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荒農墾集團黑龍江八五九農場有限公司黨委
北大荒農墾集團黑龍江八五九農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八五九農場)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北大荒集團“1213”高質量發展工程體系和“32366”任務體系,深入實施“13518”發展思路,以五大舉措實施興邊富民戰略,精準落實上級黨委各項決策部署,堅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繪就興邊富民新畫卷。
八五九農場位于三江平原東北部,毗鄰烏蘇里江,境內有“一江四河十二山”,地處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黑龍江省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黑龍江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三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烏蘇里江保護區內,資源豐富,土沃林茂,生態優美。總地域面積203 萬畝,其中耕地130.1 萬畝,糧食總產近14 億斤,人均可支配收入3.43 萬元。為實現興邊富民目標,八五九農場著力夯實農業基礎,全力推進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聚焦種子工程、黑土保護、智慧農業“三大關鍵”,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四型農業”,并抓好格田化治理、標準化管理、數字化建設、社會化服務、規模化生產五項重點。
圍繞“四型農業”,八五九農場高標準打造“一區一帶三館三基地”,建設農業現代化示范區6 萬畝,打造高標準科技示范帶238.5 公里,建設稻米館、科技館、品牌館,建立萬畝高端稻米專屬基地、萬畝旱作農業高標準示范基地、萬畝高端雜糧雜豆種植基地,以高標準管理帶動農業高產高效。積極探索“無人農場”模式,建立大田開放空間數字化管理平臺,打造智慧農業示范區,建設工廠化育秧、全場景智能育秧超級大棚等,引進衛星導航、精準變量施肥、無人機遙感植保等全過程的智能化、數字化,夯實“雙控一服務”。勇擔“二次創業”使命,與撫遠市海青鎮開展單環節托管服務26.5 萬畝,打造全程托管示范田3000 畝。2023年,打造標準化、專業化、產業化農業現代化示范點1000 畝;在海青鎮成立專業農機服務隊,聯合組建作業機械40 臺,同時組建專業無人機團隊赴撫遠市海青鎮開展作業,累計完成托管服務26 萬畝。通過創新農業生產托管模式,發揮示范推廣帶動作用,扎實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
實施營銷“12345”提檔增盈工程,圍繞營銷盈利增收“一個中心目標”,著力培育“烏蘇里江”“烏蘇珍甄”兩個自有品牌,持續深化勞動、人事、薪酬“三項制度改革”,不斷提高收儲、加工、營銷、農服“四輪驅動”能力,抓實糧食統營、市場開拓、隊伍建設、品牌培育、“我在三江有畝田”五項重點工作。升級“烏蘇里江”品牌,注冊“烏蘇珍甄”高端認證品牌,打造烏蘇里江品牌館,舉辦烏蘇里江品牌發布會、農民豐收節暨產品展銷會等大型活動;開創“我在三江有畝田”專屬稻田私人訂制營銷模式,在無錫市、貴陽市、三亞市舉辦“我在三江有畝田”推介會,2022年認購3200畝,實現利潤318.2萬元;拍攝《問江》系列微電影,與相關公司開展線上運營合作,推廣“烏蘇里江”品牌大米;線下入駐三亞商超30 余家,與北京華聯集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無錫惠山科創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貴陽銅商總會、貴州求實酒業有限公司戰略合作,2022 年累計銷售大米1633噸,實現利潤153萬元。
實施旅游“12345”提速增收工程,繪制稻夢烏蘇農樂園-北大荒文化主題公園-斯摩勒山森林公園-百年東安古鎮“一條精品旅游路線”;建設稻夢烏蘇農樂園、烏蘇蘇里農業產業園“兩個農業趣味樂園”;打造禾能空間數字館、烏蘇里江品牌館、黑土保護科技館“三個創新展館”;建設萬畝高端稻米專屬基地、私人訂制至尊田生產基地、沉浸式休閑娛樂基地、萬畝旱作農業高標準示范基地“四個高端專屬基地”;展示圈河生態型家庭農場、軍旅文化體驗基地、北大荒主題公園、斯摩勒山森林公園、百年東安古鎮“五大文化陣地”。
八五九農場森林、河湖、濕地資源豐富,歷史人文資源特色鮮明,民族風情文化濃郁,具有對俄邊境旅游優勢。近年來,八五九農場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充分利用自身資源稟賦,發掘現代農業觀光游、濕地游、界江游、北大荒歷史文化游、研學游等旅游項目,開發了百年古鎮東安鎮,打造了萬畝高端稻米專屬基地,完成與江蘇無錫市惠山區政府農文旅項目的戰略合作。八五九農場不斷做大做強旅游產業這篇大文章,讓旅游產業成為除農業、營銷外的“第三引擎”,推動“農業、營銷、旅游”三駕馬車共同發力。
扎實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平穩有序完成存續農場管理體制、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八五九分公司轉換經營機制雙項改革,八五九農場、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八五九分公司區域一體化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改革后的八五九農場整合為機關7 部1 委1 中心、場直單位9 個,部門機構壓縮20 個,人員減少40 人。機關全員起立,任競結合完成“入編定崗”57人,無編外人員;28名符合條件人員離崗待退,14 名管理干部通過公開競聘轉入股份分公司,管理人員平均年齡由41 歲下降至39 歲,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65%,隊伍更加年輕化、知識化;修訂完善公司內控制度39 項、業務流程59個,徹底實現內部分開、管辦分離。
集中供熱、樓房區物業管理引入專業公司經營,八五九農場場區和東安鎮公共場所環衛、垃圾清運采取購買民營公司服務,實行委托管理,“三供一業”基本實現社會化經營。改革經驗被北大荒集團列為先進典型進行匯報交流?,F階段,我們深入開展“企業制度建設年”活動,切實提升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
深入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發揮企業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重要作用,實施黨建領航賦能工程,打造“紅動江畔”鏈上黨建品牌。創新“五鏈聯動”舉措。將黨組織建在“農業科技”鏈上,在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成立“潤田”黨支部,夯實企業發展的筋骨;將黨組織建在“市場營銷”鏈上,在營銷中心成立“躍動”黨支部,搏動企業增盈的動脈;將黨組織建在“人才興企”鏈上,在人才孵化中心打造“星火”黨支部,注入企業創新的血液;將黨組織建在“民生服務”鏈上,在便民服務中心成立“暖陽”黨支部,根植企業惠民的細胞;將黨組織建在“二次創業”鏈上,在農業服務中心成立“鴻鵠”黨支部,延伸企業鏈條的神經。黨建領航賦能,五鏈融合聯動,點燃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