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文 唐 耀
2023年7月14日,美國會眾議院表決通過2024財年國防預算案總計達8860億美元,比拜登政府提出的預算申請8420億美元還多440美元,比2023財年國防法案的8579億美元多出281億美元,實際增長3.3%。這意味著不僅拜登政府持續提高國防預算,而且國會也持續在行政當局提出的高額國防預算上繼續加碼,這無論如何都顯得非同尋常。
拜登政府在2022年發布的最新《國家安全戰略》中,將中國定性為“惟一既具有戰略意圖,又擁有不斷增長能力來重塑國際秩序的競爭對手”。在最新美國《國防戰略》中,將中國定性為“最重要戰略競爭對手”。在2024財年預算案中,一如既往地稱對美國而言,“中國是惟一具有重塑國際秩序意圖,同時擁有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實力的競爭對手”。美國防部長奧斯汀聲稱,拜登政府2024年國防預算案旨在為美軍提供必要資源,以應對中國的“挑戰和持續的威脅”。為此,2024國防預算案在以下三個方面大力增加投入。
對印太司令部的投入大幅增長。美國防預算案分門別類非常詳細,國防投入的98%有具體計劃用途,計劃外可靈活支配部分僅占2%左右。當然,具體會細化成一系列的固有項目。隨著美軍將戰略重點轉向印太地區并大力推行印太戰略,脫胎于太平洋司令部的印太司令部地位凸顯,其資源投入也隨之水漲船高。
2024財年國防預算給印太司令部的專項經費高達153億美元,不僅高于其他戰區司令部,也比上一財年預算多出近40億美元,增幅超過26%。其中最大的一項是“持久戰場感知”,高達53億美元,包括用于建設導彈預警、跟蹤和防御的衛星網絡及天基傳感器網絡等。另有一個約28億美元的導彈項目,以及22億美元用于改善基礎設施,11億美元用于各種訓練和演習等。
大力推進“太平洋威懾倡議”。2020年3月,美國印太司令部向國會提出“太平洋威懾倡議”報告,要求國會仿效在歐洲針對俄羅斯的“歐洲威懾倡議”,為“太平洋威懾倡議”提供預算,從作戰理念、前沿部署、多國協作、長期準備、一體化威懾等五個方面,以針對所謂“日益銳化的中國軍事效能”。
在美國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中,“太平洋威懾倡議”作為專項獲得22億美元資金支持,明確用于“戰區導彈防御、遠征機場和港口基礎設施、燃料和彈藥儲存”等方面。在2022、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中,這個專項獲得的資金分別為47億美元和61億美元。在2024財年國防預算中,“太平洋威懾倡議”專項資金提高到了91億美元,重點用于發展彈性和分布式的空軍基地、新的導彈預警和跟蹤系統,尤其是關島和夏威夷等地的導彈防御。
強化與地區盟友的聯盟關系。美國的全球霸權戰略,使其在任何一個地區必須緊緊依賴地區盟國和聯盟的支持。在印太地區,美國構建了由與地區盟國之間的雙邊聯盟,美、英、澳組成的“奧庫斯”三邊聯盟,以及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機制等構成的復雜、復合的聯盟關系架構。
這個復合的聯盟架構以美、日、韓三國之間的軍事合作為基礎,以美、英、澳“奧庫斯”為核心。最近,在美國的推動下,韓國總統尹錫悅不顧民族情感和歷史糾結,決定委曲求全、放低身段,以改善韓國與日本之間的關系。以3月16日尹錫悅對日本展開國事訪問為標志,韓日關系開啟新的階段。美國很久以來就有將美日、美韓軍事聯盟強化為美日韓聯盟的目標,尹錫悅的舉動使得美國這一目標獲得顯著進展。

美、英、澳組成“奧庫斯”三邊聯盟
在2024年美國防預算案中,為“加強印太伙伴關系以應對中國影響力”編列的資金達到20億美元。3月1日,負責政策、戰略、計劃和能力的美國防部助理部長馬拉·卡林發表講話表示,美國將以“奧庫斯”為核心,優化和強化在亞太地區的兵力態勢。3月13日,美國總統拜登與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英國首相蘇納克在加州圣迭戈美海軍基地會晤,確定并公布了分三階段為澳大利亞提供核潛艇的計劃。3月23日,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諾海軍上將在一個研討會上表示:“美國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澳大利亞提供已確定需要的(核動力潛艇)能力。”
