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辛 亞
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康佳集團)黨委遵照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黨委“1+1+4”工作方案和黨建引領保障精益管理、科技創新兩個專項計劃,貫徹落實康佳黨建三年行動,將黨的領導全面融入公司治理、黨的建設深度融入生產經營、干部人事工作融入改革發展,堅定不移落實各級黨組織管黨治黨主體責任,促進各級黨組織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不斷增強,為打造世界一流創新型科技產業集團提供了堅強保證。
堅持“三個突出”凝心鑄魂。一是突出抓好“匯編、學習”雙機制。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本行業本企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進行再梳理再匯編;黨委會凡開必學,對有關主題開展集體研討,明確舉措,并指定專人專責抓好落實。二是突出抓好過程督導落實。通過制定學習清單、建立工作臺賬、完善重點議題督導方案,逐一對賬落實,并將“第一議題”制度落實情況納入黨建責任制考核。三是突出抓好常態長效機制。適時開展“落實回頭看”,要求所屬黨組織報告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情況,推動“第一議題”在企業走深走實。
做到“三個精心”掀起學習熱潮。首先是精心做好預熱造勢。開展“喜迎二十大暨42 周年司慶”“大干120 天,決勝攻堅戰”等活動,為黨的二十大召開獻禮,營造濃厚氛圍。其次是精心做好組織部署。及時制定《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方案》,并舉辦直通基層一線的宣講輔導報告會,外請宣講團成員為全體黨員干部及職工輔導報告,將學習氛圍推向一個新高潮。再次是精心做好宣講宣傳。以印發《學習口袋書》、創辦《學習簡報》、組織黨員干部參加“國資e 學”輔導、各級領導干部為基層黨員講授專題黨課等形式,讓基層黨組織與職工群眾愿意聽、聽得懂、有收獲。
履行“三個責任”價值彰顯。一是積極履行政治責任。不僅圓滿完成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147項任務,還在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方面,形成了三大產業類型和五大技術領域的攻堅目標。二是積極履行經濟責任。在疫情影響、消費下滑、產業震蕩等多種不利因素疊加的復雜背景下,黨委始終堅定戰略定力,積極發揮企業的產業鏈“鏈長”作用,優化產業布局,帶動上下游企業形成產業群。三是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既積極參與華僑城集團精準幫扶和鄉村振興工程,又啟動“山海之約”公益行動,推動百位“援夢合伙人”與貴州三穗縣、天柱縣貧困學生建立一對一結對幫扶關系,積極主動購買對口幫扶農副產品。不僅如此,還與貴州凱里市簽署了光伏玻璃新能源項目投資合作協議,布局新能源上游產業,助力當地產業發展。2022 年,康佳集團入選“央企ESG·社會價值先鋒50 指數”榜單。
堅持將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相融合。一是內嵌融合,激發黨組織活力。黨委始終堅持“兩個一以貫之”,推動董事會建設,落實“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完善領導體系。二是價值融合,加速提質聚力。推動子企業完成“黨建入章程”;修訂“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厘清黨委會、辦公會、董事會議事規則。三是機制融合,激活體內細胞。推動重點子企業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外部董事占多數,組建專職外部董事隊伍。
