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多佳



摘? 要:澳門是一座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歷史城市,也是一座旅游休閑城市。作為傳播城市文化載體的旅游食品,其包裝設計實時反映著城市的精神面貌、日常生活、文化價值、經濟環境以及社會變遷。因此,設計師需要更好地挖掘城市文化,對形意兼具的城市文化元素進行設計創新,豐富圖形的表現手法,將富有人類精神文明和文化內涵的圖像傳播給大眾。城市文化元素在包裝設計運用上的創新優化,對促進澳門食品業的發展和旅游城市形象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城市文化;食品包裝;澳門;旅游城市
城市文化體現了城市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反映了一個城市的精神面貌、精神文明和生活方式。城市文化是影響城市內在精神和外在特色的重要因素,是城市發展與建設的內核,承載著當地人民對于家鄉獨有的情感。運用城市文化元素進行設計的傳播,不僅可以提高城市居民對家鄉的認同感、滿意度,并且能漸漸轉化為內在的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吸引外來旅客對于城市的喜愛與向往,對城市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一、城市文化的概念
(一)城市文化的概念
城市文化元素是對于城市文化的理解、概括和提煉,是傳播城市文化的視覺媒介[1]。城市文化是人類在長期實踐中產生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集合,不僅涵蓋了城市的基礎建筑建設、社會制度關系,還包含了人類在建設生產生活中產生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活動[2]。城市文化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包括城市建筑、文化遺產、文化場所等的物質文化;二是包括法律法規、城市管理制度等的制度文化;三是包括藝術、宗教、風俗習慣等的精神文化[3]。
(二)澳門的城市文化
澳門是國際自由港、世界旅游休閑中心之一。澳門有著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精髓,幾百年東西方文化的碰撞、眾多文物古跡,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形成了獨特的城區面貌。就文化的分類而言,城市文化從地域差異可以分為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澳門本土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除此以外還包含著以葡萄牙文化為主的西方文化,如西班牙、荷蘭、英國、意大利、法國、比利時、丹麥等地的文化,以及東方不同民族的文化,如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尼西亞、文萊、柬埔寨、印度等地的文化[4]。這些文化都匯集在澳門,使東西方兩種不同的文化相互存融、多元文化相互影響又各自保存著自身獨特,形成了“以中為主,中葡結合”的多元文化融合發展、相互包容的特點。
對于澳門城市的發展定位,有研究表示,許多外來游客對于澳門的印象通常是“賭城”,而澳門在本地人心中卻是“休閑度假之城”的印象[5]。澳門的博彩業雖然是經濟上的大頭,但作為有著多元文化背景的歷史城市,城市中的歷史遺產、民俗風情更有別具一格的特色,這些豐富多樣的城市文化,孕育了澳門另一種美。澳門未來的城市發展方向是鞏固其作為世界旅游休閑中心的地位,塑造“世界城市”“旅游城市”與“休閑城市”三位一體的城市形象[6]。
二、澳門旅游食品
旅游食品的定義多指游客在旅游過程中所購買的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傳統食品。在我國粵港澳地區,廣泛使用“手信”一詞代指旅游食品,手信一直以來深受游客的喜愛,成為了澳門的城市形象之一 [7]。“手信”源于粵語詞匯,是指人們出遠門回來時捎給親友的禮物。澳門的手信歷史悠久,在澳門的老街古巷中隨處可見手信商店。它不僅是充饑之物,更是離澳訪親的人必帶的一種禮品,承載著故鄉的記憶和濃厚的人情味。
