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有根,陳小萍,孔春梅
1.贛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西 贛州 341000;2.贛州市第五人民醫院,江西 贛州 341099
癲癇多由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所致短暫性、突發性腦功能障礙,癲癇反復發作會導致大腦功能異常,引起精神、意識及情感障礙等,其中約1/3 的患者伴有精神障礙,不僅增加癲癇治療難度,嚴重者甚至可發展為重性精神疾病,危害自身及他人生命安全[1]。目前臨床并無治療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特效藥,丙戊酸鈉為治療癲癇常用藥,其雖能降低癲癇發作,但單一予抗癲癇藥整體療效欠佳,故需與抗精神病藥物聯用,以提高整體療效[2]。阿立哌唑作為抗精神病藥,臨床廣泛用于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等精神疾病治療,對改善患者認知功能,減輕臨床癥狀有良好作用[3-4]??紤]將阿立哌唑、丙戊酸鈉聯用于癲癇所致精神障礙治療可獲益,本研究重點分析二者聯用對癲癇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精神癥狀及認知功能的影響。
選取2020 年11 月至2022 年10 月贛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接診的91 例癲癇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用隨機數字法分成對照組(45 例)、觀察組(46 例)。對照組年齡范圍23~59 歲,年齡(40.23±3.45)歲;女21 例,男24 例;病程范圍2~7 年,病程(4.13±1.17)年。觀察組年齡范圍23~61 歲,年齡(40.36±3.50)歲;女20 例,男26 例;病程范圍2~8 年,病程(4.25±1.21)年。兩組年齡、性別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符合癲癇[5]、精神障礙[6]相關診斷,并經神經內科、腦電波檢查及精神科醫師確診;精神運動性癲癇發作;年齡>18歲;入組前14 天內未接受抗精神類或抗癲癇藥物治療;患者及其法定監護人知情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肝腎功能異常者;存在嚴重狂躁或自殺傾向者;伴血液系統疾病者;對研究用藥過敏者;哺乳/妊娠期女性;其他病因引起的精神障礙或原發性精神障礙者。本研究獲得贛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予丙戊酸鈉片(仁和堂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83059,規格:0.2 g)+奧氮平口崩片(廣東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228,規格:5 mg)治療,丙戊酸鈉起始劑量0.4 g/d,連續2 周后逐漸加量至0.8~1.5 g/d;奧氮平初始劑量5 mg/d,根據病情可增加至10 mg/d。觀察組予丙戊酸鈉片+阿立哌唑片(浙江永太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23563,規格:10 mg)治療,丙戊酸鈉片用法用量同對照組;阿立哌唑起始劑量10 mg/d,連續2 周后逐漸加量至15 mg/d。兩組均持續用藥8 周。
(1)精神癥狀:用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7]測評治療前、8 周后患者精神癥狀,量表由陰性量表(49 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12分)、陽性量表(49 分)組成,共計30 個條目,滿分最高210 分,分值越高精神癥狀越重。(2)臨床療效:依PANSS 減分率評估臨床療效,治療8周PANSS 減分率>75%為治愈;50%≤PANSS 減分率≤75%為顯效;25%≤PANSS 減分率<50%為有效;PANSS 減分率<25%為無效。治愈+顯效+有效=總有效。(3)認知功能: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8]測評治療前、8 周后患者認知功能,其包含定向力、執行能力、語言流暢等7 個方面,共計30 個條目,滿分30 分,分數越高認知功能越好。(4)不良反應:觀察兩組治療間頭痛、消化不良、失眠及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情況。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93.48%)較對照組高(77.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例(%)]
兩組治療前陰性癥狀、陽性癥狀、一般精神病理評分及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陰性癥狀、陽性癥狀、一般精神病理評分及總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PANSS評分對比() 分

表2 兩組PANSS評分對比() 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兩組治療前MoCA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MoCA 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MoCA評分對比() 分

表3 兩組MoCA評分對比() 分
用藥期間對照組發生惡心嘔吐1 例,消化不良2 例,不良反應率6.67%(3/45);觀察組發生消化不良1 例,頭痛、失眠各2 例,不良反應率10.87%(5/46),兩組不良反應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501,P=0.479)。
精神障礙為癲癇常見合并癥,目前其發病機制及病因尚未明確,可能因癲癇發作使腦組織供血、供氧不足,導致腦組織生理變化,不但會損害患者神經元,且可影響精神行為,最終引發精神障礙??拱d癇治療為癲癇所致精神障礙治療的基礎,其中以丙戊酸鈉最為常見,其主要通過拮抗丁醛酸脫氫酶及γ-氨基丁酸(GABA)轉化酶活性,加快GABA 合成,提高GABA 水平,削弱神經元興奮性,進而發揮抗癲癇作用[9]。但單用抗癲癇藥物并不能有效改善癲癇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的精神癥狀,整體療效有待提高。
白金娟等[10]研究發現,在抗癲癇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療效顯著,可改善精神癥狀及認知功能,且副作用輕。奧氮平作為臨床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其通過拮抗多巴胺(DA)、5-羥色胺(5-HT),可改善精神病癥狀,但研究[11]發現該藥物對陰性癥狀改善效果一般,且可能會增加腦血管事件風險,應用存有局限。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較對照組,觀察組PANSS 評分更低,MoCA 評分更高,提示阿立哌唑聯合丙戊酸鈉用于癲癇所致精神障礙治療,可改善患者精神癥狀,提升認知功能。阿立哌唑為喹啉類衍生物,其對DA 系統有雙向調節作用,即當腦區DA 過量,阿立哌唑可降低DA 活性,減輕陽性癥狀[12];當腦部(中腦皮層通路)DA 活性不足,阿立哌唑可產生激動作用,增強DA 功能,改善認知缺陷和陰性癥狀[13-14]。同時阿立哌唑對5-羥色胺1A(5-HT1A)受體有部分激動作用,且可選擇性阻斷5-羥色胺2A(5-HT2A)受體,使DA 水平脫抑制釋放,調整中樞5-HT 整體功能,繼而改善陰性癥狀中涉及認知、情感等方面的缺陷[15-1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臨床療效較對照組高,說明阿立哌唑聯合丙戊酸鈉可提高癲癇所致精神障礙治療效果。分析原因可能為,阿立哌唑除有雙向調節多巴胺水平外,其還對5-HT 受體有較高親和力,與丙戊酸鈉聯用可發揮協同效用,不但能有效調節GABA 水平,同時可調節DA 及5-HT 神經遞質水平,進而降低癲癇發作,改善精神癥狀,提升認知功能。此外,兩組不良反應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除常見不良反應并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說明阿立哌唑聯合丙戊酸鈉用于癲癇所致精神障礙治療并不會增加治療風險。
綜上所述,阿立哌唑聯合丙戊酸鈉用于癲癇所致精神障礙治療效果確切,可改善患者精神癥狀及認知功能,且安全性高。但本次研究仍存在較多不足,如選取樣本量少、未做隨訪觀察、觀察指標較少等,存在較高主觀性,可能對本次研究結果精準性構成影響,使結論存在局限、片面性等,后續臨床仍需進一步展開大規模、多中心的研究,擴大樣本量及觀察指標等,客觀地對阿立哌唑聯合丙戊酸鈉治療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