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杰
(海軍士官學校,安徽蚌埠 233012)
隨著裝備自動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在裝備的發射效率方面,其發射控制機構普遍由以往的機械擊發機構發展成為電擊發機構[1]。在實際射擊過程中,瞄準手只需操縱按鈕或踏板,通過電擊發電路控制機械部件的動作,就能實現快速射擊。
某型裝備擊發機構采用電擊發形式,由扣機和電擊發電路組成。通過電擊發電路控制扣機動作,進而控制炮閂向前輸彈進膛的時機,發射彈丸[2]。
1.1.1 構造
扣機安裝在撥彈機后面的機箱上方,用來控制裝備,實施腳踏電擊發,由外殼、線圈、固定鐵芯、活動鐵芯、頂桿、擊發杠桿、發射卡鎖、自動發射卡鎖、扳機、保險桿等配件組成。
外殼用來結合電力傳動機構的零部件,用T 形槽與機座固定,外殼內側有一電纜孔。線圈繞在骨架上,骨架用3 個螺釘固定在外殼內。鐵芯鉚固定在外殼下方,其上方有一錐形凸起,中央有一通孔供頂桿通過。活動鐵芯下端有圓錐形凹槽,可沿骨架下滑,與固定鐵芯圓錐形凸起接觸。活動鐵芯中央有一通孔,頂桿上端有凹槽,槽上橫穿1 個銷子,擊發杠桿上端叉部插在銷子上。擊發杠桿用支座和軸結合,安裝在外殼后上方,下端凸軸與扳機前上方相抵。
發射卡鎖安裝在自動發射卡鎖外側,在扳機的控制下可實施首次發射和停射。平時,發射卡鎖在彈簧的作用下,后端向下;首次開閂時,發射卡鎖卡住閂座,呈待發狀態;當轉動扳機時,保險杠桿使發射卡鎖抬起,放開閂座,實施首次發射。
自動發射卡鎖上面有2 個圓槽,內裝2 個彈簧。后端面與閂座上方里斜面相互作用,當閂座后坐到位再復進時被其卡住,呈待發狀態,在自動發射卡鎖內側有一凸起,當炮尾復進離到位8mm 時,炮尾內側后端的斜面與凸起相互作用,使自動發射卡鎖抬起,實施連續發射。
扳機用軸結合在機座上,軸上扭簧的作用使扳機前傾。扳機下端有一長槽,保險杠桿上端就插在長槽內,當保險杠桿轉動時,可以帶動扳機轉動。扳機下端前方裝入發射卡鎖上方的腳形槽內,后方的弧形凸面與發射卡鎖弧形凹面相抵。當扳機轉動時,弧形凸面離開發射卡鎖的弧形凹面;再繼續轉動時,扳機可通過保險杠桿將發射卡鎖抬起。
保險桿裝在機座后端,外端有一把手,中間有一凹形平面。轉動把手向下時,凹形平面向上,扳機可以轉動;轉動把手向上時,凹形平面向下,保險桿擋住扳機,使裝備不能實施發射。
1.1.2 工作原理
在平時狀態下,扳機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前傾。擊發杠桿下端向前,上端叉部將頂桿和活動鐵芯抬起。保險桿把手向上,保險桿頂住扳機,使扳機不能轉動。炮尾后上方內側斜面壓自動發射卡鎖內側凸起,自動發射卡鎖抬起,彈簧被壓縮。發射卡鎖落下,扳機后端弧形凸面抵在發射卡鎖弧形凹面上。
首次電發射時,當瞄準手踩下腳踏電擊發踏板時,擊發電路接通,線圈產生磁場,固定鐵芯被磁化,產生一定的電磁力,吸合活動鐵芯,活動鐵芯頂杠向下使擊發杠桿轉動,擊發杠桿下端凸軸推扳機向后,扳機后下方弧形凸面先離開發射卡鎖弧形凹面。而后扳機作用于保險杠桿,迫使發射卡鎖抬起,解脫閂座。閂座在前、后輸彈簧的作用下向前運動,完成關閂、閉鎖、擊發等動作,裝備首次發射。若踩下腳踏板不放松就能連續自動發射[3]。
根據戰斗的需要,若要停止發射,只要瞄準手抬起腳踏電擊發板,發射卡鎖下落,當炮閂后坐到位又復進時,閂座被發射卡鎖卡住,停止發射。此時,閂體的抓彈鉤內有一發炮彈。只要踩下腳踏板,立即恢復射擊。
電擊發電路用來控制扣機釋放炮閂的時機,實施電發射和停止射擊。某型裝備有兩種控制方式:一種是在人工瞄準時,由高低或方向瞄準手控制發射;另一種是在全自動瞄準時,由指揮中心控制發射。當裝備進入危險射界或跟蹤誤差超過一定數值時,裝備自動停射。
1.2.1 組成
電發電路由“統擊-單擊”轉換開關ZHJ,左右擊發按鈕ZJA、YJA,左右電擊發繼電器1J、2J,危險射界停射按鈕WJA,大誤差停射繼電器常閉觸頭DWJ1-1、DWJ2-1,調舷開關,熔斷器RD、1RD1、2RD1,左右擊發開關ZJK、YJK,左右電擊發磁鐵1F、2F 等部件組成[4]。
“統擊-單擊”轉換開關ZHJ 安裝在低壓控制箱上,由炮長控制操作。當單射燈鈴燈亮鈴響時,說明指揮中心發出“單擊”命令,炮長應將ZHJ 扳至“單擊”位置;當齊射燈鈴燈亮鈴響時,應將ZHJ 扳至“統擊”位置,由指揮中心控制統一發射。
左右擊發開關ZJA、YJA 安裝在方向和高低電擊發腳踏板下方,由方向和高低瞄準手腳踏控制。左右擊發開關ZJK、YJK 安裝在低壓控制箱上,由炮長控制左、右管雙管齊射或單管射擊。
左、右電擊發繼電器1J、2J 安裝在低壓控制箱內,用來控制擊發電磁鐵的動作時機。1J 的常開觸頭1J1接在左管電磁鐵回路中,2J 的常開觸頭2J1接在右管電磁鐵回路中。
大誤差停射繼電器常閉觸頭DWJ1-1、DWJ2-1由高低和方向大誤差自動停射電路中的DWJ1、DWJ2控制,調舷開關安裝在方向半自動瞄準儀上,當按下加速按鈕AN1時,調舷開關隨之斷開,切斷擊發控制回路。
左、右擊發電磁鐵1F、2F 安裝在扣機上,熔斷器1RD1、2RD1用來保護擊發電磁鐵,RD、1RD1、2RD1均安裝在低壓控制箱的保險盒內。
1.2.2 工作原理
電擊發電路原理圖如圖1 所示。