澳門的手信品牌眾多,這些手信食品源于民間傳統工藝,起初以家庭作坊的手工形式來生產,通過代代相傳,漸漸受到市場的歡迎。澳門的食品手信業多為中小型企業,政府對這類企業的關注和扶助以及相關政策的推出,有效地緩減了企業資金難題,為手信行業減輕經營成本,提供了發展機遇,提升了市場競爭力。近年來,許多公司逐步加大生產規模,增加了對外出口的競爭力,把商品售往內陸與海外,發展成為口碑甚好的食品品牌,讓更多地訪澳游客認識到了這些具有澳門特色的食品。旅游食品不單是美食,也承載了澳門的地方風情,是澳門人的精神寫照,濃縮了歷史文化,是提升澳門城市形象的重要途經,同時也是帶動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游客將澳門制造的食品稱心地帶回去,也就是把澳門的文化帶出去。因此,發展旅游食品的包裝,是澳門在社會經濟建設中的文化需求和消費趨勢[8]。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2023年期間,訪澳旅客的人均購物消費額逐年上升,與之相反,澳門旅客購買旅游食品占總購物消費的比重呈現下降的趨勢,而人均購買旅游食品的消費卻略微上升,與以往相差不大。可以看出,澳門旅客對于旅游消費的需求正在急速擴大,旅游食品的消費額也隨之增長,但所占旅游食品的消費比重還有待提高。旅游食品市場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提升空間。
政府的扶持、旅游業的蓬勃發展、旅客的消費需求,可見澳門的旅游食品業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旅游食品正在成為澳門的一張“名片”。
三、澳門的城市文化元素
城市文化的挖掘是一個將城市文化要素與文化創意相結合的過程。澳門旅游商品的包裝是城市文化的載體,承載與傳播著澳門的文化,為澳門制造刻上了鮮明的文化烙印,彰顯著藝術設計的商業價值。在推動澳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豐富人們休閑生活的同時,也把澳門文化帶入了千家萬戶。從城市文化的視角出發去探索、挖掘城市形象的元素,可以為旅游文化提供新的思路。通過文獻調查,以及搜集澳門城市文化元素,以下對澳門具有代表性的七個方面的文化進行梳理。
(一)建筑文化。澳門保留著400年來的歷史建筑,有西式建筑、嶺南建筑、現代建筑。具有代表性的有澳門旅游塔、大三巴、玫瑰堂等,豐富的色彩與西式的建筑構造,展現了澳門獨特的建筑文化。澳門最具有代表的古建筑群是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城區內不僅有古老的教堂、歷史博物館、西式炮塔,也有著老街和老店。老街道擁擠狹窄,雖無繁華的景象,也沒有過于商業化的網紅商鋪,但卻具有一派脈脈溫情和濃濃的人情味,有一股集體懷舊的氣息,適合行人漫步于其間。
(二)民俗文化。澳門有許多宗教實踐、禮儀與節慶,還有眾多的民間手工藝,如唐餅制作技藝、葡式蛋撻的制作、神像雕刻技藝等。傳統的年俗如迎新接福、祈求豐年、年宵興辦花市等。澳門有著不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由于城市化的進展,正在逐漸消失。
(三)葡韻文化。葡萄牙文化在澳門有著400多年的歷史,在澳門可以看到很多色彩明艷的葡式建筑、葡國瓷磚畫、葡國紋樣地磚等。飲食上,葡國餐廳是澳門美食特色之一。在藝術文化活動中,每年都有葡韻嘉年華活動,包括歌舞表演、民謠與樂器演奏等葡語國家文化活動,展示著中葡文化特色。
(四)飲食文化。澳門是美食的天堂,薈萃了中西南北的美食,有著濃厚的飲食文化特色。澳門的街巷里有不少的茶餐廳與超過半個世紀的老字號店鋪,蛋撻和豬扒包是最有特色的。店鋪售賣各式糕餅、涼果以及醬料。此外還有酒樓、食肆,供應各種粥品、云吞面、粉面等特色風味小吃及土特產。
(五)自然動植物。澳門自然風光集中在路環島和市中心的松山,松山可以環視全市的風景,路環島能飽覽依山傍海的景觀。動植物上,澳門有自然濕地生態區,是鳥類的棲息地,其中黑臉琵鷺是澳門的稀有動物,被作為城市的IP形象。澳門素有蓮花寶地之稱,與荷花的淵源深厚,許多地名或山名都叫荷花。荷花也是澳門的市花,每年夏天會舉辦荷花節。
(六)海洋文化。海洋是澳門文化的搖籃,海洋文化的發展,使澳門成為了國際貿易港。海洋文化中有許多圖形元素可以裝飾生活用品,如海洋生物、航海器具等。
