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貴平 羅佩珍 唐坤






【摘 要】在線學習已經成為幼兒園教師獲取信息、拓展知識、提升專業素養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基于在線問卷調研獲得的數據分析認為,幼兒園教師在線學習需求多樣,對提升政治素養關注不夠;喜歡在線學習方式,對其缺陷亦有清醒認識;對在線學習資源滿意度整體較高,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傾向于實用性在線學習內容,對綜合素質提升類內容關注不夠。進而提出強化統籌設計、突出需求導向、堅持質量優先、促進創新協同、加強專業引導等改進建議。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 在線學習 現狀調研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互聯網+教育”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我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問題。早在2004年3月教育部公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就提出要“構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硬件、軟件共享的網絡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此后,國家先后印發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等重要文件,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提出“完善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利用平臺模式實現資源眾籌眾創”“提供精品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特別是2018年1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發布,提出“轉變培訓方式,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師培訓的有機融合,實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研修”。2020年,教育部發布《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在線培訓實施指南》指出:充分開展多種形式的調研,全面了解參訓教師的培訓需求,結合學校、區域發展需求確定培訓主題與目標[1]。由此可見,教師的在線學習已經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
一、調研基本情況
1. 調研方法及內容
本次調研問卷由四個部分共30道題目構成,包括幼兒園教師在線學習需求、學習內容、學習途徑、學習態度,旨在了解和分析幼兒園教師在線學習的基本情況、在線學習的影響因素以及對在線學習的滿意度等。
2. 調研對象
本次調研共有1034人參與,其中,縣級以上幼兒園教師648人,鄉村幼兒園教師386人;男教師12人,女教師1022人,男女比例為1∶49。在學歷上,高中(中專、中師)及以下學歷154人,占14.89%;專科學歷319人,占30.85%;本科學歷540人,占52.23%;碩士及以上學歷21人,占2.03%。可以看出,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已經超過50%,為提高幼兒園辦園質量注入了強心劑。在專業上,755人是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占73.02%;其他師范類專業畢業有131人,占12.67%;非師范類專業畢業有148人,占14.31%;幼兒園教師大多為科班出身,這也是一個可喜的進步。在職稱上,606人沒有評定職稱,占58.61%;337人為三級職稱至一級職稱,占32.59%;高級職稱及以上的91人,占8.8%。
二、調研結果分析
1. 在線學習需求多樣,對提升政治素養關注不夠
幼兒園教師認為自身需要提升的方面(多選):776人選擇“職業素養”,735人選擇“實踐經驗”,707人選擇“文化素養”,616人選擇“身心素養”,507人選擇“科學素養”,466人選擇“信息素養”,403人選擇“學歷層次”,363人選擇“政治素養”,98人選擇提升“其他”(見圖1)。
由此可見,當下幼兒園教師重視“職業素養”和“實踐經驗”等的培養,這一方面說明幼兒園教師重視自身的專業化程度,希望能以職業素養的提升強化自身專業化形象;另一方面說明幼兒園教師在教學實踐能力方面的提升需求比較強烈,這也是今后開展在線學習內容建設的著力點。在眾多的需求中,僅有363人選擇了政治素養,這是值得關注的。幼兒園教師要回答好“培養什么人,怎么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首先要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這需要引起幼兒園教師培養、培訓工作者重視。
2. 喜歡在線學習方式,對其缺陷亦有清醒認識