盡管美軍聯合作戰體制改革已歷數十年,但軍種界限依然分明。《1986年國防部改組法》大大提高了聯合部門的地位,但美軍軍種部獲得的資源占總數的80%以上,參聯會這個美軍最高聯合部門獲得的資源,迄今未到20%。美軍雖然成立了太空司令部,但太空軍事力量主要還在空軍部下轄,而海軍陸戰隊雖然計劃單列,但海軍陸戰隊司令的直接上級是海軍部長。因此,美軍主要按照軍種分配資源時,大塊劃分就是陸軍、海軍及海軍陸戰隊、空軍及太空軍三大塊。
美陸軍2024財年陸軍獲得的資源總計1850億美元,以支持“建立一支現代化的、戰備能力強的部隊”。美陸軍部長沃姆斯表示,陸軍將戰場態勢感知、快速打擊目標、火力優勢、防護能力、通信和數據共享,以及維護和保障作為六大優先事項。

美國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澳大利亞提供已確定需要的(核動力潛艇)能力
為此,美陸軍將繼續推進多域戰特遣部隊建設,發展陸軍的遠程打擊能力。在美陸軍第一多域特遣部隊已經形成作戰能力的基礎上,2023年5月,第三多域特遣部隊將完成建設,并在印太戰區部署。為實現陸軍能力的提升,美陸軍將用160億美元進行武器研發,230億美元采購先進裝備。
美海軍及海軍陸戰隊2024財年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獲得的資源總計2560億美元,其中海軍2025億美元,海軍陸戰隊535億美元。在裝備采購方面,將為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采購35架F-35戰斗機;包括1艘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2艘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2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2艘星座級護衛艦、1艘約翰·劉易斯級補給艦和1艘新型潛艇補給艦共9艘艦艇;以及海軍陸戰隊所需價值139億美元的多用途裝甲車、兩棲戰車等。
美空軍與太空軍2024財年空軍和太空軍獲得的資源總計2594億美元,包括空軍2294億美元,太空軍300億美元。其中,空軍的采購清單包括48架(上一財年為5架)最新型F-35A和24架F-15EX戰機,以及15架KC-46A飛馬座加油機、7架MH-139直升機、1架E-11通信機等;彈藥采購則包括550枚聯合防區外空對地導彈、27枚遠程反艦導彈,以及總計10億美元的增程型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先進中距空空導彈等。
太空軍2024財年獲得的經費創歷史新高,增幅達到15%,主要用于導彈預警衛星、新型GPS導航衛星、下一代衛星網絡運行控制系統,以及抗干擾、寬帶和窄帶衛星通信能力的開發等。其中,安排用于衛星發射的經費26億美元,年度發射次數從上一財年的10次增加到2024財年的15次。衛星系統的軍事價值得到充分凸顯。
另外,在核武器現代化方面,2024財年的經費為377億美元,主要用于空基搭載工具B-21新型戰略轟炸機,海基搭載工具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等,以及繼續執行5個核彈頭現代化項目和核設施翻新改造。在導彈防御方面,2024財年總計獲得289億美元,用于開發新型陸基中段防御攔截系統、戰區導彈防御網絡等。其中,本土導彈防御的重點在關島、夏威夷等地,包括用8億美元升級關島導彈防御體系,部署AN/TPY-6先進雷達、升級指揮控制和戰斗管理系統等,以應對彈道導彈、高超聲速導彈和巡航導彈的威脅。