(七)博彩文化。澳門近100年來的發展歷史中,博彩業在經濟社會中占據著主要地位。澳門賭場堂皇富麗的景象,給人呈現出震撼的視聽效果,讓觀者領略到無與倫比的豪華感覺。世界名牌購物中心和充滿刺激的娛樂享受更是令人流連忘返。
四、澳門旅游食品中城市文化元素的運用分析
(一)旅游食品的主要分類
澳門的手信品牌多達上百個,主要分布在大三巴牌坊附近、清平直街與福隆新街交叉處、官也街,其中知名的手信品牌主要有鉅記餅家、咀香園餅家、英記餅家、晃記餅家、最香餅家等[9]。中式制餅工藝演化出諸多樣式的糕點,其中廣式月餅、杏仁餅、雞仔餅等最具代表性。根據實地考察,對目前所售賣的食品種類、包裝材質、包裝上的文化元素進行了觀察記錄(如表1)。
澳門手信品牌眾多,設計表現形式各具風格。本文針對以下3個手信品牌進行簡單描述:1.鉅記餅家。近年來,鉅記餅家在澳門的銷量遙遙領先,是分店最多、規模最大的手信店。鉅記餅家售賣的食品種類多樣,設計元素表現形式主要以澳門的知名景點為代表,通過寫實的形式,將傳統制餅工藝運用敘事性插畫的形式予以展現。在包裝的類型上有普通包裝和禮盒包裝(如圖1)。2.咀香園餅家。該餅家主要以圖形線稿為設計表現形式,在包裝類型上也有高端禮盒和普通包裝,整體形式與鉅記手信相差不大。3.英記餅家主要以中式傳統圖案為主,揉合現代的設計風格,在包裝類型上主打禮盒包裝。其中一款與卡通人物Snoopy聯名合作的系列包裝(如圖2),可愛中帶有復古的情懷,色彩上運用懷舊的顏色,整體設計和諧大方。還有一些老字號手信,如晃記餅家、最香餅家,均是以傳統的手工制作方式生產,在包裝上以樸素的形式,保持中國傳統元素的運用,款式單一,呈現出簡單質樸的狀態,給消費者帶來本土性強和地道的舊年代的感受(如圖3、圖4)。
(二)城市文化元素的運用分析
通過對澳門旅游食品商鋪的實地觀察,對現有旅游食品包裝上的文化元素與特征進行了歸納(如表2)。
(三)城市文化元素的設計表現手法
1.敘事插畫類。澳門的旅游食品中的文化元素多以民俗文化和地域建筑為主,采用水彩手繪和圖形線稿,進行主體物或場景的描繪(如圖5、圖6)。2.紋樣類。將圖案提取作為包裝上的紋樣,多采用中國傳統紋樣、海洋紋樣、葡國紋樣等作為食品包裝上的圖形設計(如圖7、圖8)。3.包裝結構結合類。在禮盒的包裝設計上,將歷史文物建筑作為設計元素運用于商品的結構上,把食品包裝變成旅游紀念品,使其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如鉅記餅家。4.影視圖像類。采用懷舊色調或黑白攝影的圖片形式作為包裝設計的主要圖案(如圖9)。
五、澳門城市文化元素運用的未來發展思考
(一)視覺形式的優化與創新
1.首先是在裝飾圖像上。市面上常見的設計元素大多都是采用大三巴牌坊、傳統糕點制作場景、糕點食品等作為圖案元素進行設計表現,運用的文化元素單一,易給觀者產生同質化的印象。澳門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旅游食品包裝可以對澳門歷史文化進行廣泛的采集和挖掘,并對文化元素進行整理,作為開發城市文化元素的來源,應用于食品包裝上。在運用文化元素的同時,也可以運用本土俚語作為設計素材。如對民俗歇后語、本土語言的開發運用,完善本土文化的呈現,在心理上引起消費者的親切感,有趣味地傳達信息,在流通過程中喚醒消費者的鄉土情感、歷史記憶。另外,旅游食品還可以從城市文化元素中汲取靈感進行品牌IP形象設計,增加品牌的記憶點,豐富品牌形象。
2.其次是在表現形式上。現有的包裝采用的表現手法多種多樣,可以適當進行取舍,形成一致的品牌視覺語言,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記憶。如鉅記餅家,商鋪售賣的旅游食品種類繁多,在設計元素表現上,有手工水彩類、影視圖形類、圖形線稿類、敘事插畫類、圖案類等。采用的色彩繁多,會降低品牌的視覺表現,降低消費者對于品牌的記憶點,應適當進行取舍,在圖案與色彩上做到協調規整,增強品牌視覺統一性。
3.老字號手信要與時俱進。澳門不少老字號品牌,依舊秉承原始的手工生產方式,在包裝上也未更新換代,如晃記餅家。手工制作的商品不易進行批量包裝加工,往往采用便利的包裝形式,難以在包裝上“下功夫”,容易產生不便于商品的運輸攜帶等問題。這類簡單質樸、充滿懷舊感和年代感的包裝深受本地消費者的喜愛,但外來消費者易產生購買后滿意感不足,這種包裝難以得到游客的青睞。
(二)包裝結構的創新
在造型上可以突破一般的盒式結構、罐式結構,使文化元素成為產品包裝本身的形態。如上海大白兔奶糖的鐵盒包裝設計,便是將外形制作成上海的標志性建筑——東方明珠,在造型上別具特色。在禮盒的包裝設計上,鉅記餅家將歷史文物建筑作為設計元素運用于商品的結構上,使食品包裝成為了旅游紀念品,在賦予美觀獨特的同時,也具有了一定的收藏價值。
