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斌杰 周凌希 張益萱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探索與創新
鞠斌杰 周凌希 張益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研究生教育位于我國高等人才教育的頂端,是為我國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高層次人才的教育活動。隨著我國研究生教育體系的持續發展和不斷改革,我國的研究生教育在改革開放后有了一個歷史性的飛躍,我國已大步邁入研究生教育的大國行列。當前我國正處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不斷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是我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歷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研究生教育在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創新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國的研究生教育在改革開放后有了一個歷史性的飛躍。研究生招生規模從改革開放之初的1.07萬人大幅度增加到2022年的將近120萬人。截至目前,我國在讀研究生超過400萬人。研究生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在相對于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較為成熟的情況下,目前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尚不完善,給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帶來巨大挑戰[1],在此基礎上探索研究生思政工作,以“三全育人”為教育工作的主旨,是當前高校思政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多年來,研究生教育為國民經濟各行各業,特別是在嫦娥、北斗、蛟龍等一系列國家重大工程中做出了重要貢獻。當前,高校思政工作者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有責任也有義務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培養一批優秀創新人才。[2]正是基于此,2020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次研究生教育會議上作了重要講話,強調我們要加快培養國家目前所需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吹響了研究生教學改革的號角。
把德育工作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為國家培養思想先進、素質拔尖的優秀人才,需要我們將研究生素質教育落實落細,推進研究生教育全面化、具體化、高質量化,落實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政策[3],通過體系完善、全方位深入的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握他們,贏得他們,使新一代的研究生能夠成為合格的為祖國事業獻身的建設者和承接老一輩交棒的接班人,這是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同時也是研究生思政工作的最終目標。
研究生階段是學校教育的最后階段,研究生知識儲備相對豐富,普遍心智成熟,有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但與此同時,也就意味著研究生分散性較強,其思想狀況很難掌握。隨著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目前研究生面臨壓力也越來越大。一是科研壓力越來越大。加強研究生的素質教育,提高培養質量,各高校對研究生畢業均提出了明確條件,有的導師為了快速取得學術成績,也對研究生畢業進行加碼。這些要求的核心是科研論文和專利成果等。二是大環境下畢業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目前,畢業研究生人數逐年上升,對于絕大多數的畢業生來說大環境下的就業可選范圍逐年減小,加上部分研究生自視過高,缺乏正確的擇業觀,高不成低不就,導致研究生相對于本科生來說就業壓力更大。三是人際關系處理壓力越來越大。現階段的研究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到大備受呵護和寵愛,特別是在各個學習階段都是同學中的佼佼者。在這種環境中成長,有些研究生自我評價較高,并不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來處理人際關系。在科研工作中,有些研究生缺乏團隊合作意識,一般獨自完成實驗,與其他同學交流較少,甚至與導師也缺乏溝通。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他們往往不能正確認識自我,沒有很好的抗壓能力。這些壓力轉化為緊張情緒,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教育引導,一些研究生身心健康出現問題,容易出現學術道德問題,休學、退學甚至是自殺現象。
1.研究生思想多元化
研究生群體有剛從學校畢業的應屆生,也有工作多年的往屆畢業生,有的甚至早已結婚生子,他們在年齡、生活習慣、性格、興趣及家庭之間存在巨大差異。他們在進入研究生學習階段前,一般都有一定的閱歷和經驗,會從多角度分析和看待問題,獨立性較強,面對復雜情況有個人見解。特別是,面對多元社會思潮沖擊,研究生自我意識強、時代責任弱,信息來源廣、深度思考少,自主學習多、團隊合作少,呈現思想復雜化、多元化的特點。有的研究生在長期的學習生活中接觸到社會陰暗面,對社會產生固執的偏見,容易走向極端。由于研究生具有上述特點,他們對學校和導師的信任和依賴顯著降低,不容易掌握他們真實的思想動態,簡單的灌輸式教育無意義。[4]
2.研究生學習分散化
與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具有更高的學術水平、更好的科研能力、更好的學習環境、更好的生活條件、更自由的學習、更多的機會去了解更多的前沿研究。但因為碩士學位的學習周期較短,最長為三年,有的僅兩年,并且絕大多數的研究生在研一完成課程學習之后,自研二起,便開始研究項目、發表論文、校外實習及完成畢業論文等。由于他們研究方向不同,有的甚至同宿舍同學也缺乏溝通交流。這些特點導致研究生集體活動少,分散性大,同學之間班級凝聚力弱,班級活動的吸引力對研究生來說也逐漸減弱。
1.部分導師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夠重視
研究生導師作為第一責任人應該不斷提升自身品德修養,把自身的理想信念、師德師風、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等傳遞給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成長。但是,有些教師卻將研究生當成了廉價的勞動力來完成他們的科學研究,布置完科研任務之后就忙自己的事情,不關心研究生個人發展;有的導師所帶研究生過多,有的甚至超過30人,無暇兼顧所有學生的特殊情況,有的甚至到學生畢業都叫不上姓名;部分教師對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關注不夠,仍然用傳統辦法教育學生,關注學生科研多,關注心理健康少;關注遵守規矩多,解決實際困難少。
2.部分導師對研究生學術指導存在弱化現象
導師擁有較高的學術造詣、扎實的學識修養,是研究生培養第一責任人。研究生從課程培養計劃到研究方向選擇,從參與科研項目到撰寫學術論文,都需要導師悉心指導和幫助。但現階段部分導師對學生學術指導存在弱化現象。有的導師自身業務繁忙,有時候是有心無力,對學生學術把關指導不夠充分;有的導師個人水平有限,無法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條件,科研待遇比較差,在研究生培養上簡單地應付學生畢業,沒有真正進行學術研究和學術培養。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在多元意識形態的相互影響,多元思想文化的交融交鋒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簡單遵循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或者完全忽略這一群體的思想教育,都無法培養出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無法滿足“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對德才兼備人才的渴求。因此,如何進一步完善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適應大學生自身特點的德育制度,是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急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5-6]