圖1 某型裝備電擊發電路原理圖
(1)炮位發射時。當射擊指揮員在指揮中心按下“炮位射擊”指令按鈕時,“單射燈鈴”燈亮鈴響,炮長應將“統擊—單擊”轉換開關ZHJ 撥至“單擊”位置,并同時將左、右管擊發開關ZJK、YJK 撥至“接通”位置,此時,轉換開關ZHJ 的1、4 號線分別與2、3 號線接通[5]。當高低或方向瞄準手瞄準目標后,踩下電擊發踏板ZJA 或YJA 接通(因ZJA 與YJA 并聯,所以高低或方向瞄準手都可擊電擊發)電擊發控制回路,其電路如下。

因擊發控制回路接通,電流流過擊發繼電器1J、2J線圈,1J、2J 動作,使1J、2J 的常開觸點1J1、2J1閉合,于是又接通了電磁鐵回路,其電路如下。
+27V →1RD1→ZJK(已接通)→1J1(已閉合)→1F(左擊發電磁鐵線圈)→地
+27V →2RD1→YJK(已接通)→2J1(已閉合)→2F(右擊發電磁鐵線圈)→地
因有電流通過1F、2F,電磁鐵鐵芯吸合,經傳動機構傳動,發射卡鎖抬起,實施發射。
上述是雙管齊射時的情況,若要單管射擊,只需接通ZJK 或YJK 之一即可。
(2)統一發射時。當裝備全自動瞄準時,由指揮中心進行統一擊發。此時射擊指揮員在指揮中心按下“統擊”指令按鈕,齊射燈鈴燈亮鈴響,炮長應迅速將“統擊—單擊”轉換開關ZHJ 扳至“統擊”位置,使內1、4 號線分別與01、02 號線接通,并同時將ZJK 和YJK 扳至“接通”位置。當高低和方向既不在危界射界范圍內,又不在調舷狀態下、裝備協調、沒有出現大誤差角時,射擊指揮員按下統擊按鈕TK,接通擊發控制回路,其電路如下。

TK 接通擊發控制回路的同時,也接通了齊射鳴音器回路,其電路如下。
+110V →TK03 號線→TK →TK08 號線→齊射鳴音器→-110V
齊射鳴音器得電后,發出鳴音信號。
因擊發控制回路接通,1J 和2J 得電,電磁鐵回路中的常開觸頭1J1和2J1閉合,接通了扣機的電磁鐵回路,其電路與炮位發射時相同,使裝備雙管同時實施發射。
某型裝備在炮位發射過程中,突然停止射擊。
通過以上電擊發電路原理的分析,首先應該排除裝備進入危險射界、調舷或出現大的跟蹤誤差等情況下正常停止射擊的情況[6]。在此基礎上,電擊發突然中斷故障的主要原因如下。
(1)擊發控制線路或擊發線路熔斷器燒斷。若兩管都不能電擊發,則是擊發控制線路熔斷器燒斷;若單管不能電擊發,則是擊發線路熔斷器燒斷,應更換新熔斷器。擊發控制線路的熔斷器為JB-10A,擊發線路的熔斷器為JB-20A。
(2)扣機頂桿斷裂。在這種情況下,扣機第二繞組不能及時參加工作,使熔斷器長時間超載,故熔斷器燒壞,當更換熔斷器后立即被燒壞時,應考慮扣機頂桿斷裂,此時應更換扣機頂桿及熔斷器JB-20A。
(3)擊發控制線路或擊發線路斷路。當排除前兩種故障原因后,可考慮電擊發電路出現斷路問題[7]。應按擊發接線盒到低壓控制箱再到炮下接線箱的順序查找。查出斷路點后,將線路接通即可。
某型裝備電擊發機構屬于典型機構,電擊發電路包括擊發控制電路和擊發電路兩部分組成,用來控制扣機動作,而扣機主要是通過電磁鐵線圈通電后吸合活動鐵芯工作,實現釋放炮閂輸彈進膛、閉鎖擊發。當電擊發突然中斷故障時,首先要將電擊發電路的工作原理搞清楚,有序檢查扣機及電擊發電路,按照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進行逐項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