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海燕
2008青島奧帆賽、殘奧帆賽的成功舉辦,使青島“帆船之都”的夢想順利實現,“后奧運時代”的青島更是在此基礎上蓬勃發展起來。帆船運動在青島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諸多國際賽事紛紛落戶青島,在引進賽事的過程中更是不斷加強了與國際帆船運動界的交流,使青島帆船運動的整體水平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更有利地助推了“帆船之都”揚帆遠航。在此基礎上,群眾性和校園性的帆船運動也蓬勃發展起來,帆船運動被越來越多的市民和體育愛好者接受和了解,成為一項新興的體育活動。
時針撥回到2009年,青島憑借帆船運動產業的普及和發展,以“帆船”為載體,策劃并主辦了青島國際帆船周,并且希望將青島國際帆船周打造成為國際知名帆船節慶活動,為青島市節慶活動再添一張新的城市名片。確定了每年8月在青島奧帆中心舉辦盛大而隆重的“青島國際帆船周”。到2014年,青島國際帆船周與青島國際海洋節合并舉辦,海洋節整體納入帆船周。
時至今日,夏日的奧帆中心每年都會迎來無數的帆船運動員和帆船比賽愛好者,成為青島一道亮麗的風景。同時,青島奧帆中心也成為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航海運動學校、山東航海運動學校的所在地和訓練基地。每年,舉辦國際OP級帆船夏令營和全國帆船駕駛培訓班和組織國內外青少年參加OP級帆船培訓與營地活動,并組織中國沿海及內陸地區帆船運動生源和帆船愛好者到青島培訓,提高青少年的帆船興趣。
此外,從2006年開始,每年舉辦一屆的“帆船運動進校園”活動,給更多的青少年創造了揚帆起航的機會,各個區市為了推動青少年帆船帆板運動的發展,相繼舉辦了多次青少年帆船夏令營。同時,從2010年起,青島每年舉行“歡迎來航海”全民帆船普及活動,“帆船大課堂”帆船知識普及講座活動,更是在青島掀起了一股全民航海的熱潮。
每年夏日,青島國際OP帆船營暨帆船賽都會在奧帆中心拉開大幕,來自多個國家國家和地區的OP帆船選手、領隊和教練齊聚“藍灣之上”。于是,可以看到,在奧帆中心的浮碼頭上,身穿不同顏色T恤的孩子們齊聚在這里。即使來自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城市,帆船卻是他們共同的語言,海面上的點點白帆則構成了一幅最美的畫面。
時隔3年,青島國際OP帆船營暨帆船賽再次迎來世界各國的帆船小營員們,小選手們同吃同住同訓練,揚帆逐浪浮山灣。作為中帆協小水手積分系統的“一員”,2023青島國際青少年帆船賽(ILCA4級)也在今年首次舉辦,為國內外青少年帆船選手提供更多培訓體驗和參賽選擇。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帆船周推出一站式服務,以賽會節慶熱度激發帆船運動熱情,著力滿足帆船普及體驗需求;青少年帆船培訓持續在奧帆中心、唐島灣、高新區祥茂河、膠州如意湖、藍谷人才公園等9個下水點全面開展;聯合帆船企業、俱樂部開展“歡迎來航海”全民帆船體驗活動,面向市民定期釋放公益體驗名額;推動帆船運動向全民屬性延展,不斷夯實“帆船之都”群眾基礎。
8月16日,2023青島國際青少年帆船賽、青島國際OP帆船營暨帆船賽閉營式暨頒獎儀式在奧帆中心媒體中心南平臺舉行。
青島市體育局副局長、組委會執行秘書長譚鵬,青島市體育事業發展中心主任、組委會執行秘書長張敏,青島市教育局體衛藝處副處長曹家祥,青島市體育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立謙、周震華等領導出席儀式,各參賽運動員、教練員,贊助商代表以及新聞媒體等參加儀式。各位嘉賓為獲獎選手頒發了獎杯和證書。譚鵬代表青島與澳大利亞、新加坡、泰國以及國內省市代表交換禮物,并宣布2023青島國際青少年帆船賽、2023青島國際OP帆船營暨帆船賽閉營。
張敏在致辭中表示,青島國際青少年帆船賽、青島國際OP帆船營暨帆船賽是“帆船之都”城市名片的重要組成部分,搭建了國際間青少年帆船技術和文化交流的平臺,推動了帆船運動發展與青少年成長。
2023青島國際青少年帆船賽是首次舉辦,共吸引了俄羅斯、新加坡、中國澳門、上海、大連等國家和地區13支隊伍39名運動員來青參賽。經過5天的激烈角逐,青島選手表現出色,兩名小將獨占鰲頭。最終,來自青島司南帆船隊的吳若嫻和青島睿航帆船隊的鄭海分別奪得2023青島國際青少年帆船賽女子組、男子組冠軍。
2023青島國際OP帆船營暨帆船賽有來自澳大利亞、泰國、俄羅斯、新加坡、南非、中國澳門6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上海、四川、成都、蘇州、南京、珠海、威海、大連、青島等省市20支隊伍百余名運動員參加比賽。過去5天,百余名小運動員在金銀男女子4個組別展開比拼。最終,南京隊劉玥辰、蘇州隊謝天毅、珠海隊喻晴、蘇州隊陶允哲分別獲得2023青島國際OP帆船營暨帆船賽各組別冠軍。
儀式上,澳大利亞、泰國、俄羅斯、新加坡、南非等國際小營員以及青島、大連、南京、珠海、威海等國內小營員分別進行了精彩的才藝表演。中外小船員還合作進行了互動游戲和交換儀式環節,在游戲中增強了中外雙方的理解、協作,通過禮物傳達彼此心意。
