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斗龍
(紅河州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云南蒙自 661199)
香蕉需在高溫多濕的風土條件種植,適宜溫度一般在15℃~35℃,通常溫度在22℃~33℃時最佳。如果溫度保持在25℃~35℃范圍內,可縮短香蕉的生長發育時間,并可獲得較為高品質的香蕉果實,產量亦可提高。目前,在我國香蕉各個產區中,尤以推崇海南省南部的香蕉產區,該產區種植的香蕉果實質量尤為突出,品質最好。品質優良主要體現為香蕉果實長,果實飽滿肥大,采摘結束后進行催熟,則可表現出果皮顏色鮮黃發亮,口感極好。在香蕉種植過程中,雖然其生物學特性顯示香蕉喜高溫,但是溫度過高,超過35℃則不利于其生長。在生長周期的一段時間內,如果溫度長期超過37℃,則會出現香蕉的葉片和果實日灼病。
香蕉常喜濕喜熱,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其生長。香蕉種植區應選擇土質較為疏松、土層深厚且排水較好的地塊,有利于香蕉的健康旺盛生長。野生香蕉用種子栽培,人工培育的香蕉用吸根和假鱗莖分株栽培。植株種植后,首期需10~15個月可采摘果實,首期后可連續采收。
香蕉的根群較為細嫩,因此其對土壤的選擇較為嚴格,要選擇疏松透氣、土壤質地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地塊。土壤的pH值要以5~7.5為宜,尤其以6.0上為最好。土壤的pH值如果在5.5以下,可能會導致土壤中的鐮刀菌繁殖迅速,從到導致香蕉植株受病害侵害。香蕉種植園區過于干旱或水分較多都不利于香蕉的生長,過于干旱則會導致香蕉延長抽蕾期,果指短,單產低。如果香蕉種植園區內排水不好,容易出現積水情況。
香蕉種植區應年均氣溫在21℃以上,最適宜溫度為25℃~35℃。低溫不應低于15℃,高溫不宜超過37℃。溫度過高過低都不宜,溫度過高可能出現日灼病等,溫度過低則可能出現死亡現象。
因為香蕉植株較為高大,葉片大,假莖脆,根系淺,容易出現風害。風速在25~30 km/h時,會出現葉片撕裂或葉柄折斷現象。如風速超過65 km/h,會出現假莖折斷或整株吹倒現象。如風速達100 km/h,可導致整個園區損毀。
我國種植香蕉歷史較為悠久,我國東南部和東南亞地區屬香蕉的最早的種植區域,公元前傳到非洲西部地區,后傳到中南美洲地帶。美國雖然種植香蕉較晚,但是其香蕉種植環境適宜且技術發展較快,因此很快超過世界其他地區。目前,世界上種植香蕉的國家有130個,中美地區香蕉的產量最多。
我國香蕉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臺灣、云南、海南、貴州、四川等省份。貴州、四川等地種植面積較小,且較為零散。廣西:靈山、浦北、玉林、南寧、欽州。廣東:湛江、茂名、中山、東莞、廣州、潮州。臺灣:高雄、屏東、臺中、臺東等。福建:漳浦、平和、南靖、長泰、詔安、華安、云霄、龍海、廈門、南安、莆田、漳州(天寶)和仙游等。海南:儋州、澄邁、三亞、東方等。云南:紅河州、西雙版納州等。
吸芽繁殖是香蕉栽培中較為傳統普遍的育苗法。主要用劍芽和褸衣進行繁殖。劍芽于前年11月份長出,次年立春后回暖時長出地面,常呈紅色,3~5月份采集可種植。褸衣常8~10月份長出,次年2~3月份采集種植。
