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恒
(山西五建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0)
隨著我國市場化經濟的發展, 無論是房屋建筑行業, 還是基礎設施建設行業, 其工程項目的市場競爭已經逐漸轉變為價格與質量的競爭, 每一個工程項目都需要通過公平、 公開、 公正的招投標過程進行合理的比較, 這就凸顯了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與此同時, 由于建筑工程通常施工周期長、 投資金額大, 需要多方單位進行合理的配合。 對內,房屋建筑工程與施工方案的編制、 施工進度控制、施工技術的水平等方面緊密相連; 對外, 還與市場供求關系、 政策變動等方面有著很大程度的依賴關系。 隨著我國建筑工程項目復雜程度的不斷增加,相應也為建筑施工管理帶來了更大的挑戰[1]。
近年來, 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 網絡信息技術在建筑管理中的運用也越來越多的引起了建筑企業的關注, 其中BIM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管理手段, 得到了飛速發展。 該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助力企業更好的對建筑工程進行管理, 還可以顯著提高建筑管理效率與效果, 避免了不必要矛盾的發生, 更好的助力建筑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 通過不斷的經驗與實踐積累, BIM技術已經逐漸成為建筑企業保證施工質量、 確保人員安全、 控制施工成本的重要手段。 但與此同時, BIM技術還有一定的完善空間, 需各企業結合工程實際與自身情況, 多方面考慮, 多角度分析, 從而對其管理模式及方法進行進一步完善, 助力企業更好的發展。
因此, 本文針對目前國內建筑施工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了淺要分析, 分析了BIM技術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應用的內容及必要性, 探討了提高其應用效果的應對措施, 以期為未來建筑施工管理的發展奠定一定理論基礎。
眾所周知, 建筑施工管理對建筑工程的順利完成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 通常建筑工程涉及多個環節, 且各環節之間都具有緊密聯系, 而建筑管理就是在施工設計階段對建筑材料的質量、 施工設計的合理度、 工程造價的科學性進行全面的分析, 在施工階段對施工設備、 現場施工作業人員、 施工進度的控制、 資金的使用、 施工現場的管控進行合理有效的管理, 在驗收階段對工程質量、 合同、 報價單等進行管理, 以便更好的進行結算。 其目的就是在保證建筑工程質量的前提下, 最大程度的降低施工成本, 實現雙方利益, 避免不必要情況的發生。
現階段, 隨著我國國際化進程的加快, 很多國外先進的管理模式與方法也逐漸影響著國內各行各業對于企業的管理方式。 對于建筑施工過程來說,對BIM技術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工程設計階段, BIM在工程設計階段, 主要有兩方面作用: 1) 可以利用BIM技術對工程設計圖紙的科學性及合理性進行檢測, 在較短的時間內確定施工設計圖的準確性, 從而更好的對工程造價進行合理的評估與測算, 助力施工企業更好的進行施工成本的控制。 一旦發生問題, 也可以及時有效的進行反饋與處理, 避免后期施工過程中出現更為嚴重的問題; 2) 由于工程設計通常需要設計師具備綜合且全面的專業知識, 倘若設計師在某一方面缺乏相關知識而進行了不合理的設計, 就可以通過BIM技術進行檢測與處理, 避免設計師的設計出現沖突,為施工方案的合理編制奠定一定理論基礎。 同時通過對相關設計環節的信息進行信息化存儲與處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省時間, 優化了該階段的設計流程, 提高工程造價管理的準確性。
工程施工階段, 在施工階段, 對于工程造價的精細化管理主要體現在施工進度與施工成本的控制上, 傳統的工程造價管理模式是通過項目負責人對每個環節的施工情況與造價情況進行收集、 分析與反饋, 這就容易造成管理不到位的情況發生, 還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進而引發錯誤的工程造價管理, 導致工程項目無法順利行。 此時BIM技術的應用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
