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仲偉
企業文化對企業實現基業長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業長青》一書研究發現,高瞻遠矚的公司一般都有一個顯著特質,即“教派般的企業文化”,它不僅影響著企業的思維方式和行動方式,也影響著企業的內外部協同效率,最終影響著企業的績效表現。在國家大力推動國企高質量發展的當下,創建具有中國特色文化內涵的企業文化,對提升國企全球競爭力、打造世界一流現代化企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央明確要求,要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在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強核心競爭能力、促進國企改革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本文從企業文化的角度,分析和提出了未來能夠實現基業長青的創新型國企所應具備的企業文化表征,為國企企業文化建設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商務部分別于2006 年、2011 年認定兩批“中華老字號”,評選依據包含了品牌創立于1956 年(含)以前、有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企業文化等要求。筆者經統計發現,千余家“中華老字號”與食品相關的約占三分之二,其余主要涉及藥品、家具等行業。這些老字號的特征是商品和服務變化不大,更加依賴經驗積累而非科技含量。但創新型企業的領先地位依賴于技術進步,而技術進步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這使得創新型企業在實現基業長青的道路上面臨諸多困難。
首先是研發風險,巨額研發投入伴隨著巨大失敗風險。比如在醫藥行業,制藥企業研發難度大、成本高、成功率低、周期長,需要巨大資金投入和強大研發實力作為支撐。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重大創新決策的失誤可能帶來滅頂之災。
其次是市場風險,科技成果能否成功轉化要接受市場的檢驗。創新型企業經常面臨大量技術創新成果難以商業化的困境,增加了企業運營風險。
再次是破壞性技術的出現,會導致創新型企業喪失其領先地位。破壞性技術給市場帶來了新的價值主張,產品通常更便宜、更簡單、更便捷,會顛覆原有的盈利模式,推動新市場產生。面對破壞性技術出現時,已趨于成熟的創新型企業因受制于客戶、組織管理、突破式技術等無法及時調整戰略,從而喪失新的發展機遇,最終導致企業沒落。這類現象在世界各國司空見慣,諾基亞、蘋果、IBM、霍尼韋爾、GE 等知名企業無不經歷過成功之后的困境,只有少數企業能夠再現輝煌。
綜觀全球范圍優秀企業,其企業文化都具備某些共性特征,能夠幫助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創新型國企要實現基業長青需要打造具備這些共性特征的企業文化。
一是堅持長期主義。長遠規劃與短期業績在企業發展中難以做到有效兼顧,尤其是在上市公司中,業績的考核壓力、資本的逐利特性迫使企業采取目光短淺、急功近利的運營措施。但矢志基業長青的企業應轉變決策思維,處理好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使短期行為服務于長期發展。
二是做到言行一致。良好的聲譽是企業擁有的無形資產,能助力企業提升經營效能,提升競爭力。企業只有樹立起言行一致的良好典范,才能凝聚全員,提升工作質量,從而促進企業發展,獲得市場信任和支持,使企業核心競爭力在市場上得到有效發揮。
三是堅持客戶導向。企業存在的基本價值是滿足客戶基本需求。企業必須始終在充分理解目標客戶需求的基礎上,推出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完善客戶體驗反饋,建立科學的服務流程和機制,長期、穩定地為客戶持續創造更多的價值,增加客戶對企業的黏度,助力企業可持續發展。
企業文化滲透在企業的方方面面,從產權關系來看,國有資本控股的股權結構決定了國企的治理結構,從而決定了企業文化特征。
黨的紅色文化滲透在國企企業文化中。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特”就特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必須發揮黨委(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必須確保國資國企發展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國企董事會對企業文化影響日益增大。董事會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機構,董事會建設是推進新時代國企改革的基礎性工作。當前,國企董事會建設處在“董事會應建盡建工作基本完成、外部董事占多數制度普遍推行、落實董事會職權邁出實質性步伐”的階段。國企董事會對企業文化的影響力逐漸增大,分析董事會成員的構成、董事會在重大決策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具體的決策結果,可以窺見國企企業文化表征。
企業家對國企企業文化具有重大影響力。國有企業發展的好與壞,企業文化的優與劣都與企業家直接相關。國企的任期制決定了企業家個人對企業文化的影響是階段性的,給企業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帶來一定挑戰。因此,企業家要成為企業文化的傳承者、培育者,對于已有的優秀企業文化,企業家要率先垂范,大力弘揚,同時還要根據企業發展實際,培育新的優秀企業文化。
當前,國有企業已經成為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力量,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對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構建新發展格局有重大現實意義。創新型國企瞄準的是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的關鍵環節,面向的是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著力打造的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具有與一般創新型企業不同的特征。
一是報國情懷。精神高度決定事業高度,科技報國、產業報國是優秀創新型國企的一致追求。在國產化替代、“卡脖子”技術攻關、原始理論創新等重要領域,優秀創新型國企能夠擔使命、站排頭,為滿足黨和國家重大發展需要,科研群體把創新作為崇高追求,表現出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特征。
二是自我革命精神。中國共產黨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是“自我革命”,優秀創新型國企的企業文化也要具備自我革命、與時俱進的特征。當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尤其是供給和需求兩側同時發生變化時,其文化必須與時俱進,否則會逐漸喪失環境適應性。在新一輪技術變革和產業變革進程中,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創新型國企通過自我革命精神,切實增強創新力、競爭力、抗風險能力。
三是務實主義。優秀創新型國企總是以問題為導向,以解決應用實際問題為追求,主動關注和承接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積極爭取重大科研攻關課題,不單純為創新而創新。從國產替代帶來成本下降,到自主可控提升產業鏈安全水平,到攻堅突破“卡脖子”技術,再到勇闖“無人區”解決重大原創問題,實際應用需求激勵廣大科研群體不斷攀登科技新高峰。務實作風是實干精神的體現,是創新的基礎,創新型國企要在務實中實現創新飛躍,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再上臺階。
四是尊重人才。創新型國企的科研人才隊伍是一批在特定領域具備較高水平的高層次人才,應當受到社會和客戶尊重。在科層制的國企內部,這些科研人才能否得到尊重,能否真正掌握創新工作話語權、創新經費支配權、技術路線決策權,關系到他們能否心無旁騖地堅守崗位、投身研發??蒲腥瞬攀莿撔滦蛧蟀l展的動力,企業只有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才能讓企業發展行穩致遠。
五是寬容失敗。對企業而言,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而創新是對未知事物的不斷試錯,充滿不確定性。因此,創新型國企應允許和包容創新失敗,打造鼓勵試錯的文化土壤,為人才發展鋪平道路,也為企業發展奠定基礎,真正激發團隊干事創業熱情。
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有助于企業實現長遠發展目標。對于創新型國企而言,要不忘初心使命,弘揚自身優秀企業文化,并隨著環境的變化不斷增添新的內涵,不斷適應時代需求,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實現基業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