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長鷺



各種顏色的食物中包含著多彩營養素,它們不僅外表看起來很養眼,對我們的視力健康也很有好處。
我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的這扇心靈之窗干凈、透亮,所以,為了孩子的視力健康,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關注到了很多方面,比如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提醒孩子注意看書寫字的姿勢,盡可能多地讓孩子進行戶外運動……那家長是否知道,視力健康和食物的顏色還有關系?這不僅因為眼睛“好色”,喜歡看漂亮的顏色,而且彩色食物中的多彩營養素對視力健康也很有好處。赤橙黃綠藍靛紫,越是色彩繽紛的營養素,越得眼睛的青睞。那今天就讓我們認識一下能讓眼睛更閃亮的多彩營養素吧。
橙色系
維生素A、β-胡蘿卜素:預防干眼癥
維生素A是一種具有視黃醇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維生素。所以我們用視黃醇活性當量(RAE)來表示維生素A的含量。
維生素A能增強視網膜感光力,維持角結膜上皮表面濕潤。缺乏維生素A會導致感受弱光的能力減退,出現干眼癥,嚴重時甚至可引發夜盲癥。
維生素A的主要來源包括動物性食物中的視黃醇以及植物性食物中的β-胡蘿卜素。動物性食物來源的視黃醇可以直接被機體利用,而植物中β-胡蘿卜素需要在體內轉化為視黃醇才能被身體吸收利用,也就是說,會打一些折扣。
1μg RAE(視黃醇活性當量)維生素A=1μg視黃醇
1μg RAE(視黃醇活性當量)維生素A=12μgβ-胡蘿卜素
維生素A的動物性食物來源主要有動物肝臟、蛋黃等。植物性食物來源的β-胡蘿卜素含量較多的不光是胡蘿卜,紅黃色、深綠色的蔬菜和水果中β-胡蘿卜素的含量也是很高的,如南瓜、紅薯、莧菜、菠菜、橙子、橘子等。
另外,與既往認知不同的是,西藍花的β-胡蘿卜素的含量并不高,最新的2019年第六版《中國食物成分表》中標注,西藍花的β-胡蘿卜素的含量僅為151μg/100g。
青色系
蝦青素:延緩眼疾發展
蝦青素是類胡蘿卜素的酮式含氧衍生物。
蝦青素能夠減輕紫外線誘導的角膜氧化應激反應,抑制角膜細胞凋亡。它還具有抗氧化能力,可以減少晶狀體氧化蛋白的氧化應激損傷。蝦青素不僅具有良好的血-視網膜屏障通透性,而且在提高免疫力、抗氧化、延緩眼部疾病病情發展等方面具有獨特作用。
蝦、蟹、牡蠣、鮭魚、藻類等海洋性食物中所含的蝦青素比較高。
黑紫色系
花青素:維持視網膜功能
花青素也稱花色素,是一種水溶性植物色素,屬于黃酮類化合物。
花青素能夠促進視網膜視桿細胞中的視紫紅質再生,維持視網膜結構和功能;還可提高視紫紅質再生速度,從而增加視網膜對光的感受性,改善夜間視覺。花青素還能通過增強微血管的彈性,改善循環系統,進而增強視網膜毛細血管的微循環,并利用加快微血管循環以減少眼睛受自由基的攻擊。
花青素存在于植物細胞的細胞液中,花、果實、葉片和莖的顏色常與它有關。花青素的主要食物來源是深色漿果(黑果枸杞、藍莓、黑加侖、黑桑葚等)、蔬菜(紫包菜、茄子皮、紫蘇等)、谷薯類和雜豆類(黑米、紅米、紫薯、黑豆等)。
飲食也講究普遍撒網,重點培養
有的家長會問:“和眼睛有關的營養素是不是攝入越多對眼睛越好?”“要不要額外補一補這些營養素?”事實上,所有的營養素都需要均衡、適量攝入,無論哪一種營養素,攝入過多或補充過度都會出現過猶不及、矯枉過正的問題。
在正常情況下,家長只需要在孩子的日常飲食中注意食物多樣化,保證各種營養素均衡、多樣即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若想做到食物多樣化,應保證每天至少攝入12種食材,每周至少攝入25種食材。
合理膳食是視力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多彩的營養素可以助力孩子看清美麗的世界。所以,在食物多樣化的基礎上,家長還要選對“色號”,側重選用維生素 A、花青素、胡蘿卜素、葉黃素、番茄紅素等營養素含量較高的食物,為孩子提供保護視力的營養餐。
