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 超
婦女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如何團結帶領廣大女職工立足崗位、拼搏進取、建功立業,為企業發展增添生機與活力,是擺在國有企業面前的重要課題。國有企業要更好地發揮廣大婦女的獨特作用,為女職工提升綜合素質搭建平臺,維護好女職工合法權益,加強工會女職工組織建設,扎實推動新時代女職工工作高質量發展。
深化素質提升工程。國有企業要充分發揮培訓中心、勞模創新工作室和職工書屋等陣地作用,加強女職工業務技能培訓、科學文化普及,為女職工提升崗位技能創造良好條件。開展適應女職工特點和需求的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導師帶徒、交流研討等活動,努力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女職工隊伍。開展女性成長系列講座、互動沙龍等活動,不斷提升女職工綜合素質。
深化巾幗建功活動。開展具有女職工特色的職業技能競賽和群眾性創新創效創優活動,激發女職工創新創造智慧和活力。落實“科技創新巾幗行動”要求,探索創建1-2個巾幗創新工作室,適時組織創新成果推動交流會,推廣經驗做法,促進巾幗建功活動蓬勃開展、不斷深化。
深化先進典型培育。深入挖掘、培育和選樹不同領域、不同層級的女職工先進集體和個人,依托評選表彰、勞模宣講等活動,通過報刊、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大力宣傳巾幗標兵、最美家庭、最美女職工等先進典型事跡,激勵廣大女職工立足崗位、創先爭優。
做好普法宣傳。開展女職工“普法宣傳月”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知識競賽、專題講座、法律咨詢等方式,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等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不斷提升女職工的維權意識。
做實權益維護。將女職工權益保護的章節從大合同中分離出來,獨立簽訂專項集體合同,突出民主管理、生育保護、女職工衛生費發放、幫助女職工平衡工作和家庭責任等重點內容,保障女職工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暢通女職工維權渠道,充分發揮職代會、集體協商中女職工的民主參與作用,確保女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做精溫暖幫扶。實施精準幫扶,做好困難女職工、單親女職工以及先進女職工的動態管理和跟蹤服務,及時回應其現實關切與訴求。開展困難女職工關愛行動,對大病致困女職工、單親女職工等加大關愛幫扶力度,切實解決實際困難。堅持“維權”與“幫扶”有機融合,當好女職工可信賴可依靠的“娘家人”。
夯實組織基礎。健全完善女職工組織,做到人員到位、職責到位、制度到位,把女職工工作與文化建設結合起來,使女職工組織不斷鞏固。落實女職工組織與工會組織“同籌備、同產生、同報批”制度,落實女職工組織機構、干部配備、組建換屆、機制建設等方面要求,加強對基層女職工工作的指導和服務,確保女職工組織工作規范。
加強隊伍建設。通過教育培訓、實踐鍛煉和選拔培養,著力建設一支政治強、素質高、業務精、服務優、作風好的女職工干部隊伍。開展心理健康管理師培訓,不斷提升服務女職工水平。持續改進女職工干部工作作風,督促引導女職工干部定期深入基層一線,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務本領。
發揮品牌效應。開展女職工工作特色品牌創建活動,以女職工需求為導向,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特色、發揮特長,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女職工工作品牌。組織開展女職工特色工作品牌評選和展示活動,遴選品牌進行宣傳推廣,彰顯品牌力量,推動女職工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