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豪
(山西蘭花科技創業股份有限公司大陽煤礦分公司,山西晉城 048000)
煤炭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在我國煤炭大量開采的當下,煤企如何在保證安全高效生產的前提下,獲得更高的資源采出率成為了企業所面臨的技術難關[1]。無煤柱開采對于煤炭資源采出率的提高具有顯著效果,特別在中厚煤層的開采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而沿空留巷技術的提出更是對無煤柱開采的重要補充,可以有效減少巷道掘進的工作量、延長工作面服務年限,并對工作面瓦斯涌出有一定治理效果[2-4]。但沿空留巷后如果對巷道支護不足,則會產生二次來壓,圍巖發生傾斜、底鼓等現象,影響礦井生產安全[5]。本文以大陽煤礦3406 工作面為研究對象,對其沿空留巷的支護工藝進行了優化,并對其支護效果進行驗證。
大陽煤礦3406綜采工作面位于3號煤層四采區中部,地面標高+1145~+1310m,地形總體為西高東低,工作面傾向長1181m,走向長260m,煤層結構簡單,含有夾矸0~2層。巖層頂底板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3406工作面頂底板信息
3號煤層采用無煤柱開采法進行采掘,目前該工作面軌道巷礦壓大,礦壓顯現劇烈。柔模砼墻有明顯傾斜變形,目測最大傾角10°左右,墻體傾斜段巷道底鼓明顯,底鼓高隆處距離柔模墻1.2m 左右。同時端頭區墻體有明顯壓碎現象,π型鋼梁壓彎變形,具體表現為墻體一側壓力大,煤幫整體松散破碎。
基于3406 工作面地質與開采條件,根據無煤柱開采礦壓理論分析,認為造成3406 工作面軌道巷大變形的直接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①底鼓主要由留巷壓力及采動壓力造成,底鼓造成墻體傾斜,墻體傾斜后持續給底板一個向巷內的水平力,造成底板的二次擠壓,進而加劇底鼓,同時傾斜角度越大,則底鼓越明顯;②當前單體柱的打設角度不合理造成單體柱傾斜,支護強度不足,導致巷道變形;③墻體側補強錨索打設角度和位置不盡合理,未能保護墻體頂角處頂煤完整性,造成頂煤臺階下沉量過大,頂板尤其是臺階下沉段頂煤隨頂板向采空區方向位移,推倒墻體,加劇傾斜。
綜上所述,減少3406 工作面軌道巷大變形應著重從避免墻體傾斜入手,加強墻體頂角側頂煤的管理,同時保證單體柱支撐有力。
基于前述分析結論,設計在軌道巷頂板補打注漿錨索,實現錨索的全長錨固和破碎圍巖的膠結加固,保護頂煤完整性,發揮圍巖自承能力,減少臺階下沉量和幫鼓量,減輕頂煤對墻體上部的側推力,確保3406工作面長時間停采期間軌道巷斷面符合生產要求。
針對關鍵部位選用SKZ22-1/1860 型號錨索進行注漿補強,該錨索屈服強度大于1640MPa,破斷荷載大于1860MPa,破斷力大于400kN,最大外徑22.4mm,適應孔徑32mm,長度8300mm,索體為中空結構,自帶注漿芯管,可直接與注漿泵連接進行高壓注漿。錨索布置方面如圖1 所示,每排打設2 根注漿錨索,間距2000mm,排距1800mm。第1根錨索距離墻體500m 位置處打設。這樣的排列方式可以保證錨索的預應力得到充分的釋放,只有高預應力的錨桿(索)支護才是真正的主動支護,才能發揮錨桿(索)支護的作用。