幼兒園教師對學習方式的喜愛程度按平均分由高到低排序為:“看視頻”“看在線直播”“紙書閱讀”“手機端閱讀”“聽書” “電子書閱讀端閱讀”“PC端閱讀”(見圖2)。總體來看,幼兒園教師更青睞在線學習,特別是看視頻、在線直播等。近三年,在線直播快速發展,進一步改變了幼兒園教師的學習方式,但也有一部分教師堅持紙書閱讀。
在線學習不受時間、地點、空間的限制,且具有可重復學習、方便快捷、靈活度高等特點,受到日常工作繁雜忙碌的幼兒園教師的喜愛。受訪教師每天在線閱讀(含手機看微信、微博、頭條新聞等)的時長,有超過50%的人至少1小時,其中20%多的人在2小時以上。
在線閱讀途徑按照選擇量由多到少排序為:651人選擇“微信、微博”,526人選擇“抖音、快手等視頻類平臺”,524人選擇“手機App”,412人選擇“今日頭條”,339人選擇“學習強國”,90人選擇“門戶網站”,30人選擇“豆瓣”,158人選擇“其他”(見圖3)。由此看出,社交平臺以及視頻類平臺深受幼兒園教師的喜愛。手機的方便快捷使在線學習更為便利,逐漸成為人們獲取學習內容的重要途徑,同時社交及短視頻平臺的興起也滿足了快節奏生活背景下人們期望在短時間內獲取更多信息的心理需求,但也表明幼兒園教師的在線學習途徑并未體現出專業特點。
關于在線學習的優勢(多選),860人選擇“時間自由”,802人選擇“可重復學習”,726人選擇“地點自由”,分別有570、389、230人選擇“內容豐富”“學習成本低”“學習效率高”等(見圖4)。由此可見,技術在幼兒園教師在線學習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關于在線學習的不足,按選擇數量由多到少排序為:“缺乏實踐操作”“缺乏互動探討”“缺乏情感交流”“對視力有一定影響”“難以自覺堅持”“缺乏效果監測”“缺乏過程監控”“其他”(見圖5)。大部分教師認為在線學習缺乏實踐操作、互動探討以及情感交流等。
3. 傾向于實用性在線學習內容,對綜合素質提升類內容關注不夠
關于在線學習的內容,按選擇人數由多到少排序:“幼兒園工作類”“教育心理類”“朋友圈”“教師專業成長類”“文化藝術類”“新聞娛樂類”“時政黨建類”“自然科技類”“資格證考試輔導類”“其他”(見圖6)。總體來看,幼兒園教師在線學習較多的是“幼兒園工作類”“教育心理類”以及瀏覽“朋友圈”等實用性或社交性內容,對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同樣重要的“自然科技類”“文化藝術類”“時政黨建類”內容關注度相對較低,不利于幼兒園教師職業生涯發展。
關于對專業政策文件的熟知程度(多選),894人熟知(完全理解并自覺運用其內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熟知《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分別有696、680、676人。大部分幼兒園教師了解乃至熟知學前教育領域重要政策法規、行業規范或標準等,但仍有近40%的人不熟知《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等內容,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4. 對在線學習資源滿意度整體較高,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在對在線學習資源的滿意程度打分中(滿分10分),對在線學習方式的滿意度平均分為7.45分,其中,409人選擇7~8分,332人選擇9~10分;對在線學習資源質量的滿意度平均分為7.46分,其中,382人選擇7~8分,342人選擇9~10分。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兒園教師比較認可在線學習的方式以及學習資源的質量,持滿意態度的人約占70%。
進一步調研發現,496人只愿意使用免費資源,538人每年愿意付費購買在線學習資源。幼兒園教師不愿意付費購買在線學習資源,從側面說明當下的在線學習資源尚未成為幼兒園教師的“剛需”,還有很大的改進或提升空間。另一項調研結果表明,566人愿意購買幼兒園活動視頻,501人(48.45%)愿意購買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案例(電子版),457人愿意購買名園長名師講座視頻,還有一部分教師選擇購買能計入72學時繼續教育的學習資源、系列在線直播課程、幼兒園管理文件(電子版)、電子書、在線咨詢服務等。幼兒園教師愿意購買的線上資源類型豐富多元,除了幼兒園教師自身的收入、購買意愿等主觀因素外,內容是否有用、理念是否先進、使用是否方便、形式是否適宜等客觀因素也是影響其購買在線資源意愿的重要原因。調研顯示,506人認為在線資源要下載App等太麻煩,504人認為在線資源缺乏系統性,456人認為在線資源找尋不方便,387人認為在線資源缺乏整體設計等不足。這說明在線學習資源的建設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三、改進建議
1. 強化統籌設計,提升在線學習資源的系統性
一是國家層面,特別是承擔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的機構,要完善相關的在線學習資源政策、制度,由專門部門就教師在線學習進行頂層規劃、系統設計,提供成體系、成規模、高質量的學習資源。
