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水明 黃俊曉 李宇鴻



【摘要】? 目的? ? 探討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和傳統外剝內扎術(milligan-morgan hemorrhoidectomy,MMH)治療環狀痔的臨床療效。方法? ? 選擇2020年3月—2021年3月吳川市人民醫院收治的108例環狀痔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術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4例。對照組行傳統MMH治療,觀察組行PPH治療,觀察至術后1個月。比較2組治療效果、臨床指標、肛門功能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手術時間、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出血量、術后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術后肛門功能指標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 與MMH相比,在治療環狀痔患者時采用PPH治療效果更好,具有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術后疼痛輕、患者術后恢復更快等優勢,且對肛門功能影響較小,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關鍵詞】? 環狀痔; 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 傳統外剝內扎術; 肛門功能
中圖分類號:R657.18?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25-0074-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25.024
痔在臨床較為常見,可發生于任何年齡,近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的改變,該病發生率明顯升高,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較大影響[1]。臨床根據痔的位置將痔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等類型,混合痔癥狀更加嚴重,若治療不及時,病情將不斷發展,病灶可被直腸黏膜、肛管皮膚同時覆蓋,形成環狀痔,增加治療難度[2]。環狀痔患者常伴有痔核脫出、水腫、便血等癥狀,臨床治療難度較大,給患者工作及生活帶來較大困擾,加重身心負擔。臨床治療環狀痔以手術為主,傳統外剝內扎術(MMH)為經典術式,操作簡單,治療效果確切,已積累大量經驗,但該術式操作時間長,易損傷肛門功能,痔核切除不徹底,術后環狀痔復發率高,且患者術后疼痛明顯,影響創面愈合[3]。隨著肛腸外科技術不斷發展,治療環狀痔手術方式得到創新,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PPH)逐漸被用于臨床,具有微創、并發癥少、術后疼痛輕等優勢,更利于患者術后恢復。鑒于此,本研究進一步對比分析PPH與傳統MMH治療環狀痔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選擇2020年3月—2021年3月吳川市人民醫院收治的108例環狀痔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術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4例。觀察組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齡24~71歲,平均年齡(46.84±5.76)歲;體質量43~81 kg,平均(68.19±2.53)kg;病程2~15年,平均(8.31±1.76)年;疾病分度,29例Ⅲ度,25例Ⅳ度。對照組男性32例,女性22例;年齡23~72歲,平均年齡(47.11±5.93)歲;體質量42~82 kg,平均(68.64±2.85) kg;病程2~16年,平均(8.67±1.85)年;疾病分度,30例Ⅲ度,24例Ⅳ度。2組性別、年齡、體質量、病程以及疾病分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該院醫學倫理管理委員會批準。
1.2? ? 入選標準? ?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視診、指診確診;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便血、瘙癢、疼痛等癥狀;所有患者均存在手術指征;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均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肛門出現松弛;伴有肛周狹窄、肛裂、肛門失禁;存在視聽障礙或精神疾病;心、肝、腎等臟器功能衰竭。