作為研究生學習生涯的第一責任人,研究生導師不僅擔負著為國家培養高素質、高水平人才的重任,還將作為學生榜樣持續影響研究生的未來科研生活。在這種環境下,一方面,要建立科學合理的研究生導師育人成效評價制度,形成激勵約束機制。同時也應將思政教育融入課堂和科研工作中。深入學生生活,從整體上關注研究生的身心狀況,及時了解并關注學生的心理和日常生活方面的問題;要用高尚的師德師風,嚴謹、務實的學術態度,培養學生優良的學風與作風,要求學生保持嚴格的學術操守;要做好研究生畢業生的就業輔導工作,積極主動引導他們更好更快走上工作崗位。要把研究生退學率、就業率、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等情況作為研究生導師育人成效評價體系的重要觀測點;對未能切實履行職責的導師,制定規章并定期考核、限招、停招,直至取消導師資格等處理措施。另一方面,要建立體系完備的研究生導師能力培訓體系。要以導師自身對學生的榜樣引領作用、科研幫扶能力為著力點,以微課、慕課等形式,積極開展精、簡、重心明確的研究生導師培訓沙龍,將重點放在研究生導師的綜合育人能力上。[7]
要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必須健全思政工作育人體系。[8]一是要把研究生思政工作作為完善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的核心任務和重要抓手,與本科生思政工作同規劃、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實,形成學校黨政齊抓共管、研究生工作部牽頭抓總、職能部門多向發力、學院具體落實的工作格局。二是要建立研究生培養全過程活動體系。要區別研究生的不同類別、不同年級等實際情況,建立符合他們實際需求的特色活動,把思想政治教育與研究生日常學習生活,特別是科研工作緊密結合,努力構建“三全育人”格局。三是要結合實際需要,打造一支職業能力強、育人素質高的思政工作教育隊伍。[9]要建立科學的激勵約束機制,吸引更多優秀畢業生加入研究生輔導員隊伍;要推進研究生思政課教師專業化,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教師能力素質提升為核心,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實踐教學為輔助,不斷優化研究生思政課設置,探索具有研究生教育特色的教學內容,要切實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10]
高校研究生基層黨支部一般以專業年級為單位設置,但研究生一般是以實驗室或課題組為單位開展學習和科研活動。這就直接造成了研究生黨建工作與研究生教育的脫節,無法發揮黨建引領作用。[11]同時,這種黨建模式也存在師生黨建脫節、研究生黨支部傳承少等突出問題。為此,要加強研究生黨支部的組織建設,促進研究生黨建工作的創新。一是要按照“縱橫結合法”設立研究生黨支部。綜合考慮導師科研團隊、學生黨員數量等實際情況,以實驗室、課題組為依托,成立縱向研究生黨支部,同時在支部內部同一年級黨員中橫向成立黨小組,理順縱向研究生黨支部運行機制和工作制度,切實解決學生黨建傳承少等難題。[12]二是要按照師生黨建一體化模式,建立教師黨支部與研究生黨支部共建機制。給研究生黨支部聘請黨建指導教師,推動學生黨支部工作規范化,聯合開展參觀考察、集中學習、專題輔導等黨內主題教育活動,努力構建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促共進的師生黨建一體化格局,切實解決師生黨建脫節難題。
鑒于研究生群體規模擴大化、思想多元化、學習分散化等突出特點,特別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大部分研究生不得不面臨畢業、就業、婚戀等現實問題帶來的多重壓力,需要接受心理健康關注的研究生數量與日俱增,因此在目前大環境下迫切需要加強研究生心理健康關注。[13]一是要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規范化建設。重點抓好規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規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規范化的心理健康篩查、規范化的心理危機干預等關鍵環節。二是要堅持“預防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原則,在入學時全面了解研究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狀況,針對重點研究生建立一對一心理健康檔案,定期跟蹤了解情況,做到有問題及時發現。三是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舉辦“健心節”“情緒垃圾桶”“心靈加油站”等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動,幫助研究生舒緩壓力,學會情緒控制與自我調節,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1]李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狀分析與體系構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27):14- 15.
[2]劉嘉敏.新時代完善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四重維度[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41 (03):9-13.
[3]左超.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13.
[4]劉振誠.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8.
[5]張興春.新形勢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5.
[6]趙學晶.新媒體時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創新研究[D].蘭州:蘭州理工大學,2016.
[7]李超,許矛,姚彬.加強研究生導師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主導”作用的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24):43.
[8]呂晉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價體系研究[D].太原:中北大學,2014.
[9]劉雨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升策略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8.
[10]徐英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途徑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07):32-33.
[11]宋紅青.高校研究生黨支部組織建設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6.
[12]李思齊.新時期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實效性的研究[D].西安:陜西科技大學,2013.
[13]吳鵬.研究生思想特點研究文獻綜述[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0,27(01):55-57+106.
該文章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武漢東湖學院)專項研究課題:三全育人背景下一三五七九黨建引領思政創新模式研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WHDHSZZX2022056)
(責任編輯:趙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