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慧敏,張斌斌,馬婷婷,呂娟,陳淵瑩,鮑敏,洪青(南京鼓樓醫院集團宿遷醫院,江蘇 宿遷 223800)
手術室干預水平不僅能夠體現出醫院整體醫療狀況,而且能夠充分反映整體的干預服務成效,手術室工作對醫護成員專業技能、操作能力的要求均尤為嚴苛,此科室所具備的專業性較強、操作較復雜,所涉及的范圍也較廣,加之所提供的醫治措施極具開放性,這就使得手術室干預管理工作難度系數頗高,極易出現風險事件。若發生嚴重醫療事故的頻率較高,不僅會對病患生命安全構成較大威脅,也會對整個醫院的口碑、聲譽造成負面影響[1-2]。安全隱患自查模式主要是圍繞手術室工作中尤為常見的風險因素、安全隱患展開全面自查、自我管理,醫護人員不斷將每一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加以總結、調查,及時將存在的安全隱患全部予以更正,以此能夠更為主動地將風險事件進行規避、管理,降低風險事件,從而避免護患糾紛[3]。基于此,本文中在手術室干預風險管理中加入了安全隱患自查模式,并就最終所取得的成效展開了論述,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圍繞手術病患展開研究,選取82例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時間為2021年12月-2023年1月,依照隨機抽簽法將所有病患設成兩組。對照組總病例數為41例,其中男性病例數是26例,女性病例數是15例;年齡24-62歲,中位值(43.06±16.42)歲。觀察組總病例數為41例,其中男性病例數是25例,女性病例數是16例;年齡23-62歲,中位值(43.11±15.39)歲。納入標準:①此次入組所有病患全部不存在手術禁忌證;②精神、認知無障礙,可正常交流;③入組前已詳細知悉此研究內容,并自愿入組,且簽署了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較為嚴重的心肺等器質性病癥;②依從性不佳,中途退組;③基準資料不全面;④同期參加別的研究;⑤罹患精神病癥,不能自主配合各項醫治工作。組間每一項基準資料借助統計軟件展開匯總后,發現基本不存在大的差異,P>0.05,可以比較。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風險管理。同病房護士對接時應認真核對病患的各項信息,并檢查手術通知單、手術準備執行狀況,待核對無誤之后將病患轉入手術室,麻醉前對其機體狀況逐一展開檢查。術中協助病患擺放好體位,以免出現墜床。術前對器械、紗布等物品認真核對。于術后保留標本,并將檢查通知書、標本全部送檢。
觀察組:加入安全隱患自查模式,具體措施如下。
(1)創建工作小組。挑選相關成員組建小組,小組中應包含護士長、護師、護士等,總計10名成員。護士長任組長,主要對隱患工作全權負責,及時展開全面檢查;護師主要針對手術室最普及的安全隱患展開匯總,并及時通報,以此確保整改方案能夠得以全面落實;而護士則主要做好干預工作的落實、巡視、匯報。
(2)安全隱患自查、總結。①術前會出現手術部位標識誤差或病患碰傷等。②術中用到的器械沒有準備全面,導致手術時間延長等。③術后回收的器械不具合理性,沒有將病患標本恰當保存,管道干預不到位,使管道發生脫落或感染。
(3)制定整改措施。①術前展開三查三審,反復對病患所有信息加以復核,確保所有信息無誤之后方可對其皮膚狀況進行評估;針對意識清晰者,應及時詢問其病史、過敏情況,而針對意識模糊者,應及時同家屬交流,了解病患情況;對病患肢體功能進行評估,轉運期間應再次核對信息。②對術中所用到的手術器械應做好檢查,創建嚴謹、科學的核查表,提前將缺失或損壞的器械登記清楚,并做好調配。術前對病患基本資料再次展開核對,調整好體位,以免出現壓瘡。在應用抗生素之前應進行皮試。麻醉蘇醒期間陪伴病患,并對其生命體征變動加以觀察。③術后由專人負責器械的管理存放,將標本放入標本袋,并填寫病患各項信息,如病癥、床號、標本類型等。護士充分依照病患實際情況為其擬定導管管理制度,以此將導管脫落、感染等不利情況的發生風險降至最低。干預過程中及時向家屬提前講述風險事件,以此使家屬能夠同病患一起承擔風險。
(4)定期培訓。組織小組成員展開業務培訓,促使其在具備較高的法律、風險意識的前提之下,進一步鞏固專業技能和知識,以此有效規避風險事件的發生。
(5)手術室器械、設備管理。①充分依照國家規定、科室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器械管理制度,及時召開會議向小組成員宣講制度,具體內容包括器械名稱、放置位置、注意事項等,確保所有成員必須謹遵此標準執行,完善器械使用登記情況。②創建儀器評分,定期進行抽檢,檢查設備是否完好及使用狀況,充分了解器械發生故障的次數、有無違規操作情況,定期將檢查結果匯總、整合并及時公示,同時將此項評比列入績效考核中。③充分落實責任制度,一旦發現器械有故障之后,立刻上報檢修,確保器械使用的安全性。而針對因違規操作所引發的器械損壞情況,應及時通報批評,并予以相應的處罰,以此促使醫護人員能夠更加愛惜器械,并具備規范使用意識。