1.3? ? 方法? ? 2組均行手術治療,常規禁食禁水、清潔灌腸,實施硬膜外麻醉,取俯臥折刀位,盡量抬高臀部,充分暴露術區。對照組行傳統MMH,麻醉起效后,充分擴張肛門,使用組織鉗提起外痔皮瓣,使痔核盡數暴露,觀察病灶情況,明確具體痔核數量,確定切除范圍;做1個“V”形切口,依次切開,鈍性、銳性游離痔核組織,游離至齒狀線上方0.5 cm處,對痔核基底部使用血管鉗鉗夾,絲線縫合結扎,將基底部以上組織剪除,切除過程中應注意保留痔核間的皮橋;在齒狀線近端黏膜處使用3-0可吸收線縫合,術中注意觀察有無活動性出血,需進行徹底止血,隨后向肛管處填塞凡士林紗布止血。觀察組行PPH,麻醉后,擴張肛門,在肛門處固定擴張器,將內芯拔出,置入半口擴肛器,使痔核組織充分暴露,明確病灶數量;在齒狀線上3 cm處同一水平上按照順時針方向做荷包縫合,縫合線使用3-0可吸收線,自4點鐘方向縫合至10點鐘方向后出針帶1根絲線備用牽引,隨后繼續縫合,直至4點鐘方向;取出半口擴肛器,將吻合器置入,旋轉吻合器頭部環切頭間隙至最大,緩慢收緊并打結荷包,在吻合器兩側口使用配套鉤勾出荷包備用牽引的絲線與末端線,對2根絲線進行牽引,使用血管鉗鉗夾適度牽拉,牽拉過程中應保證兩側受力均勻;將吻合器環切頭逐漸收緊、切除,緊握把柄持續1 min,隨后將吻合器松開,逆時針旋轉取出;切除后對術區進行觀察,當肛緣贅皮較多時應進行修剪,若出血不止可進行縫扎止血,使用凡士林紗布對引流管進行包繞,置于切口處引流,將擴肛器移出并進行包扎。2組術后干預方案相同,包括止血、常規換藥、抗感染等,視患者實際情況可予以高錳酸鉀坐浴,術后不予以鎮痛泵。
1.4? ? 觀察指標? ? 比較2組患者治療效果、臨床指標、肛門功能及并發癥發生情況。(1)治療效果判斷。治療后患者癥狀體征消失,術后未出現并發癥,患者恢復正常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癥狀體征得到改善,痔核體積明顯縮小,術后出現輕微并發癥,但不影響患者創面愈合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記錄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愈合時間、住院時間、術后疼痛程度,并進行對比。疼痛程度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評估,使用標有0~10刻度的標尺,代表0~10分,將標有刻度的一面背對患者,讓患者根據自身感受進行標記,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嚴重。(3)術后1個月,比較2組患者肛門功能,指標包括肛管最大收縮壓、肛管靜息壓力、直腸最大容量、直腸感覺容量,使用肛腸壓力檢測儀(合肥奧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型號為ZGJ-D3型)檢測。(4)記錄2組患者肛門失禁、水腫、墜脹、尿潴留等發生情況,并進行組間對比。
1.5? ? 統計學方法? ? 使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 治療效果? ?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30%,高于對照組的81.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 臨床指標? ? 相比對照組,觀察組手術時間、術后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均較短,出血量、術后疼痛評分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 肛門功能? ? 術后觀察組肛門功能指標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 并發癥? ?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70%,低于對照組的20.3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 討論
痔瘡發展至終末階段即為環狀痔,發病機制復雜,致病因素較多,至今仍未完全清晰,臨床主張“靜脈曲張學說” “肛墊下移學說”。環狀痔患者病情復雜,早期表現以痔核脫出、便血為主,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肛門墜脹,甚至嵌頓、壞死,臨床治療難度較大,對患者健康及生活質量均造成困擾[5]。環狀痔行保守治療無效,手術是首要選擇。目前臨床常用術式包括MMH、環形切除術、PPH等,不同術式治療效果存在一定差異。隨著人們健康意識轉變,對手術治療的要求不只局限于切除病灶,而越發重視生理功能的保護。手術治療環狀痔時既要徹底去除痔核,又需保護患者肛門功能,臨床應重視環狀痔手術方式的選擇[6]。
既往環狀痔患者多選擇MMH治療,該術式基于靜脈曲張團塊理論,將曲張的靜脈叢切除,大大提高治療效果,術中做“V”形切口,操作簡單,效果確切,在單個或獨立混合痔中效果突出[7]。但隨著臨床廣泛應用,MMH弊端逐漸顯現,如手術時間長,術中會對部分齒狀線、肛墊結構造成破壞,肛門處分布較多的神經,術中創面大,出血多,導致患者術后疼痛明顯,影響患者創面愈合及排便功能[8-9]。隨著醫學技術快速發展,治療環狀痔手術方法不斷創新,PPH是近些年興起的新術式,該術式基于肛墊下移的理論,能夠一次性完成切除與吻合操作,手術創傷小、出血少,利于患者術后恢復[9]。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30%,高于對照組的81.48%(P<0.05);相比對照組,觀察組手術時間、術后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均較短,出血量、術后疼痛評分均較低,肛門功能指標水平均較高,并發癥發生率較低(P<0.05)。表明與MMH相比,環狀痔患者采用PPH治療效果較好,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術后疼痛輕,患者術后恢復更快,對肛門功能影響較小,且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臨床應用安全可靠。