一方面, 可以通過信息化技術對每一天的施工進度進行可視化處理, 對施工環節進行及時有效的反饋, 使得工程各方負責人均可以直觀的感受施工現場的施工進度, 以此可以更準確的掌握施工情況,及時有效的進行工程造價管理, 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最大限度的控制施工成本。 另一方面, 由于BIM技術可以對工程的任意階段進行系統性分析, 包括對施工進度以及施工效率進行預判, 這就可以幫助施工單位根據市場環境變化情況, 包括施工材料價格、 市場供求關系等控制施工進度, 從而更好的降低施工成本, 提高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水平。
工程驗收階段。 由于我國工程普遍存在偷工減料的問題, 為確保工程項目的安全性, 嚴格驗收標準就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 工程項目施工環節繁多且復雜, 單純的靠驗收施工質量無法保證工程項目各方的責任與利益。 因此, 在驗收階段應用BIM技術, 通過對施工設計階段的工程預算、 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報價、 市場價格變化情況等進行存儲與比較, 可以更好的在驗收階段對工程造價進行管理,提高結算效率的同時, 增大了結算可靠性。
此外, 通過BIM技術, 還可以對各個環節工程造價的合理性進行深入分析, 對其中存在的不合理問題及時指出, 避免埋下安全隱患, 引發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
技術普及不廣泛, 眾所周知, 建筑管理常需要業主方、 施工方、 監理方等各部門進行通力合作,才能更好的實現管理。 然而當前, 我國工程單位各方通常跟多的關注與利益最大化, 而忽略了對各環節進行細致的建筑管理, 更不用說運用BIM技術了。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因于施工單位的不重視。
數據收集不及時, BIM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建筑施工單位在施工管理過程中對于數據的收集與錄入, 具有極強的專業性與綜合性, 需要及時掌握市場波動以及工程變更情況, 并做好信息的反饋。 然而現階段, 我國施工單位很少安排相關人員進行此部分工作, 這就導致信息不對稱等現象的發生, 從而引發矛盾, 造成人力、 物力的浪費。
軟件開發不充分, 我國信息化技術在建筑管理中的應用起步較晚, 相應的工程管理軟件開發程度較為落后, 無法滿足呈飛躍式發展的建筑行業。 雖然部分建筑企業引進了國外先進的管理方法, 通過建立局域網的方式實現資源共享, 然而距離建筑管理實現網絡信息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
BIM技術就是通過收集工程項目中的數據信息,利用信息化技術建立仿真模型, 從而更好的對建筑施工進行管理。 BIM技術在國外的發展較早, 且有專門的管理部門對其應用進行規范管理。 我國起步較晚, 對于該項技術的應用還不是很成熟。 現階段,我國建筑企業在BIM技術的應用上主要包括施工現場的合理規劃、 施工過程的安全風險識別以及施工過程的動態管理。
項目規劃管理, 良好的項目規劃是建筑工程施工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 因此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應首先保證規劃指標的精確性, 保證管理質量。其中BIM技術的應用就是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對施工過程中的海量數據進行存儲與關聯, 通過建立相關的模型實現數據的合理性分析, 更好的進行施工管理。 與傳統模式相比, 該技術的應用使得數據管理可以進行可視化處理, 且可以針對工程實際情況驗證數據的科學性, 為后續建筑施工管理奠定基礎。通過BIM技術的應用, 可以幫助工程管理人員更好的理解數據價值, 確保前期項目規劃的科學性。
施工安全評價, 眾所周知, 避免出現安全事故是建筑工程進行施工管理的根本目的。 通過將BIM技術與其他信息化技術手段進行結合, 不僅可以實現對施工現場的實時動態管理, 還可以提高安全管理質量與效率。 與此同時, 在工程開工前, 可利用BIM技術對工程的整體安全性進行預估, 提前預判可能發生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更好的幫助工程項目負責人制定科學的防護措施, 進一步保證施工安全。
優化管理過程, 建筑施工管理是保證建筑工程項目得以順利實施的有力保障, 合理的施工流程與規范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施工管理效率。 通過利用BIM技術, 可以更好的對施工進度、 施工流程等內容進行調控, 比如建筑企業可以通過建立相關平臺, 幫助工程項目負責人及相關施工作業人員提出需求, 為管理人員修改施工方案提供一定依據,以此更好的對工程項目進行管理。
