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萱
日前,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油工程”)負責工程總承包的亞洲首艘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海洋石油122”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海西灣完成船體建造,標志著中國深水超大型海洋油氣裝備研發制造技術能力實現新突破。
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是集原油生產、存儲、外輸等功能于一體的“海上油氣加工廠”,具有抗風浪能力強、適應水深范圍廣、儲卸油能力大以及可轉移、重復使用等優點,已成為全球海洋油氣開發的主流生產裝置。由于生產工藝復雜、設備設施集成程度高、建造難度大,被視為海洋工程領域“皇冠上的明珠”。
目前,常見的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主要有船型和圓筒型兩種類型。“海洋石油122”采用新型的圓筒結構設計,相對傳統的船型結構,具有鋼材用量少、整體穩定性好、抵御惡劣海況能力強等特點,可降低工程投資,有效提高經濟適用性。
據介紹,“海洋石油122”由船體和甲板上的功能模塊組成,最大直徑約90米,主甲板面積相當于13個標準籃球場,空船總重3.7萬噸,最大排水量達10萬噸,最大儲油量達6萬噸,可連續在海上運行15年不回塢。建成后將通過12根長達2570米的系泊纜繩牽引,屹立在水深324米的大海上工作,猶如一朵盛開的“海葵花”,每天處理約5600噸原油。
船體是FPSO實現安全穩定服役以及儲油、航行等功能的關鍵部位。為適應惡劣海況,“海洋石油122”船體采用了雙層底設計,由123個分段組成,包括41個獨立艙室,總重達2.7萬噸。由于船體均為異形分段,各分段重心、安裝等相互制約,船體合龍后主尺寸公差需要控制在25毫米以內,對空間規劃、設備管線布置、精度控制等提出嚴峻挑戰。
中國海油“海洋石油122”項目團隊攻克了臺風海況浮式生產裝備系統設計、高精度建造等一系列難題,成功掌握8項關鍵施工技術,創新采用三維模擬搭載等數字化手段,實現船體合龍一次就位成功率100%,尺寸公差不超過6毫米,精度控制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下一步,“海洋石油122”建造進入總裝集成階段,明年建成后將與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平臺“海基二號”共同服役于中國首個深水油田二次開發項目,開創干式井口開發南海陸坡油田的工程新模式,為中國深水油氣田經濟高效開發提供全新選擇。
海洋裝備產業鏈是青島著重發展的24條重點產業鏈之一。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海西灣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基地,是國家規劃建設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依托該基地,青島西海岸新區著力突破關鍵技術,不斷強化設計研發、核心設備制造,推動船舶和海工裝備向大型、高端、深水、智能等方向發展,加快打造全球領先的綜合性海洋裝備創新基地。
Offshore Oil 122, Asia’s first!
Recently, “Offshore Oil 122”, Asia’s
first cylindrical FPSO, which was undertaken by Offshore Oil Engineering Co., Ltd. as the main contractor completed the hull construction in Haixi Bay, Qin- gdao West Coast New Area, marking a new breakthrough of technical capabilities in the R&D and manufacturing of China’s deepwater super-large offshore oil and gas equi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