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回震
今年5 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河北考察期間兩次主持召開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為河北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省、市、縣(市、區)委先后召開全會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
唐山市豐南區政協如何把新思想新精神融入履職實踐,更好服務發展?
“要瞄準‘發力點’、找準‘突破點’,發揮政協協商民主獨特優勢,以高質量履職助推全區高質量發展。區政協主席趙曉梅話語中帶著堅定。
履職藍圖繪就,協力奮勇前行。豐南區政協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北重要講話精神為引領,把準政協性質定位,突出協商主責主業,探索創新履職路徑,搭建起“區長委員面對面”“聚在基層”“五微聯動”“上門督辦”4類協商“微課堂”,努力打造“豐(逢)事好商量”協商履職品牌,助推高質量發展的一首“協奏曲”唱響豐南大地。
“下大氣力優化營商環境”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考察時作出的重要指示。
豐南區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加快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首要任務,區政協緊跟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圍繞優化營商環境集中協商議政,邀請區委領導與43名區政協委員、12 家區直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共同為優化營商環境聚智匯力,25 條飽含熱望的建議得到區領導當面肯定,責成相關部門認真研究,盡快推進落實。
“此次活動充分發揮政協優勢,深化政銀企對接力度,助力解決企業融資難題。”區委常委、區政府副區長蘭紹光應邀參加了區政協組織的“凝心聚力助發展 金融賦能共未來”政銀企對接活動,與政協委員及22 家銀行、21 家高新技術企業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商企業融資難題,現場達成初步融資意向4100 萬元。
躬身入局,實干擔當。今年以來,豐南區政協落實邀請黨政領導“點題”、面向職能部門“征題”、支持委員“出題”的協商議題產生機制,創新搭建“區長委員面對面”協商平臺,堅持“當面提、現場議、馬上辦”原則,緊扣構建“4+4+N”產業體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標準打造鄉村振興國家樣板等重點任務,先后組織“發展新突破,我要當先鋒”“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推進重點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等協商議政活動8 次,形成《扎實推動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釋放中小微企業活力》等一批高質量履職成果,委員提出的63 條建議直達決策層,轉變為政府政策調整和創新的依據。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經驗做法被《人民政協報》、人民日報新媒體平臺“人民號”等國家、省、市多家媒體宣傳報道。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今年的省、市、區委全會分別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豐南區政協把助力鄉村振興作為履職重點之一,圍繞“加快數字農業項目建設”組織委員開展專題議事活動,把課堂設在田間地頭。

豐南區政協組織委員走進田間地頭,圍繞智慧農業建設開展主題議事活動,助力鄉村振興
“在手機上下載個APP,就能輕松實現對多個棚室的管理了。”6月13 日,“委員慶‘七一’履職進鄉村感受振興力量”主題議事活動,在錢營鎮后打弓莊村舉行,走進萬畝蔬菜種植核心區,史福亮、薄立新等委員就智能棚室建設、春小麥播種技術要點,與種植戶進行了交流指導,得到種植戶的認可和稱贊。
土特產發展成為興農富民的重要途徑。豐南區政協聯合相關部門組織開展了“土特產資源挖掘”走訪調研活動,先后走訪了15 個鄉鎮、44家農業企業和部分手工藝者,形成《關于豐南區土特產資源的調查及發展前景建議》的調研報告,配套整理制作了《嗨在豐南·土特產篇》畫冊,農業農村、文旅、商促等部門認真研究吸納,推進相關工作開展。
民之所望,履職所向。今年以來,豐南區政協積極踐行“人民政協為人民”理念,把民生作為履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創新搭建“聚在基層”“五微聯動”(微協商、微議政、微視頻、微交流、微議事)協商平臺,依托委員民情工作室、委員工作站、委員民生議事會、委員咨政廳等基層活動陣地,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和基層社會治理焦點問題,組織開展“讓民宿經濟在富民產業中火起來”“助力興農富民產業發展”等調研、視察、協商活動,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科技“三下鄉”活動以及法律宣講走基層系列活動。通過調研、協商、座談,收集意見建議126 條,整理上報涉及養老、人才、經濟等方面社情民意信息48 篇,助力漁光田園等項目取得明顯成效,解決農業產業基地項目跑辦等難題22 個。兩名委員結合全區基層社會治理、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成功經驗建言獻策,被選為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發言材料,得到市委主要領導批示。

豐南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趙曉梅深入社區就委員進網格履職情況進行調研
“我們的任務就是履行好民主監督職責,加強和改進政務流程和服務方式。”連日來,身為“豐投無憂政務服務體驗官”的趙會來、李茂華、張世杰等15 名政協委員走進政務大廳,以“用戶視角”實地體驗“辦事全過程”,從窗口環境衛生、工作人員業務能力、服務態度、辦事環節、群眾反映等方面“巡診把脈”,為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提升服務效能建言獻策。這是政協履行民主監督職能的重要手段和具體形式。
“從制度化入手,加強協商成果轉化,確保為區委、區政府科學決策提供重要參考。”按照年初的目標任務,豐南區政協積極探索建立協商成果跟蹤問效工作機制,圍繞“人才培養”“文明城創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協商成果落實情況開展視察監督,并根據轉化落實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開展更加深入的調研,促進《關于推進全區民族村高質量發展的調查與建議》《關于加快我區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發展的調查與建議》等協商成果采納落實。
提案督辦是政協履行民主監督職能、發揮委員參政議政作用的重要方式。豐南區政協創新搭建“上門督辦”成果轉化平臺,構建提案交辦、辦理、督辦“全鏈條閉環式”協商模式,開設“提案選題微講堂”,完善重點提案遴選辦法,確定《關于加強全區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建議》等10 件重點提案,主席會議成員分包,按照“上門交辦、專人盯辦、協商督辦、各方評辦”流程,落實“牽頭干服務領頭辦”新要求,聯系區政府辦等重點承辦單位15 家,68 件立案提案全部交辦。
“我們將繼續拓展履職創新之路,持續擦亮‘豐(逢)事好商量’協商履職品牌,為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在豐南落地見效貢獻政協擔當、釋放政協能量。”豐南區政協主席趙曉梅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