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明
四川是文學大省,歷史上名家輩出。新時期以來,四川作家秉承現實主義文學創作優良傳統,持續發力,業績豐碩,文學川軍穩居全國文壇第一方陣。 但是,四川文學也存在顯而易見的短板和薄弱環節,主要體現在作協體系不夠健全、隊伍不夠整齊、辦公場地不足等。 奮進新征程,需要補齊短板,夯實基礎,鍥而不舍地打造一支文學川軍勁旅,為四川文化強省建設作出貢獻。
在當前的工作中,我們需要全力推動《四川省作協深化改革方案》進一步落實落地,與市州縣(區)共同努力,通過多種方式、多種途徑,進一步加強作協基層組織建設,充實基層作協力量,發揮基層作協組織優勢,引導廣大作家胸懷“國之大者”,在建設現代化四川新征程中,發出文學的聲音,凝聚強大的力量。
我們要以“十百千”文學人才工程為統攬為總牽引,分梯隊培養文學隊伍,努力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學精品。 大力實施“十百千”文學人才工程,重點服務十名領軍作家,打造十部精品力作;重點關注百名骨干作家,推出百件優秀作品;重點聯系千名活躍作家,壯大優秀創作者隊伍,打造文學“川軍勁旅”,為推進新時代四川文學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發展文學事業,人才是關鍵。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完善作家培養機制。加強文學隊伍職業道德建設,完善優秀作家培養機制,與魯迅文學院在成都聯辦四川作家高研班,持續開展“文學川軍·百場改稿進基層”等活動,匯聚培養文學創作精銳力量。 圍繞“國之大者”“省之要事”抓好主題文學創作、重點作品扶持、重要作品研討、重要獎項作品推薦等工作,完善精品力作激勵機制,強化文學精品創作生產,鼓勵文學川軍登高原、攀高峰。不斷推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精品佳作,給四川文學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作品支撐,為奮力譜寫現代化四川發展新篇章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 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在建設文化強省和文化強國偉大事業中,作出文學川軍的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