國際化賽事的舉辦為中外小選手們搭建了帆船運動良好的互動平臺,幾天競賽日中,帆船運動的魅力突破語言隔閡,小運動員們揚帆遠航、團結協作,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來自青島五十八中的盛俊越在今年實現了華麗“變身”。曾經,他作為一名OP營員和伙伴們“馳騁”于這片蔚藍海岸,如今,他作為一名志愿者,在負責參賽隊伍與組委會之間溝通聯絡的同時,也負責器材的整理清點、分發和回收。談起此次“身份”的轉變,盛俊越有感而言,“帆船,對青島孩子有一種天生的吸引力,通過多年的學習和訓練,從對帆船知識的懵懂無知到對帆船技巧的熟練掌握,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意志品質會得到鍛煉和改變,還可以在無形中淬煉良好的獨立能力,同時,在比拼中,又可以和同伴同舟共濟,養成團結互助的習慣,自身的改變是顯而易見的,所以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中學小生參與到這項運動中。”

正如盛俊越所言,從2006年開始每年舉辦一屆的“帆船運動進校園”活動和青島國際OP帆船營暨帆船賽給更多的青少年創造了揚帆起航的機會。然而,帆船運動之所以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愛,并在青島得到推廣,歸根結底,還是這項運動在探索自然、駕馭風浪、無畏拼搏中所詮釋的一種精神。“作為競技運動,它不僅是速度和力量的較量,也是技藝和意志的比拼,體現了奧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同時,作為一項休閑運動,它則深刻詮釋了回歸自然、親近大海,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盛俊越說。
于是,我們看到,青島啟動“帆船運動進校園”青少年帆船普及活動以來,相繼建立了100余所帆船特色學校和30余所帆船特色示范學校,累計培訓萬余名青少年。其中,有近1萬名青少年獲得和晉升基本能力等級證書。2007年,國家體育總局授予青島“中國青少年帆船運動推廣普及示范城市”。世界帆聯認為青島推廣帆船運動的做法,可以在整個亞洲推廣,以此推動帆船運動在亞洲的興盛和流行。而青島國際OP帆船訓練營暨帆船賽先后吸引了幾十余個國家、地區的千余名小運動員參加。為加強青少年帆船國際交流,青島先后選派數百名教練員和青少年運動員赴德國基爾、法國布雷斯特、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賽事培訓交流活動,建立了友好交流關系,孩子們在碧海藍天之間揚帆起航,掀起一次次彩色的浪潮,盡情享受海上無限廣闊的空間也成為孩子們的夢想……

Carry the Dreams of Young Sailors and Embrace the Spirit of Youth
After a gap of three years, the Qingdao International Optimist Training Camp & Regatta once again welcomed young sailo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hey ate, lived, and participated in training with each other, bravely sailing against the waves in Fushan Bay. As a “member” of the young sailor points system of the Chinese Yachting Association, the first Qingdao International Youth Regatta 2023 (ILCA4) was also held this year, providing more training experience and opportuniti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port for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young sailors. It is worth mentioning that this sailing week launched a one-stop service to stimulate people’s enthusiasm for sailing sports through competitions and festivals and meet people’s demands for popularizing and experiencing the sport; the youth sailing training program was constantly carried out at 9 sites such as the Olympic Sailing Cen- ter, Tangdao Bay, Xiangmao River in Qingdao High-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Zone, Ruyi Lake in Jiaozhou and Blue Valley Talent Park; it launched the "Welcome to Sailing!" national sailing experience activity with sailing enterprises and clubs and regularly released free experience quotas for the public; this event aims to popularize sailing sports for all and consolidate the mass foundation of building a“Sailing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