塊莖(球莖)繁殖常為培育數量較多的芽苗。一般采用未開花的香蕉植株或大吸芽的地下莖作為主材料。將主材料進行切塊,切塊要大小均勻,且保有1~2個芽眼,切好后用草木灰涂抹,陰涼處晾干備用。之后,于育苗床上按相應株行距擺放,芽眼朝上,覆一層薄土后蓋草。常于前年的11~12月份種植,次年1~2月發芽,5~6月份芽苗長至40~50 cm,即可進行定植作業。該繁殖方式可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成活率較高,芽苗整齊,但第一代產量較低。
分株繁殖也是用吸芽進行分株繁殖。當吸芽長至40 cm以上時可以分株,留作下一代母株或作種苗。分株時,應先將吸芽旁的土壤掘開,然后用鏟子從母株和吸芽之間切開。苗掘出后,剪去過長和受傷的根,將切口陰干或用草灰涂抹,即可栽培。
組培方式育苗常用于工廠化育苗。該方式可短期內獲得大量試管苗,還可有效避除花葉病等,可達到提高產量的作用。目前,該項技術推廣較為廣泛,應用效果較好,在此不做技術上的贅述。
春天是大田定植的最佳時段,充分考慮結合香蕉種植區域的土壤狀況,常用溝植和坑塘定植的栽培方法。溝植要注意排水溝的開挖,常有二級排水溝,有利于干旱時灌水和雨季時的排水。
定植后要注意施肥方式,通常采用“勤施、薄施、重點施”。肥料的選取要因地制宜,因實際情況而定,根據不同的香蕉植株品種和種植區域選擇,管理方式較為常規。定植后管理要注意隨著植株的生長,及時處理掉新芽。在后期的抽蕊結果期,要根據植株的生長情況,確定保留適當的果數,及時將花蕾切斷,確保養分的充分供給。
香蕉樹開始抽蕾時,說明它要開始結果了,香蕉樹抽蕾的多少會直接影響到結果的大小和產量。這時為了促進果實的發育,需要施一次重肥。重肥的用量大概是肥料500 g/棵,肥料需要使用復合肥、有機肥、鉀肥、尿素以及動物的糞尿水混合使用。
在香蕉樹抽蕾期,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及時進行斷蕾。為防止病菌感染,還要在斷口處用多菌靈涂抹,可以提高香蕉樹的產量。同時,還要做好防治病蟲害。香蕉樹結果之后,要對長得很密集的香蕉進行疏果處理,把多余的香蕉果剪掉,以防止香蕉腐爛和裂果。進行疏果之后,需對剩下的果實進行套袋處理,以保證果實不會受刮蹭以及病蟲侵害。結果期,記得施加一些促進果實壯大的肥料。
在香蕉樹果實成熟以后,要及時進行采摘。采果后,要注意把香蕉樹比較大的葉子剪掉。俗話說樹大招風,香蕉樹的葉子這么大,如果有大風吹來,香蕉樹葉子就會受損,影響明年的結果量。同時,還需再次給香蕉樹施足量的有機肥。目的是讓香蕉樹明年長出新枝,保證足夠營養供給,對下一年產量不造成影響。
香蕉病蟲害較多,常見的約15種。分別為香蕉葉斑病、香蕉黑星病、香蕉炭疽病、香蕉花葉心腐病、香蕉束頂病、香蕉根結線蟲、香蕉枯萎病、香蕉膠脈蚜、香蕉花薊馬、香蕉假莖象鼻蟲、香蕉弄蝶(卷葉蟲)、香蕉球莖象鼻蟲、香蕉網蝽、香蕉斜紋夜蛾、香蕉葉螨(紅蜘蛛)等,關于以上病蟲害的防治方法,在本刊物的前后期的版面中會有表述。
目前,對香蕉病蟲害通常采用化學防治。大量施用農藥后,會對環境造成較大破壞,因此推崇綜合防治措施,如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在香蕉栽種時,要充分考慮抗病品種的選擇,嚴禁從疫區進口苗木,加強調運檢驗檢疫,做到從源頭控制好病蟲害的侵染。
目前,各省種植香蕉區域多為山地。香蕉的大量種植,極易造成山地的水土流失,甚至造成滑坡等災害發生,不僅對種植戶造成巨大損失,也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因此部分區域目前提出“退蕉”策略。香蕉作為大眾化的熱帶水果,物美價廉受到大家的喜愛。雖然“退蕉”,但也要保證一定的種植面積,不能僅依靠進口,要平衡好生態保護與農業生產的關系,做到既有好的生態又有好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