在膳食制作時,最好選擇蒸、煮、汆、燙、快炒等對營養素有積極保護作用的烹飪方法。尤其是深色蔬菜,采用蒸、煮的方式會增加其中類胡蘿卜素的釋放,并且不會影響生物利用率。但是無論是什么食物,如果在烹飪時添加了過多的精制糖(白砂糖、紅糖、冰糖等),則可能成為近視發生或進展的因素之一。
紅色系
番茄紅素:抵抗視疲勞
番茄紅素是一種不含氧的類胡蘿卜素,作為一種天然色素存在于自然界中,因最早于番茄中發現而得名。
番茄紅素不僅是強效的天然抗氧化劑,還可上調內源性抗氧化酶的活性,在免疫調節、抵抗視疲勞、延緩血管衰老等方面有良好的應用價值。
人類自身不能合成番茄紅素,需要通過膳食等補充。番茄紅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成熟的紅色植物果實含量較高,如番茄、西瓜、紅色葡萄柚、番石榴等。番茄紅素在番茄中隨果實的成熟度增加而升高。如果希望攝入點番茄紅素,還要記得加熱熟吃,因為加熱后番茄紅素更易于轉運和吸收。生番茄含番茄紅素為2.57毫克/100克,熟番茄的番茄紅素含量則為4.4毫克/100克。
黃色系
葉黃素:保護視網膜
葉黃素也是一種類胡蘿卜素。葉黃素在人體不同組織中的分布并不均勻,最高含量集中在視網膜黃斑區,特別是黃斑中心凹,即人類視覺最敏銳的區域。
葉黃素是視網膜黃斑色素的主要組成成分,可吸收藍光、抗氧化和提高視功能,減少因藍光穿透角膜、晶狀體而對視網膜色素細胞等結構的損害。
人體不能自我合成葉黃素,需要從飲食中獲得。黃玉米中葉黃素含量最多,另外,羽衣甘藍、菠菜等深綠色葉菜以及黃桃、木瓜、柑橘等水果也是膳食葉黃素的重要來源。蛋黃中葉黃素含量雖然不高,但是它的生物利用率較高,是等量蔬菜的3倍,所以也是很好的食物來源。
一樣的土豆,百樣的做法
做法決定營養
土豆可以作為主食,也可以作為蔬菜、零食。土豆的烹飪方法多種多樣,蒸、煮、炒、烤、炸、涮、燜等,都能做出各種美味佳肴。
將土豆作為主食時,最好是蒸著吃;土豆燜飯、土豆燜面也是美味又健康的做法。這樣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土豆中的維生素C等各種營養素,而且土豆中的淀粉顆粒能充分糊化,更容易被消化分解。
土豆是百搭
土豆含有豐富的淀粉,可以作為主食的一部分,實現主食的多樣化。2022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明確要求成年人每天攝入谷類200~300g,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g。對7~10歲兒童則建議每天攝入谷類150~200g,其中全谷物和雜豆30~70g,薯類25~50g。也就是說,土豆等薯類是被建議作為中國居民一部分主食的食物。
同時,為了達到平衡膳食,除了將土豆與米、面、雜糧、雜豆等主食搭配外,還可以將土豆作為蔬菜的一部分,與肉禽蛋魚類以及其他的蔬菜和水果類、奶類等搭配,可謂百搭。
當土豆遇上油炸
土豆做成炸薯條、薯片后,味道更好了,孩子更愛吃,但不得不說,這是土豆最不健康的做法。家長有這樣的疑問和擔心:油炸后的土豆是不是沒有營養了?其實從營養分析上來說,土豆經過油炸制成炸薯條、炸薯片后,不是沒有營養,而是營養成分有了較大的變動。炸薯條、炸薯片仍然保持著土豆本身富含的淀粉等營養素,但由于經過油炸,脂肪含量大大增加,故而常被歸類為高脂肪、高能量食物。同時,土豆經過高溫油炸后,其中的維生素C、類胡蘿卜素等營養素也會被破壞,并會產生反式脂肪酸,影響人體健康,炸薯條、炸薯片也因此被稱為“垃圾食品”。
情緒愉快,便便更好
環境和生活習慣的突然改變,或情緒不佳,都會抑制自然排便反射。因此,不要輕易改變孩子的飲食及生活習慣,維護良好的家庭氛圍,并給孩子足夠的關愛。
情緒愉快,便便更好
環境和生活習慣的突然改變,或情緒不佳,都會抑制自然排便反射。因此,不要輕易改變孩子的飲食及生活習慣,維護良好的家庭氛圍,并給孩子足夠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