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舉行的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可知,2022年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達1.57萬億元,同比增長18%,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2022年底,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纖網絡,光纖總里程近6000萬公里,千兆光網具備覆蓋超過5億戶家庭的能力,數據中心總機架近600萬標準機架,全國5G基站超過230萬個,均位居世界前列。
商務部2月20日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1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276.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5%;折合190.2億美元,同比增長10%。從行業看,2023年1月,我國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40.4%;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62.8%,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同比增長74.5%,高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59.6%。
2月21日,中國期貨業協會發布的《2022年度期貨市場發展概述》顯示,2022年國內期貨市場(不含中國港澳臺地區)運行平穩,成交量較上年有所回落,整體延續著自2020年以來的較大規模體量。2022年,全國一共上市了16個期貨期權新品種,包括2個期貨品種、14個期權品種。截至2022年底,國內共上市期貨期權品種數量達到110個。
2月23日,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會上表示,2022年,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9.6萬億元、同比增長9.1%,實現利潤總額2.6萬億元、同比增長6.2%,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76.3萬元、同比增長8.7%,上繳稅費2.8萬億元、同比增長19.3%。
先進制造業集群是產業分工深化和集聚發展的高級形式,擁有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是制造強國的重要標志。2月26日,吉林長春舉行2023中國工業經濟高峰論壇,有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我國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45個國家級集群總產值突破20萬億元。
《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我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比上年下降0.1%,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0.8%,節能降耗減排穩步推進。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2022年,在積極穩定經濟運行的同時,全國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生態環境持續優化,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貨物進出口總額420678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出口239654億元,增長10.5%;進口181024億元,增長4.3%。貨物進出口順差58630億元,比上年增加15330億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138339億元,比上年增長19.4%;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額129499億元,比上年增長7.5%。
商務部前不久發布的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含B2B)2.11萬億元,同比增長9.8%。其中,出口1.55萬億元,同比增長11.7%。進入2023年以來,提升通關效率、培育壯大海外倉、降低跨境電商企業出口退運成本、完善跨境電商發展的物流基礎設施、高質量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發展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密集出臺,進一步提振了相關企業揚帆出海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