同時,為了確保美軍的技術優勢,2024財年國防預算安排的研發經費178億美元,25億用于基礎研究,93億美元用于先進技術研究。例如,聯合全域指揮控制系統研發14億美元,軍用人工智能技術研發18億美元。
拜登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確立通過投資、結盟、競爭的途徑,以遏制和應對中國崛起。目前,正在加強自身投資,強化地區乃至全球盟友關系等,推進與中國的所謂全方位競爭。2024財年國防預算的項目安排和政策步驟,是落實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一步。這種基于對抗思維、冷戰思維的系列舉措,必將產生非常惡劣的影響。

美國防部副部長凱瑟琳·希克斯聲稱,新預算提案基于將中國定位為美國“主要國家安全挑戰”的考慮
惡化亞太地區局勢。近年來,美軍不斷將印太戰略從戰略、政策向實際操作推進,全力加強建軍備戰。在2024財年國防預算中,各軍種用于戰備的資源為:陸軍288億美元、海軍528億美元、海軍陸戰隊44億美元、空軍399億美元、太空軍33億美元。
美軍在亞太加強實戰準備的顯著努力,體現在其對戰區后勤的重視和加碼。美軍負責印太戰區后勤保障的是第8戰區保障司令部。第8戰區保障司令部司令大衛·威爾遜曾在駐韓美軍司令部任職,對印太戰區環境和作戰需求非常熟悉。威爾遜非常強調通過戰前對戰時后勤需求的分析,以制定周全的戰時后勤保障計劃。
美軍加強實戰準備的另一個信號是吸取烏克蘭危機巨量彈藥消耗的經驗,加大美軍的彈藥生產與庫存。3月29日,美參聯會主席米利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強調:“烏克蘭危機軍火消耗破表的事實提醒我們,必須確保有足夠的彈藥庫存以應對緊急情況。”美國防部長奧斯汀亦認為,加強彈藥儲備對美軍雖非迫在眉睫,但終究無可避免。
作為全球霸權和地區軍事強權的美國,其推行印太戰略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遏制中國。美國防部副部長凱瑟琳·希克斯聲稱,新預算提案基于將中國定位為美國“主要國家安全挑戰”的考慮。美國在亞太地區加強實戰準備的舉措,是惡化地區局勢的推手,加大在這一地區發生軍事危機甚至沖突的概率。
激發地區軍備競賽。美國2024財年國防預算不僅總額再創新高,且其采購F-35戰斗機的數量達到83架,具有鮮明針對性的“太平洋威懾計劃”達91億美元,均為歷年最高。為了跟隨或者應對美軍在亞太地區加強軍事存在和實戰準備,地區國家紛紛做出反應。日本政府已經宣布,未來5年防衛費總額提升至43萬億日元。這是前一個5年防衛費總額27.47萬億日元的近1.5倍。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最新軍售趨勢報告,東亞近五年武器進口增長達21%,其中美國的盟友日本增加達171%,韓國增加了61%。
作為全球最大的武器出口國,軍備競賽還給美國帶來了巨大的軍售利潤。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公布的最新數據,最近5年間,美國占全球武器出口的市場份額從33%上升至40%。亞太地區的韓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的武器進口,主要來自美國。美國以軍火同盟加強軍事同盟的趨勢日漸凸顯。
現實政黨互斗和內部分歧。在7月14日美國會通過的2024財年8860億美元國防預算中,共和黨占多數的眾議院為國防預算附加了限制條款;以及撤銷致力于推進軍隊多元性的機構等。
雖然兩黨爭斗表現出了美國政治根深蒂固的內在矛盾和紛爭,但在大幅增加軍費投入上,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并不存在分歧。縱向觀察,我們會發現,美國近年來的年度國防預算,從奧巴馬的“6”字頭階段、特朗普的“7”字頭階段,迅速走向了拜登政府的“8”字頭階段。世界上軍力最強的美國熱衷于大幅增加軍費和窮兵黷武,對世界和平絕非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