(6)融入合理考評機制。充分依照科室具體情況擬定手術室管理考評,將考評結果列入到績效獎勵范圍內,促使成員具備更佳的執行力。
1.3 觀察指標 ①干預水平。所涉及的內容從專業知識、安全隱患意識、工作積極性、服務態度、安全管理意向這五個方面展開,每一項對應的總分均是100分,分數越高則視為干預水平越佳[4]。②滿意度。依照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價,所評價的內容從基礎干預工作、干預知識告知、服務態度、關愛病患、工作能力這五個層面展開,以滿分制形式展開評定,每一項對應的總分均是100分,分數越高則被判定為滿意度越佳[5]。③風險事件情況。匯總術前準備不及時、信息記錄失誤、手術操作不當、術中手術器械缺失、術后感染的概率。
1.4 統計分析 本研究所用統計軟件的版本為SPSS23.0,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統計結果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干預水平各維度對比 觀察組專業知識、安全隱患意識等每一項干預水平所對應的分值同對照組相比均更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水平各維度對比(±s,分)
組別(n=41)專業知識安全隱患意識工作積極性服務態度安全管理意向觀察組96.23±2.1596.02±3.0595.34±3.6495.16±3.5296.34±3.26對照組85.46±2.3986.59±2.5482.64±2.8585.19±4.3385.66±3.15 t 21.45115.21217.59011.44015.085 P 0.0000.0000.0000.0000.000
2.2 兩組滿意度評分對比 觀察組基礎干預工作、服務態度等每一項滿意度評分同對照組相比均更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滿意度評分對比(±s,分)
組別(n=41)基礎干預工作干預知識告知服務態度關愛病患工作能力觀察組97.02±2.6996.58±2.3596.28±2.4196.41±2.2496.77±2.03對照組86.31±3.0686.39±3.1186.21±3.0886.33±3.1186.54±3.06 t 16.83116.73816.48716.84017.838 P 0.0000.0000.0000.0000.000
2.3 兩組風險事件情況對比 觀察組總風險事件率是4.88%,而對照組是21.95%,前者更低,P<0.05。見表3。
表3 兩組風險事件情況對比[n(%)]
手術室干預于醫院管理中所占據的地位較高,其安全性對整體干預成效所產生的影響較大。在實際干預期間,由于此科室病患病癥較復雜,手術時間較長,醫護成員工作強度較大,上述因素均會使手術室干預面臨更高的風險,在干預期間存在的任何一個微小疏忽均有可能會引發較嚴重的醫療事故[6]。干預安全主要是在干預期間病患未發生法律、法規許可范圍之外的心理、機體組織功能等多個方面的障礙、缺損等,或者出現死亡現象。伴隨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手術室干預工作不再僅僅局限于滿足手術室干預的基本需求,也需要高度重視安全措施,以此確保最終的干預成效[7]。
既往所行的傳統手術室風險干預,醫護成員都是謹遵科室具體要求而展開各項干預指導,所提供的每項干預措施都較為被動,通常是在出現風險事件之后再予以安全措施,不具備較佳的風險意識,長期成效不理想[8]。
本文觀察組接受安全隱患自查模式,其專業知識、安全隱患意識等每一項干預水平所對應的分值同對照組相比均更高,P<0.05。觀察組基礎干預工作、服務態度等每一項滿意度評分同對照組相比均更高,P<0.05。觀察組總風險事件率更低,P<0.05。由此表明,觀察組在接受常規手術室風險干預管理基礎之上加入安全隱患自查模式,提前對干預風險展開鑒別、分析、排查,以此制定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從而更好地規避各項風險事件。此干預模式能夠將手術室的風險事件降至最低,考慮其本質上同預見性干預措施基本一致。具體實施中,針對科室的實際情況加以評估,及時準確地了解潛在的風險,并提前做好預判,以此能夠在多變的手術室環境之下快速將存在的問題加以解決。為了促使此干預措施能夠更好的實施,必須高度注重醫護人員綜合素養的提升,充分考慮到術中有可能會面臨的各種風險,病患自身病癥也較多變,迫切需要醫護人員及時作出決策,若醫護人員自身綜合素養不高,在具體工作中的干預質量、安全性則均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9]。同時手術期間應注重與病患家屬的交流,提前告知其風險事件,使其做好心理準備,以此可確保手術室干預更具安全性,從而可贏得病患家屬的認可,提升滿意度。
綜上所述,在手術室干預風險管理中加入安全隱患自查模式,可以將各風險事件降至最低,且能夠贏得病患的高度滿意,最終的干預質量較佳,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