眾所周知, 通常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長、 施工環節多且復雜且影響因素眾多, 需要多方單位進行配合, 因此提高建筑管理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隨著我國國際化進程的加快, 將網絡信息技術與建筑管理進行充分的結合, 并通過不斷的實踐積累完善運用模式與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提高安全性, 建筑工程是勞動密集型行業, 在施工方案的編制以及建筑施工設計圖繪制方面需要極強的專業性。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 在建筑管理過程中充分運用網絡信息化技術, 在施工設計階段進行專業的建模, 將復雜的計算交由信息化技術處理, 可以更好的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判, 也可以更好的避免不合理設計的出現, 優化資源配置, 為建筑工程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提升統籌性, 在建筑工程中應用BIM技術, 可以對全生命周期施工過程中的數據進行收集與分析,從而更好的幫助建筑企業進行施工管理。 與此同時,該技術還可以對建筑過程進行動態化管理, 幫助建筑單位實時掌握工程項目進展情況。 一方面可以幫助施工企業更好的進行人力、 物力、 財力方面的調控, 提高施工質量的同時降低施工成本; 另一方面還可以更好的避免重復工作的進行, 及時修正施工方案, 控制施工進度, 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3]。
由上文可知, BIM技術的應用可以很好的解決由于工程項目占地面積大而不好進行實地勘測的問題, 因此在工程設計階段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與此同時, BIM技術強大的模擬能力可以很好的幫助施工單位發現不安全因素, 從而更好的進行提前防護。因此, BIM技術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需要建筑企業予以大力推廣與應用。
建筑工程項目通常涉及多方面內容, 工作面廣工程量大, 若想提高BIM技術在建筑施工管理的應用, 首先需要施工企業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視程度, 要求設計師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提高設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同時要求工程管理人員充分利用BIM等技術, 根據市場行情波動情況, 進行施工進度控制, 降低施工成本。
BIM技術的應用雖然是建筑管理得以發揮更好效果的基石, 但這一方式得以妥善應用的前提是相關人員的配備。 這就要求施工單位首先建立一套合理的培訓機制, 對設計人員、 施工人員及管理人員進行相關技術培訓, 確保技術的可操作性; 其次要提高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 一方面施工單位要定期對其技術能力與安全責任意識進行培訓, 提高建筑施工技術水平, 確保施工質量; 另一方面還要加強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 對傳統的管理模式與方法進行優化升級, 提高建筑管理能力, 更好的控制施工成本[4]。
首先, 需建立完善的監察體制機制, 在工程開工前, 會同項目負責人、 工程設計師、 相關專業人員等利用BIM技術對工程設計圖紙的規范性及合理性進行審查, 既保證工程主體的安全性, 又可以提高工程項目經濟性。 其次要對施工過程建立有效的管理體制機制, 對施工各個環節的報價進行預判與分析, 最大限度的避免工程中出現低劣材料, 提高工程質量水平。
通常情況下, 施工方案包括施工設計、 施工進度安排等方面, 想要更好的進行建筑施工管理, 需要利用BIM技術在各個環節進行合理控制。 這就要求設計師利用BIM技術, 結合工程實際, 對每一版施工設計方案進行比對, 保證合理性的同時, 降低施工成本。 同時相關管理人員充分利用BIM技術對工程進度情況進行動態管控, 減少人力、 物力、 財力等資源的浪費, 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 幫助企業實現經濟收益最大化[5]。
綜上所述, 隨著工程項目復雜程度的提高, 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 因此對BIM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進行研究與探討, 不僅可以提升BIM技術的應用水平, 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施工企業建筑管理的模式與方法, 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