二是相關教育行政部門、教研室、園所除了利用好國家平臺外,還需對本轄區、本園所教師在線學習進行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制訂在線學習方案,按計劃、按步驟推進落實。區級教研室、園所與幼兒園教師聯系緊密,一定要依據本區、本園所教師的實際情況、發展需求,做好調研、設計和落實工作,確保在線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真正起到引領本區、本園所教師隊伍能力提升的作用。
2. 突出需求導向,增強在線學習資源的適應性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積極對接國家政策部署,對接標準和相關精神,爭取政策支持,依政開發、精準設計,確保資源的正確導向。比如,2023年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主題是“傾聽兒童,相伴成長”,主要是展示宣傳近些年基層幼兒園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實踐探索,如果能圍繞這一主題策劃一系列在線講座,取得權威部門、學前教育工作者關注和支持的可能性就很大。
二是對接實踐,研究一線園所、教師的學習需求。當前在線學習資源建設需求日益增多且不斷分化、細化,必須面向不同地區、不同園所的不同需求,以用戶的思維設計在線學習資源,有的放矢,增強在線學習資源供給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針對性,特別是要想辦法彌補當前在線學習資源的互動性和實操性不足等缺憾,如組織線上線下混合式研修等。
3. 堅持質量優先,提升在線學習資源的權威性
一是建立權威的在線學習資源平臺。從調研結果可以看出,幼兒園教師進行在線學習的途徑和方式豐富多樣,但內容的隨機性強,欠缺權威性,質量需要進一步提升。因此,教育行政部門要發揮好指導和引領作用,做好在線學習平臺的頂層設計,吸納優質研發機構參與,建立面向全國的、高質量的幼兒園教師在線學習平臺,提供豐富、優質的在線學習資源。
二是在線學習資源的研發部門要加強質量監控。質量是在線學習資源開發的核心。相關部門要樹立精品意識,跟蹤和對接國家的相關質量標準,建立健全在線學習資源質量保障體系,從研發到上線使用全程監管和考評,形成“人人負責、處處把關”的內部管理機制。
4. 促進創新協同,提升在線學習資源的開放性
一是積極吸納各類機構參與在線資源的建設。《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提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融合眾籌眾創,實現數字資源、優秀師資、教育數據、信息紅利的有效共享,助力教育服務供給模式升級和教育治理水平提升。”說明國家層面特別強調眾籌眾創,實踐操作時要積極發揮知名大學、教科研機構、優秀園所、專門資源研發機構等合力,合作開發高質量在線學習資源,豐富和拓展幼兒園教師的學習內容。
二是促進在線學習資源的共享,改變自產自銷局面。比如,充分發揮在線學習不受時空限制的優勢,建立國家、省、市、區級等在線學習資源的共享平臺,便于資源提供方和研發方隨時發布學習資源信息,形成在線學習共同體,促進交流和探討。
5. 加強專業引導,提升教師對在線學習資源的甄別力
一是幼兒園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檢索能力。隨著5G時代的到來,信息網絡資源不斷豐富,信息檢索逐漸成為人們獲取知識、處理問題的重要方式。董艷等人認為,如果檢索不到所要的信息,那么信息處理、信息加工、信息評價、信息再造等過程都不能很好地進行,個體可能就無法完成相應的任務[2]。園所可以根據教師的真實需求開展教師信息檢索技術培訓,引導教師的在線學習,教師也要注意前往權威平臺搜索資源,拓寬查找高質量信息的渠道和方式。
二是幼兒園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增強資源鑒別能力。幼兒園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加強對國家相關教育政策、學前教育發展趨勢和熱點等的理解與把握,形成科學的兒童觀、教育觀、發展觀,從而能夠在紛繁復雜的資源中篩選出為自己所用、可指導工作的高質量內容。
在線學習已日漸成為人們獲取信息、拓寬視野的重要方式之一,明晰幼兒園教師在線學習的現狀和問題是指導未來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前提。在未來幼兒園教師在線學習方面,必須要強化統籌設計、突出需求導向、堅持質量優先、促進創新協同、加強專業引導,切實發揮在線學習的獨特作用,助力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成長。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財務司.關于印發《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在線培訓實施指南》的通知[EB/OL].(2020-04-23)[2021-12-03].http://www.moe.gov.cn/s78/A10/tongzhi/202004/t20200424_446136.html.
[2] 董艷,鞏媛麗,殷成久.個體檢索知識獲取過程及策略[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3,13(2):107-112.
(作者單位:1.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
責任編輯:胡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