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紅
【摘要】固體升華需要吸熱是涉及物相變化的基本規律.本文探索性采用固體碘升華實驗和固態二氧化碳(干冰)升華實驗來驗證此規律,通過這兩個可視化實驗來分析、比較兩個實驗的靈敏度、可重復性和實驗操作的可控性,拓展了學生的認知深度和廣度,給出了采用固態二氧化碳進行實驗更為合理,實驗現象也更為明晰.
【關鍵詞】可視化;升華吸熱;碘;干冰
1 問題提出
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升華和凝華”一課中,對于升華吸熱這個知識點,課本沒有另外安排具體的實驗來進行論證.在“碘升華”實驗中,利用水浴法對碘錘進行加熱,能觀察到碘錘內出現了紫色的碘蒸汽,根據碘升華時需要對其加熱這一現象,讓學生感知到升華是需要吸熱的.有了之前汽化過程需要吸熱這一知識儲備,絕大多數學生對于升華吸熱這一知識點還是比較容易接受的,但是也有部分學生提出質疑:僅憑“對碘加熱”這一點,無法推斷出升華需要吸熱,有可能是碘吸熱升溫.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能否設計可視化實驗來證明升華是需要吸熱的呢?
2 碘升華吸熱實驗
基于“可視化”目標引領,采用對比實驗,將兩個相同的錐形瓶放在同一個水槽內,其中一瓶內裝碘(左瓶),另一瓶為空瓶,將數顯溫度計的探頭均放在瓶內靠近瓶口處,兩瓶初始溫度均為23℃(圖1),在水槽內倒入熱水,發現兩溫度計示數均升高,而且裝有碘的瓶內氣溫升高得更快(圖2).由現象可知,該實驗無法說明碘升華需要吸熱.分析原因:可能因為碘的導熱性能比空氣好,導致碘瓶內溫度升高得快.
實驗改進:在兩個瓶內放入等量的碘,但是使其中一瓶內的碘不發生升華現象或升華現象緩慢.查閱資料得知:南京的蔡麗老師對此實驗也做過相應的研究,并發表了論文“碘升華吸熱演示實驗的改進”[1].模仿蔡老師的實驗思路,我們也進行了類似的實驗探究,在兩個相同的錐形瓶內,裝入相同量的碘,其中一份碘用保鮮膜包裹(左瓶).放在同一個水槽內,兩瓶內初始溫度均為22.2℃(圖3).在水槽內倒入大約40℃的熱水,兩溫度計示數均開始升高,而且一開始升高速度基本一致,加熱1分30秒時,兩瓶溫度均為26℃(圖4).加熱大概2分鐘后,碘沒有包裹的瓶內(右瓶)出現了大量紫色碘蒸汽,而且該瓶內溫度計示數開始出現略低現象,比另一瓶溫度低0.4℃(圖5).但這一現象持續時間很短,幾秒鐘后,右瓶的溫度計示數升高速度便超過了左瓶,在加熱2分20秒時,右瓶溫度已比左瓶溫度高0.5℃(圖6).此時,拿出右瓶內的溫度計探頭,發現上面有很多紫色的晶體(圖7),也就是紫色的碘蒸氣已在探頭上發生凝華現象.分析右瓶溫度反超左瓶的原因,應該是由于碘蒸氣凝華放熱,導致后期溫度要比另一個瓶子上升得快.
分別改變溫度計探頭在錐形瓶內的位置、水槽內的水量以及水溫等因素,進行多次實驗.發現有時兩瓶內升溫快慢基本相同,有時碘未包裹的瓶內氣溫升高速度明顯要比另一瓶子快,有時又比另一瓶子慢.分析原因,碘升華吸熱的同時,熱水在不斷給瓶子供熱,溫度計顯示的是探頭處的溫度變化,因此,熱水的水量、水溫,碘的多少、溫度計的探頭位置均會影響到實驗結果.實驗現象不穩定,給實驗探究帶來了很多的不確定性,實驗結果也就具有偶然性.
另外,在實驗中,可以看到當碘升華時,瓶內充滿紫色的碘蒸氣,此時,溫度計探頭測量的是碘蒸氣的溫度,另一個瓶內溫度計測的是空氣的溫度,由于碘蒸氣和空氣的熱導率、比熱容均不同,這些變量都會影響升溫速度.所以,用此對比實驗來說明碘升華需要吸熱是不嚴謹的.
3 干冰升華吸熱實驗
將干冰放在敞口容器中,用溫度計直接測干冰溫度,發現溫度計示數顯示為零下70多℃,同時觀察到干冰逐漸減少,說明干冰在升華.但此實驗無法說明干冰升華吸熱,因為百度資料顯示:干冰的最低溫度可達零下78.5℃.
采用對比實驗:將干冰儲存在泡沫盒內,蓋緊盒蓋,干冰升華速度明顯減慢,用溫度計測出此時干冰的溫度為零下72.5℃(圖8),打開泡沫盒蓋,由于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溫度計的示數上升為零下72.4℃(圖9),但很快示數開始下降,達到零下73.5℃(圖10).
查閱資料,由二氧化碳的三相圖可知[2](圖11),在相同的環境溫度下,降低干冰上方壓力,可以加快干冰升華.如何降低干冰上方氣壓呢?分析可知,當干冰升華時,固體二氧化碳直接變為氣態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密度,所以當干冰升華時,二氧化碳氣體會聚集在干冰上方.設法減小干冰上方的二氧化碳氣體濃度,從而減小干冰上方氣體壓強,就可以加快干冰的升華.
基于以上思考,當干冰升華時,用電風扇來吹散上方的二氧化碳.如圖12所示,當電風扇吹風時,發現干冰上方白霧增多,同時干冰量快速減少,發現溫度計示數急劇下降,達到零下80.1℃.如此直觀的實驗現象,很好地說明了干冰升華時是需要吸熱的.
利用干冰做升華吸熱實驗,實驗現象可視化,有利于學生建構知識.在課堂上經歷類似科學家的論證過程,有利于學生批判思維等高階思維能力及科學認知等核心素養的培養.同時,該實驗裝置簡單,操作方便,實驗時間短,便于在課堂上演示實驗或學生分組實驗探究.
參考文獻:
[1]蔡麗.“碘升華吸熱”演示實驗的改進[J].湖南中學物理,2020(11):66-67.
[2]葉志,汪虎,許永剛.注液態二氧化碳在礦井防滅火中的應用[J].科學技術創新 2021(26):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