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淑華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為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廣州雙魚體育用品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雙魚體育公司)作為國家體育知名品牌的“老字號”國有企業,堅持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認真學習領會,完整準確全面學習領會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增強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堅定不移當好貫徹落實的踐行者、推動者、保障者,以成為國際知名的體育運動品牌為目標,著力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
旗幟鮮明講政治,既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特征,也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政治優勢。雙魚體育公司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企業的首要政治任務,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
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舉措。雙魚體育公司以學懂弄通做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著力點,高質量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將理論武裝列入干部的政治監督范圍,進一步強化對公司領導班子成員的政治、思想、理論學習管理;通過公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帶頭學、黨支部“三會一課”日常學、專題培訓系統學等形式的學習機制,及時傳達貫徹省委、集團黨委重要文件會議精神、各項決策部署,堅定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履行落實好黨的決策部署,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好、領悟好、貫徹好,做到學思踐悟、學懂弄通、學以致用,真正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進工作。
堅持把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作為國有企業強根固魂的核心,筑牢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把企業發展定位、戰略規劃、經營方針、具體工作思路和政策的制定,全面納入黨的建設管理體系中;堅持黨總支會對各項重大決策問題的前置研究,所有涉及“三重一大”的事項必須先經公司黨總支研究討論后,再進入董事會、經理層決策程序,將黨的領導貫穿企業改革和生產經營全過程,充分發揮公司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
要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和精髓要義,切實把“兩個確立”轉化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讓“總書記怎么說、我們就怎么做”成為國有企業最鮮明的政治底色。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充分認識體育產業發展的時代意義,準確把握新時代體育產業的發展思路,破解發展瓶頸,營造體育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展現和彰顯國有企業擔當作用。
黨的二十大報告,站在民族復興和世界百年變局的制高點,科學謀劃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是指導未來發展的綱領性文獻。只有全面、系統、深入學習,才能完整、準確、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對“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為貫徹落實打下堅實基礎。
黨的二十大為新時代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雙魚體育公司要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抓住黨的領導與企業治理相結合這個關鍵,切實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將重點布局體育器材、體育服務、體育服飾三大核心產業,打造“一主兩翼”產業互動新格局,在產品生產智能化、品牌時尚化、機制市場化、管理精細化等四大方面著力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煥發企業發展新動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雙魚體育公司在“十四五”規劃的“12345”戰略目標和舉措中,明確提出“產品生產智能化”“賦能創新創業”等領先目標。作為國家體育示范企業,要不斷強化核心技術優勢,加大多元化研發投入力度,在智能、綠色環保的引領下,實現產業轉型升級;要努力建設高水平研發機構和平臺,打造高水平創新團隊,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以新時代中國體育產業發展戰略路徑為導向,開展技術攻關,加強融通創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過去六十多年的風雨歲月,見證了雙魚體育品牌的光輝發展歷程。從手工生產乒乓球的小工坊到現在具有國際知名品牌的國有企業,凝聚著每一代雙魚人對做強做優做大雙魚品牌的不斷追求。做強,就是不斷增強國有企業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做優,就是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大,就是壯大國有企業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在推動國有經濟提質增效、提升科技實力、增強國際競爭力等方面發揮作用。
只有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才能真正將國有企業黨建優勢轉化競爭優勢、發展優勢,更好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
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發揮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切實將黨的領導充分融入到企業治理各環節,實現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加強企業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更好履行國有企業的政治責任、社會責任、經濟責任,把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緊密圍繞生產經營、科技創新,推行“黨建+市場經營”“黨建+安全生產”“黨建+科技創新”的工作模式,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
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貫徹民主集中制,嚴格執行請示報告等制度,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擦亮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加強領導干部隊伍建設,不斷健全考核評價體系,以正確用人導向引領干事創業導向,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讓那些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有用武之地。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一以貫之錘煉自我革命的“干事本領”,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扎緊織密制度籠子,深入推進作風建設專項行動,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一線延伸。
要充分發揮廣州市體育健身產業總鏈主作用,奮發向上、主動作為,努力爭當產業鏈鏈長,激發科研生產、經營管理和品牌營銷新活力,助推經營業績邁上新臺階。要苦練內功,持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以數字化轉型為抓手,積極推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在數字經濟發展中找準定位,發揮作用,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建立完善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新機制。要凝心聚力,著力破解企業改革發展中的難題,理思路、定措施,集中力量攻堅克難,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