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良, 潘丙琦
(1.開封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河南開封 475000; 2.開封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河南開封 475000)
近年來,開封市水產養殖業受到經濟形勢、市場需求等多重影響,水產養殖總體上保持穩定。 但存在著發展模式過于粗放、設施設備落后、水域環境污染嚴重、發展空間有限、水產品結構性過剩、科技支撐力度不足等問題。 開封市水產業要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解決這一系列制約因素。 為此,開封市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區域中心應運而生。
自2002年開封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積極開展鯉春病毒血癥、錦鯉皰疹病毒病、鯽魚造血器官病和鯉浮腫病的專項監測, 探究水生動物疫病的發病機制,并采取積極措施, 有效地降低了水生動物疫病的發病率。盡管開封市在水產養殖病害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但是水生動物疫病的防控仍然存在挑戰,要想讓漁業發展更加有效,讓漁民獲得更多的收益,必須加強對水生動物疫病的防控。 建立開封市水生動物疫病防控監測區域中心,能夠有效地預防和減少水生動物疫病的蔓延, 不僅有助于減少疫情的發生,還能夠有效地減少產業損失,確保漁民的利益。
目前,水生動物疫病頻發,廣泛流行,在疾病治療過程中藥物殘留問題日漸突出。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一旦食用被污染或經過有毒有害物質加工的水產品,可能引發食物中毒,危害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要有效遏制水生動物疾病的擴散與蔓延,進一步提升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有必要進行長期的調查與監控,以便及時發現、采取相應的防治對策;了解當前水產養殖過程中各類水生動物疾病的主要病原、病因和傳播動態、影響過程等信息,從而減少或避免使用藥物。 加強水生動物防疫工作,提高養殖水產品質量水平,保證公共衛生安全,維護國民健康。
本實驗室為水生動物生物安全P2實驗室, 檢測標準符合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制定的水生動植物疫病檢測技術規范。 按照實驗室功能分區可分為組織病理實驗室、寄生蟲綜合實驗室及樣品處理室,并配設了信息化管理平臺。 在儀器配備上有基因擴增儀、電泳儀和電泳槽、凝膠成像分析儀、熒光定量PCR儀、核酸自動抽提儀、恒溫熒光檢測儀等儀器。
實驗室建成后不僅服務于開封市, 將有利于面向周邊地市縣區乃至整個豫東地區, 為全省范圍內開展相關病害的診斷、 綜合防控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礎, 與省級和其他兄弟地市的水生動物疫病防控監測中心形成上下聯動、橫向協作、高效運轉、保障有力的水生動物疫病防控體系, 利于在全省范圍內進行重大水生動物疫情風險評估。
通過實驗室工作開展, 能夠進一步做好全市漁業病害防控工作, 提升開封市水產品質量安全和漁業水域環境監測,提升農業投入品利用率。 根據檢測結果進一步規范水生動物監測、 流行病學調查、消毒、檢疫和監督等各項工作,加強水產疾病的預防、控制,降低重大疫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實現水生動物疾病檢測能力提高20%以上、 水生動物疾病病原檢測準確率達到90%以上, 對促進漁業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推動實施鄉村振興具有重要作用。
本實驗室屬公益性非盈利項目。 建成后可監測開封市及周邊地區水生動物疫病發生規律, 提升開封市及周邊水產品質量安全和漁業水域環境監測生物學特性, 利用應急預警機制指導開封市養殖企業科學防控疫病,做到防控在前,年節省漁藥開支100萬元以上,減少水產業因疫病造成的損失10%以上,使開封市水生動物疫病的發病死亡率下降6%,同時每年將減少魚病死亡和漁業污染事故死魚直接經濟損失600萬元,且可以持續發揮作用至少10年。
開封市水生動物疫病防控監測實驗室的建立,為開封市水生動物防疫機構提供水生動物疫病診斷、防治的技術支撐,有效監控開封及周邊地區重大水生動物疫病, 是水生動物疫情監測體系中的重要環節。 同時要注意規避各種風險,不斷提高實驗室設備的工作效率以及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操作能力,加強實驗室建設,帶動和完善水生動物疫病監測體系,為漁業高質量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