圖1 軌道巷注漿錨索加固橫斷面
注漿材料選擇馬麗散及水泥進行分情況注漿。由于到馬麗散成本較高,因此利用其凝固速度快早期強度高的特點,在對結石體后期強度的齡期要求不超過3d時采用馬麗散注漿。對結石體后期強度的齡期要求超過14d 時采用水泥注漿,以降低注漿成本。當采用馬麗散注漿時,馬麗散與催化劑配合比:體積比1∶1,重量比1∶1.17。當采用水泥注漿時,按照水灰比1∶2配制水泥漿液,同時加水泥質量8%的ACZ—II 水泥注漿添加劑,水泥采用PO52.5。每根錨索的注漿量以實際注漿量為準,注漿壓力要求達到7MPa。
當采用馬麗散注漿時,采用馬麗散廠家配備的化學漿液專用注漿泵。當采用水泥注漿時,選擇ZBQ-8/7 型礦用氣動注漿泵進行注漿加固。注漿設備的額定壓力都保持在8MPa以上,流量大于7L/min。
底鼓的專項支護如圖2所示,超前工作面80m外在底板上開槽,埋設大板梁,大板梁采用直徑不小于200mm 的落葉松圓木將兩對稱面削平而成,板梁厚度不宜小于200mm,大板梁長度根據軌道巷實際寬度現場制作。大板梁一端緊靠實體煤幫,另一端緊貼柔模墻。大板梁兩端通過木板和木楔與墻(幫)楔緊,保證大板梁橫撐有力,限制墻體底部向巷內位移。大板梁上預留用于固定大柱鞋的限位裝置。當空間有限,施工整條大板梁困難時,可將工字鋼底梁與小段大板梁對接施工,兩端同樣與墻(幫)楔緊。

圖2 3406軌道巷支護優化設計橫斷面
在3406 工作面推進過程中應保證工期快速穩定,避免工作面長時間停產。因為在留巷復用期間,保持高效生產的工作面可以將頂板側懸臂快速甩入采空區,減輕周期來壓對軌道巷夾制作用。而且軌道巷圍巖經過多次采動作用,一般比較破碎,自穩能力差,流變性明顯,加快推進,可避免流變作用的時間累積效應,減少變形。同時針對2406 工作面提出以下開采建議:
(1)3406工作面調偽斜,在保證工作面正常生產條件下,可適當增加溜槽,最大限度地保證軌道巷超前運輸巷,超前距越大越好,減輕工作面來壓對軌道巷影響,從根源上優化軌道巷應力環境;
(2)調整3406 機尾側支架位態。一方面機尾側支架的初撐力不應低于工作阻力的70%,另一方面機尾側4 臺支架范圍內適當破底200~300mm,保證機尾側工作面高度,刻意形成軌道巷與工作面底板高差,增加軌道巷底板應力釋放通道。
(3)后續沿空留巷澆筑柔模砼墻時,墻體必須具有3°~5°迎山角,減輕留巷和復用期間的底鼓量。
(4)對于3406 工作面礦壓把不穩定的區域可以對底板進行增加卸壓措施。如圖3 所示,在3406 工作面軌道巷底板可采取大直徑卸壓鉆孔措施,改善巷道應力環境。圖3(a)為底板泄壓鉆孔縱斷面,鉆孔每排布置3 個鉆孔,排距不超過4m。鉆孔沿巷道中線對稱布置,中間孔沿巷道中線打設,俯角45°。圖3(b)為底板泄壓鉆孔橫斷面,兩側孔沿巷道底角打設,俯角45°,并向煤幫(采空區)內水平外甩45°。該卸壓鉆孔直徑不小于105mm,鉆孔深度h≥3m;卸壓孔孔口段500mm采用封孔材料封堵嚴實。

圖3 礦壓較大區域底板特殊泄壓
在3406 工作面持續推進的四個月過程中,運輸巷側工作面推進了510m,軌道巷正在進行留巷的復用,軌道巷側工作面推進了540m。巷道底鼓并無明顯特征,同時為掌握專項支護措施在巷道掘進過程中的實際效果,在3406 工作面運輸巷布置了監測斷面用于監測頂底及兩幫變形情況,巷道變形量曲線如圖4所示。掘進階段巷道在前60d變形量增加明顯,隨后進入穩定期,最終頂底板變形量為162mm,兩幫為138mm,整體變形較小。滿足礦井安全生產的要求,說明不對稱錨架補強支護結構能夠達到很好地控制圍巖變形的效果。在推進過程中,3406工作面處于偽斜狀態,采場頂板分區段垮落,覆巖懸頂面積減少超過60%,工作面來壓強度降低了40%,對復用巷道頂板管理有利。

圖4 工作面運輸側掘進階段巷道變形量曲線
總體可以看出,對頂底板進行的錨索注漿支護整體有效,3406 工作面復用巷道變形可控,基本滿足工作面安全生產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