桂陽等[10]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進一步佐證PPH治療環狀痔的有效性與安全性。原因為PPH在齒狀線上方利用吻合器切除并吻合痔上直腸黏膜與黏膜下組織,向上牽拉、懸吊下移或脫垂的組織,使肛管恢復正常的解剖結構與層次,可保留完整的肛墊與括約肌[11]。另外PPH術中能夠阻斷肛墊的血管供應,減少痔核血供,使痔核逐漸萎縮,且術中操作無需進入肌層,手術創傷更小,不會對肛門功能造成影響,出血量也隨之減少,患者術后疼痛程度更輕,可取得滿意的手術效果。PPH可同時完成切除、吻合2項操作,大大簡化操作步驟,利于縮短手術時間,但術中操作需謹慎,避免操作不當影響手術效果,確保手術安全[12]。本研究觀察時間較短,可能對研究結果的可信度造成一定影響,后續研究中應延長觀察時間以深入研究,為臨床提供更為客觀、可靠的參考。
綜上所述,環狀痔患者采用PPH治療效果優于MMH,PPH治療可縮短手術時間,減輕手術創傷及術后疼痛,對肛門功能影響小,并發癥發生率低,更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梁嘉迪,蘇錦華,李曉蘭.改良PPH治療結締組織型環狀混合痔療效及對血清HIF-1a VEGF和MMP-9水平的影響[J].河北醫學,2020,26(6):994-998.
[2] ZHANG G X,LIANG R W,WANG J,et al.Network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comparing the 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milligan-morgan hemorr-hoidectomy and 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 in the treat-ment of grade Ⅲ and Ⅳ internal hemorrhoids(meta-analysis)-sci[J].Int J Surg,2020(74):53-60.
[3] 彭銀俠.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對Ⅲ級及以上混合痔預后的影響[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20,23(5):379-381.
[4] 麥文豪,胡明,鄭若,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對環狀混合痔患者肛門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9,19(11):2179-2183.
[5] 李國利,張素云.單純四點牽引法和荷包縫合牽引法對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治療重度痔病的臨床研究[J].河北醫學,2020,26(4):686-689.
[6] 閆五發.重度痔瘡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與傳統手術療效的比較[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7):1138-1139.
[7] 肖衡,譚立新,陳榮.中藥坐浴聯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治療環狀脫垂性混合痔的療效及優勢探討[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15(2):361-364.
[8] 蒙政初.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聯合縛扎術治療重度環狀混合痔療效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20,49(5):561-563,567.
[9] TRENTI L,BIONDO S,MOREND E K,et al.Short-term out-comes of transanal hemorrhoidal dearterialization with mucopexy versus vessel-sealing device hemorrhoidectomy for grade Ⅲ to Ⅳ hemorrhoids: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multicenter trial[J].Dis Colon Rectum,2019,62(8):988-996.
[10] 桂陽,劉丹峰.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與傳統外剝內扎術治療痔的療效和安全性對比[J].皖南醫學院學報,2019,38(5):451-454.
[11] 詹宜,王煒.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聯合閉合性痔切除術治療環狀混合痔的療效及視覺模擬評分法評分的改善效果觀察[J].貴州醫藥,2021,45(6):938-939.
[12] 劉超,王銳,王振彪,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聯合外剝內扎手術治療Ⅲ—Ⅳ度環狀混合痔的療效及對患者肛門功能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9,19(6):1083-1086,1118.
(收稿日期:2023-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