堅持將黨建和生產經營相融合。一是精益黨建,釋放“驅動內力”。印發《“黨建融合創效獎”實施方案(試行)》,建立黨建與經營深度融合發展長效激勵機制;舉辦“融創·智星2022 驅動力計劃”黨組織委員全覆蓋培訓;舉辦基層黨組織書記“黨業融合我來講”公開課。二是黨員登高,搭建“先鋒亮績”平臺。設立“書記、委員項目”149 項,讓黨組織主要負責人在重大項目中既“掛帥”又“出征”,全力推動各類重點難點工作迎刃而解;建立“崗區隊組”262 個,主要在科技攻關項目、急難險重任務中,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三是組織提效,深化“示范黨支部”建設。接力開展第二批示范黨支部創建驗收,共授牌9 個黨支部。其中,博康黨支部、川康黨支部獲評“華僑城集團第三批基層示范黨支部”。四是優勢轉化,以黨建引領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深化政企、企企合作,由“單兵作戰”向“抱團發力”發展,目前,宜賓康佳高科技產業園等多個園區項目均提前建成投入運營,實現了當年建成、當年投產;與科研機構聯合建立實驗室,取得了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堅持將黨管干部人才和轉型發展相融合。一是整體謀劃,建強三支隊伍。深入盤點分析“十四五”期間康佳集團人才發展總體需求及挑戰,圍繞健全研發、技能、管理三支人才隊伍,制定形成《“十四五”人才發展規劃》及《人才盤點與分析報告》。二是培育升級,人才雁陣領航。實施“雙通道”“雙培養一輸送”機制,落實《研發專家通道方案》。2022 年以來,不斷引入高端研發人員,PCB 研究院專家、半導體顯示領域技術專家及負責人;聘任3 名研發專家。打造產學研協同創新及協同育人模式,輸送2 名技術研發骨干到電子科技大學攻讀工程博士,聯合該校定向培養10 名碩士,并將企業14 名科研骨干發展為黨員。推進市場化人才管理機制,完成相關子企業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契約化簽訂,推動三項制度改革各項指標全面完成。2022 年,康佳集團黨委大力提拔年輕管理干部,吸納儲備年輕后備干部54 人。同時,修訂《知識產權管理辦法》,對獲得國家級、省級科技獎項的職工給予表彰獎勵,激勵研發項目團隊自主創新,推動企業加快科技轉型。
堅持落實各級黨組織管黨治黨主體責任。一是護航發展,筑牢“紅線思維”。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和《廉潔從業承諾書》,開展“兩個責任”談話,組織巡察暗訪,建立“三不腐”機制。二是考評考核,壓實“關鍵責任”。編制《黨建工作手冊》,結合基礎自查自糾開展常態化督導;開展黨建責任制考核,結合書記述職評議,開展“書記項目”匯報會,持續推動黨建考核與經營考核聯動。
注重發揮品牌效應擦亮“紅色名片”。創建康佳黨建“紅芯+”品牌,形成了“一橫四縱”的品牌架構,以及12 個基層黨組織品牌矩陣。其中,“紅芯+”黨建品牌被列入“國資委央企10 家黨建品牌精典案例”,重慶康佳研究院黨支部的“紅芯視界”黨建品牌被列入華僑城集團黨建品牌案例集,有效發揮了品牌的引領效應。
注重發揮引導作用講好康佳“故事”。成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黨宣工作隊伍,印發《黨宣工作管理辦法(試行)》,常態化召開黨宣工作例會;創建了“康佳黨建”微信公眾號,開展黨宣工作;及時總結黨建工作經驗,針對性向國資委宣傳平臺、華僑城“一報一刊一平臺”投稿,展示康佳黨建工作新氣象,先后在主流媒體登載黨建宣傳稿件460 余篇。其中,《黨建為科技研發注入強勁動力》等2 篇案例文章成功入選國資委2022 年度“國企黨建創新優秀案例”。
注重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凝聚發展共識。打造“‘菠蘿蜜’暖心計劃”職工關愛品牌,持續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民主管理制度;創建申報4個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并榮獲了年度“華僑城工匠培育示范單位”稱號,勞模和工匠創新人才工作室持續發揮“傳幫帶”作用;堅持黨建帶團建,開展青年精神素養提升工程,并組織書記講團課、邀請黨委書記講授團課,組織青春面對面、精益管理主旨論壇、黨的二十大青年大家談等系列活動,號召廣大職工積極參加青年志愿者活動。
康佳集團以黨建引領保障科技創新成效明顯。2022 年,康佳集團的“Micro LED 顯示面板”等3 項成果,入選了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成果推薦目錄;康佳集團不僅榮獲了“高質量發展上市公司獎”,還被評為2022 年度“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