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 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組織上安排年輕干部去艱苦邊遠地區工作,是信任更是培養,年輕干部應該以此為榮、爭先恐后。”這既是對年輕干部的殷切期望,也為廣大干部人才指明了成長成才的努力方向。黑龍江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從守好祖國“北大門”的戰略高度,實施干部人才“組團式援邊行動”,組織18 個工作隊到邊境地區開展為期3 年的援邊工作。作為孫吳縣援邊工作隊領隊,經過一年多的援邊工作,我更加深刻體會到,基層一線既是年輕干部增長見識了解國情、省情、縣情、民情的“大課堂”,也是砥礪才干、積累經驗的“練兵場”,更是磨煉意志、鍛造作風的“大熔爐”,年輕干部只有在艱苦邊遠地區磨煉摔打,經風雨、見世面,才能壯筋骨、長才干。
一是在紅色足跡中堅定理想信念。到孫吳縣工作后開展的第一個主題黨日活動,援邊工作隊參觀了日本侵華罪證陳列館、勝山要塞遺址,大家一致的感受是:東北抗聯戰士食不果腹、爬冰臥雪堅持戰斗,靠著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用鮮血和生命延續革命之火,鑄就了東北抗聯精神;今天,作為援邊干部,我們響應“固邊興邊富民”的號召來到孫吳縣這片紅色沃土,更要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積極投身固邊興邊富民的火熱實踐,把人生理想融入邊城發展、鄉村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事業,以實際行動和工作實效踐行守好祖國“北大門”的錚錚誓言,跑好“組團援邊”第一棒。二是在調查研究中增長本領才干。初到基層工作,最大的困擾就是不熟悉基層情況,因此調查研究成了我們破解難題的重要法寶。我們進企業廠房、學校醫院,在養牛場、漢麻地、沙棘園里現場看、虛心問,認真聽、認真記,向干部群眾學習請教,逐漸摸清了縣里各項工作的情況和產業發展的歷史,既掌握了一手數據,又有具體事例支撐,還思考并提出了相關的措施建議,心里有了底,做好工作的信心也更足了。三是在真抓實干中展現擔當作為。干部人才“組團式援邊行動”將以往的“單兵作戰”工作模式變為黨政、產業、教育、醫療干部人才“組團式”開展援邊工作。其中的產業團隊,由組織部門精準對接孫吳縣產業發展實際需求,派出專業技術人才,推動全省首個安格斯牛核心育種場落地孫吳縣,形成的《安格斯牛育肥技術規程》《安格斯母牛飼養管理技術規程》作為黑龍江省地方標準頒布實施,研究成果《一種安格斯牛育肥方法》獲得國際專利授權。醫療團隊成功引進特色診療技術,讓更多患者能夠在縣內及時就醫,并享受到三甲醫院診療服務。教育團隊組織縣屬中小學與齊齊哈爾市的部分學校建立“教學聯盟”,開展多學科合作教研活動,推廣健全備課制度,共享考試試卷等優質教育資源。援邊工作隊聚焦特色產業、教育教學、臨床診療、組織工作、政府采購等內容,常態化開辦“援邊大講堂”,截至目前已舉辦25 期,累計1500 余人次參訓。此外,還建立了“師徒結對”機制,著力提升縣內產業、教育、醫療系統的能力水平,努力為孫吳縣打造一支“帶不走的援邊工作隊”。
干部人才“組團式援邊行動”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作為援邊干部,要倍加珍惜組織上提供的寶貴機遇,始終牢記助力邊境地區高質量振興發展的使命任務,擼起袖子加油干,只爭朝夕抓落實,以趕考的心態、拼搏的狀態、奮進的姿態努力在孫吳縣高質量振興發展中書寫屬于援邊干部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