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婧
南京啊南京,這讓我如何不喜,如何不愛呢?
幾千年的故事湮沒于歷史長河之中,隨著江水一去不復返。而歷史的苦難卻在它身上留下一道道傷痕,可是一點兒也沒有影響到它的美麗,它反而越發堅強了起來。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方人,最向往的地方便是江南了。從南京南站坐地鐵出來,我便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烏瓦灰墻,紅底雕欄,這是我曾經目所未睹的。而南京,它作為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千年歲月沉淀出來的古韻,才剛剛散發出來。
從夫子廟吃了雞鳴湯包,我便打車去了鐘山。我是從美齡宮附近下來的,進去之后有一個郵局,實際上里邊只有一個郵桶,旁邊在賣明信片。有一張明信片讓我看到了美齡宮的全景,從天空俯視,剛才經過的梧桐樹連成了一條項鏈,而美齡宮則是鑲嵌在項鏈上的藍寶石,璀璨至極。我想,在這么浪漫的地方,給朋友寄出幾張明信片,或許她們也能收到這份來自南京的浪漫。
出了美齡宮,恰逢雨停,我便趕忙去了中山陵。等到了山上,我才知道這雨的妙處,幾重群山外是南京的高樓大廈,不過被氤氳的水霧遮擋住了。仿佛一瞬間時空置換,南京便成了金陵。李清照曾在這里寫下:“回首紫金峰,雨潤煙濃。”我當時想到這句詞,心道前人太會寫了,寥寥數語,便勾勒出一幅江南雨景。
下了中山陵可以去音樂臺看鴿子,但下了雨后,最好別去。狡猾的鴿子可不會管游人穿著有多么講究,只覺得那些漂亮的衣服是一塊塊合適的擦腳布,而自己應當物盡其用。于是,它們便理直氣壯地站在游人的肩膀上,神氣地望著游人,真叫人又愛又憎,對它束手無策。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古雞鳴寺也是值得一游的。北方寺廟的墻是朱紅色的,而南方寺廟的墻卻是明黃色的,讓我眼前一亮。種在墻邊的古樹,給寺廟增添了一絲肅穆。
在墻根陰涼處,有一位老僧人正在閱讀經書。寺廟的人熙熙攘攘,可是他卻巋然不動,沉浸在佛法之中。那一刻,我覺得大千世界不復存在,只剩下這堵明黃色的高墻和這位老僧人。
一只小貍奴,揣著手趴在財神廟前。它瞇著眼,仿佛虔誠地祈禱著什么。有游客摸它,它也只是喵然而應,并不多做理會。我無端地想,小貓咪也會有愿望嗎?它也許希望有好多小魚干吧。可是在寺廟內,也可以吃肉嗎?正想著,它已經許完了愿,施施然走了。我愣了一下神,也跟著虔誠地拜了拜,或許真的可以心想事成呢。
離開時我仍意猶未盡。這是南京,它鐘靈毓秀,有著深遠的歷史文化,也有著熱鬧的人間煙火。有前朝遺留下來的瑤臺瓊室,也有巍然聳立的高樓大廈。幾千年的故事湮沒于歷史長河之中,隨著江水一去不復返。而歷史的苦難卻在它身上留下一道道傷痕,可是一點兒也沒有影響到它的美麗,它反而越發堅強了起來。
南京啊南京,這讓我如何不喜,如何不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