視力喪失風險。雷穎慶等[5]在87 只DR 患眼的研究中證實了這一觀點,并指出OCTA 還可對FAZ 進行定量分析、隨訪。Zhang 等[6]研究發現,OCTA 檢查可以比臨床上眼底篩查更早一步檢測出DR 早期的微血管損傷。安琪等[7]使用6 mm×6 mm OCTA 觀察DME 患者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ssel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療前后黃斑區光感受器層形態結構變化及血流密度定量改變,并取得良好的隨訪效果。OCTA 可作為一種準確度高且無創的技術部分替代FFA 用于檢查糖尿病性黃斑部病變[8]。
早期的OCTA 技術由于視網膜成像范圍的局限性,多用于黃斑區視網膜的檢查[9],但對于DR 患者來說,周邊部的視網膜微血管病變可能更需要被關注和積極的治療[10]。Akihiko 等[11]通過12 mm×12 mm 及15 mm×9 mm OCTA 隨訪RNV 并獲得較好觀察效果。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OCTA 在DR 早期診斷、隨訪上更有優勢,建立以OCTA 檢查為標準的DR 分級系統是可行的[12]。
隨著OCTA 技術的發展,儀器設備不斷更新,新一代全域掃頻OCTA 的出現,單次24 mm×20 mm 掃描寬度,6 mm 掃描深度,高分辨率,成像三維立體,可清晰顯示視網膜結構,無需拼圖即可觀察120°范圍的視網膜,15 s 內成像,并能同時進行分層分析、量化視網膜血流參數[13]。英國Optos 公司的UWF CFP 檢查可免散瞳觀察200°視網膜范圍,但由于有睫毛遮擋、周邊變形、偽彩、探測深度不夠無法分層分析,容易忽略微小的視網膜病變[14]。Schaal 等[15]發現OCTA 圖像上有12% 的RNV 在眼底照相檢查中未被準確檢測出來。目前DR 的分級系統依賴于眼底攝片和傳統的FFA 檢查,不僅需要訓練成熟的技師和閱片醫生,拼圖耗時且探測深度有限,而且FFA 不適用于對造影劑過敏或肝腎功能異常的患者。雖然本研究發現,全域掃頻OCTA與FFA 對于DR 相關病變的檢測率相當,但在PDR 的檢查和隨訪中,RNV 突破長入玻璃體在二維的UWF CFP 和FFA 中無法檢測,在全域掃頻OCTA 檢查中則易于識別,與Cui 等[16]研究基本相同。Feng 等[17]在對32 例PDR 患者進行全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后的3 個月隨訪觀察中發現,OCTA 可以作為一種視網膜新生血管縱向評價的非常有價值的實用方法。在DME 檢測中,OCTA 也顯示出明顯的縱向分層優勢。IRMA 在FFA 中由于熒光素滲漏,邊界顯示不清,影響觀察,OCTA 上可更容易顯示其血管結構。OCTA 是通過檢測毛細血管內正常運動的紅細胞,合并連續的en-face 信息后得到完整的視網膜脈絡膜三維血管圖像,若血流過快或過慢則均不顯影。本研究中,NPAs 在全域掃描OCTA 與FFA 中觀察一致。MA 在FFA 中的熒光充盈較強,容易識別,相對而言在OCTA 上MA 檢出率較少,但成像更清晰,與Couturier 等[18]研究結果一致。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①樣本量較為不足,擬在后續研究中改進。②雖然關于DR 相關病變的檢出率及DR 分類由2 名固定的專業眼底病醫師共同進行,但人為判斷仍存在主觀性,有待今后進行DR 各相關病變客觀測量后進一步完善。③OCTA 雖然避免了FFA 中熒光素鈉滲漏造成的成像效果干擾,但同時也難以顯示視網膜血管屏障異常的征象[19]。
綜上所述,全域掃頻OCTA 對DR 的診斷準確性高,可作為DR 早期檢測、診斷、隨訪的一種無創檢查方法,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OCTA 可定量檢測微血管密度、血流流速、視網膜分層厚度[20],這也為IA 遠程診斷DR 提供了更加精確的有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