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環境具有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屬性?,F代社會中,工作壓力的增大、人際關系的疏遠和人性情感的弱化,人的情感需要獲得宣泄、釋放與滿足的渠道。人們已不滿足于室內環境僅僅注重對功能需求的滿足,轉而更加關注室內環境是否能滿足精神和情感方面的需求。
療愈系這一概念源自日本的時下流行文化。“愈す”這個字在日文中有解除痛苦、傷痛復原之意,在日本很流行使用這個詞匯,中文可解釋成療傷、療愈。療愈的概念不只是指身體的實體部分,還牽扯到心靈的,療愈系(愈し系:Healing style)又稱治愈系、治療系、療傷系。所謂的“療傷系”涵義在于能解除內心的痛苦、傷痛之意,但現在的社會所針對的療傷則使用于壓力的層面居多,因此療傷也有解除內心壓力的意涵,任何能夠幫助撫慰現代受創心靈的人、事、物,都可以歸類成為療愈系。其衍生的主要用意在于讓人們放松舒緩心情、撫平心靈創傷,幫助生活者調整自身情感的過渡。
療愈不僅僅指治療臨床疾病,還包括關注身心俱佳的平衡狀態,并致力于促使生理健康和情感福祉水平的同時提升。能夠提供有益于身體健康和情感福祉的支持,并起到療愈作用的物理環境被稱作療愈環境?!隘熡臻g”則應是城市有療養性質的增補空間,這個空間是靈活多變的,利用城市閑置或廢棄空間進行室內設計改造,小到報刊亭、電話亭、集裝箱,大到廢棄售樓處、沿街商鋪的改造,無論何種規模,都能為每個過路的疲憊心靈提供一個治愈充電站。
設計作為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創造性行為,是人類面對困難和解決問題的本能。伴隨著工業革命的浪潮,現代意義上的設計概念應運而生,并且在構建人類美好生活的過程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工業革命以來,設計都是以滿足私人需求為主要出發點,而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及社會財富的增加,人們對于精神需求的滿足上升到了新的層次。為適應社會需求的轉變,設計從最初滿足個人的利益開始轉向滿足公眾的利益,其服務對象從個人上升到集體,開始追求大眾的利益、尋找社會的價值、保證環境的可持續等,公共設計開始成為重要的設計領域,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建設具有療愈效果的人居環境的意義不容小覷, 療愈環境應當被作為造福于大眾的普遍性社會資源而配置。
當代城市生活高壓的工作、生活方式造成的亞健康問題已然成為嚴峻的社會挑戰,如果任由亞健康發展, 則有很大可能向疾病狀態惡化, 而使之向健康狀態轉化則需要通過外力干預。可見,營造高品質的人居環境, 為城市居民提供療愈身心、重歸健康的場所, 將成為環境設計者無法回避的使命。
《設計》編輯部
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