此外,采用趣味互動的包裝設計,不只是單一地儲存商品、展現商品的功能,還可以在使用時使其成為“擺盤”“碗”等容器,方便使用者分享共同使用。或是將包裝采用盲盒的形式,給消費者制造神秘性、趣味性。在材質上,可以豐富材質類型,采用中國傳統的包裝工藝,如籃式結構、碗式、杯式結構等增加材質的質感和豐富性。
(三)色彩上的優化
澳門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有著中國傳統文化、葡國文化等,我們可以將傳統文化色彩提煉,運用在旅游食品包裝上。在包裝的色彩搭配上要統一品牌的色彩,對色彩有取舍,同系列的產品運用同系列的色彩搭配。比如英記手信,其包裝設計采用現代的表現形式,將卡通人物Snoopy和食品結合在一起,在色彩上運用懷舊的顏色,可愛中帶有復古的情懷,既突出了滿滿的年代感,糖果色的低飽和色彩又使外形的顏色更為明快輕松。相比運用厚重色彩的其它手信品牌,其整體設計統一和諧,品牌形象更加突出。從城市文化中提取多樣的元素,轉化為色彩語言運用于包裝上,成為文化傳播的符號語言,使旅游商品更具風格,豐富其審美價值和商業價值,贏得市場和旅游者的喜愛。
(四)跨界合作,增加品牌效應
跨界聯名,深受當下年輕人的喜愛,已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方式,也是品牌營銷的一把利器。澳門作為國際旅游城市,游客來自各個國家。因此,包裝設計不僅要有本土的文化元素,還需兼具國際化特征。與品牌進行跨界合作,迎合了當下消費者對于事物求新求變的心理訴求,提高了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感。不同領域的事物碰撞出多樣的風格,豐富了品牌形象,同時也增強了包裝設計的包容性和多元性,滿足了不同層次、不同文化背景的旅客需求。
六、結語
作為傳播城市文化載體的旅游食品,其包裝設計實時反映著城市的精神面貌、日常生活、文化價值、經濟環境以及社會變遷。澳門的城市文化是中西文化互相兼容、本土文化蓬勃發展的混雜集合體。因此,設計師需要更好地挖掘城市文化,豐富圖形的表現手法,對形意兼具的城市文化元素進行設計創新,將富有人類精神文明和文化內涵的圖像傳播給大眾。當代人們對設計的認知正在不斷提高,作為承載著城市文化內涵的旅游食品也要不斷創新表現形式,這就需要設計師發揮創意、探究和挖掘多樣的城市文化元素,在實現其商業價值的同時也能更好地將地方文化帶給消費者,讓更多的消費者通過包裝設計了解地方文化,從而起到傳播城市形象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賴以希.“城市文化元素”在公共交通視覺系統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杭州:浙江工業大學,2014.
[2]胡嘉富.城市文化在塑造城市形象中的作用及策略探析[J].美與時代(城市版),2022(3):104-106.
[3]單霽翔.關于“城市”、“文化”與“城市文化”的思考[J].文藝研究,2007(5):35-46.
[4]吳志良.生存之道──論澳門政治制度與政治發展(結語)[J].東南文化,1998(3):133-140.
[5]史占霞.澳門旅游形象的定位與推廣[D].泉州:華僑大學,2005.
[6]黃光輝,孫瑱.城市旅游紀念品開發的路徑探析——以澳門為例[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1(5):154-156.
[7]李逸軒,王伯勛.城市形象傳播視域下澳門旅游食品包裝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20(24):330-336.
[8]林瑤函,楊敏.文化融合視角下澳門食品老字號視覺創新研究[J].美與時代(上),2021(8):51-54.
[9]任玉潔. 澳門手信食品業研究——品牌現象對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影響[M]. 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2018:13.
作者簡介:楊多佳,澳門城市大學創新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視覺傳達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