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勝
摘要:數學是小學階段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學生只有在小學階段打好數學基礎,才能在步入高年級之后對數學知識更感興趣。在低年級的小學數學課堂上,開展隨堂練習是十分重要的教學環節,而如何對隨堂練習做進一步完善,使其起到提質增效的作用,是小學數學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文章主要探討了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提質增效”目標下低年級數學隨堂練習的設計策略。
關鍵詞:提質增效;低年級數學;隨堂練習設計;策略
數學是學生在學習中接觸較多的基礎學科,也是一門工具性學科。小學數學知識相對來說比較抽象,不容易被學生理解。所以,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要通過課堂練習來鞏固所學數學知識,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學生在完成隨堂練習的過程中,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自身的數學核心素養,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1? ?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師教學手段單一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著教師教學手段單一的情況。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新鮮事物十分好奇。但是,現階段大部分的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依舊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一節課從頭講到尾,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數學知識。此外,部分教師的教學手段也十分單一,沒能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適當調整,加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這樣的數學課堂無法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久而久之,學生會覺得學習數學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對數學這一學科也喪失了學習興趣。
1.2學生數學基礎存在差異
不同的學生,不管是在性格還是在學習能力上,都是有差異性的。有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強,在平時的學習中一點即通,對學習過的知識能舉一反三。但是,對部分學生來說,由于其邏輯能力以及抽象能力不足,在理解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不同的學生在學習能力上也是存在差異。面對這樣的差異,數學教師就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生展開差異化教學。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數學訓練,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全體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但是,現階段部分教師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沒能有效開展差異化教學。
1.3重復內容居多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對學生鞏固數學知識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并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有部分教師在實際設計作業的過程中,并未控制好隨堂練習的數量,認為練習的量決定學生的學習質量,往往給學生布置了大量的重復性、機械性較強的作業,這樣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提質增效,并且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往往會感覺壓力很大,這不利于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
1.4難以滿足學生需求
小學數學知識相較于其他學科的知識來說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在理解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往往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為了激發學生完成隨堂練習的興趣,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布置具有趣味性的作業,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緩解精神方面的壓力,從而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但是,在具體的隨堂練習設計過程中,部分教師在課堂上并未注重對作業形式進行創新,這使得隨堂練習變得千篇一律,也不具備實踐性,無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更談不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了。
2? ?“提質增效”目標下低年級數學隨堂練習設計策略
2.1結合教材內容,優化練習模式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隨堂練習,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也能對本節課學習到的內容進行鞏固。因此,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不能脫離教材進行隨堂練習。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一般都采取的是“題海戰術”,這樣盡管可以在短時間內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長此以往,學生會感覺十分疲憊,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結合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對隨堂練習的模式做進一步調整,更加注重隨堂練習的質量,并對課堂練習模式進行創新,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2營造學習氛圍,共享學習經驗
小學數學相較于其他學科來說,具有較強的抽象性。數學學習是十分枯燥的過程,并且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在課堂上很難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就要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并通過良好的氛圍帶動學生進行學習。以“正方體與長方體”的學習為例,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布置相關的學習任務,為之后的講解打下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數學教師還需要不斷提問,將提問這一方式融入隨堂練習中,這樣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這節課所需要學習的知識。對于回答問題正確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口頭表揚。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和交流,共同完成隨堂練習。
2.3基于兒童立場,制定針對性練習
對不同的學生來說,學習能力是有所差異的,學生在理解數學知識以及接受數學知識的程度方面也是有差異的。因此,數學教師如果在平時的數學教學過程中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容易忽略后進生,使得他們在平時的學習中不能獲得自信。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隨堂練習的過程中,應結合實際情況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個性特征以及學習能力和學習進度,設計更具針對性的隨堂練習活動。
2.4明確練習目的,把握練習梯度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進行層層引導。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應結合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這樣才能由簡單到復雜,實現一步步地推進,從而有效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學生也能更深入地參與到隨堂練習中。此外,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課堂練習活動中,不應只包含一個知識點,而是應把不同知識點進行融合。數學教師要有針對性地結合本節課的側重點開展針對性的課堂練習,并設計不同的練習方案,從而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同時提升其數學核心素養,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學生才能在隨堂練習中取得進步。
2.5注重生活性,讓學生成為知識的實踐者
小學課程中的相關數學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需要數學教師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創設貼合學生實際生活的教學情境,這樣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也能感受到自己在課堂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存在于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同時在平時的生活中可以應用數學知識解決遇到的問題,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將成為學習的實踐者。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所布置的隨堂練習要圍繞學生的實際生活來設計。
2.6注重趣味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參與者
對小學生來說,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開展相關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從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在課堂上融入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參與者,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隨堂練習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年齡以及相關的性格特征,突出隨堂練習的實用性及趣味性,這樣可以保證全班的學生都能在隨堂練習中得到數學能力的提升,同時使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體,在學習中進行自主探究,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
2.7注重自主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者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小學數學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思路,將學生視為學習的主人。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相關的練習題時,要尊重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可以培養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平時的學習中可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此外,對小學數學教師來說,還可以引導學生自行設計隨堂練習,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究主動性,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導者,而學生完成自己的隨堂練習,還能從中獲得成就感。
2.8注重探究性,讓學生成為問題的探索者
學生完成隨堂練習的過程,實質上也是一種對數學知識的復習過程。要想發揮隨堂練習的有效性,數學教師就不能僅僅要求學生對公式或者概念進行簡單記憶,而是要多鼓勵和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實踐等方式培養探究能力。學生在完成隨堂練習的過程中需要多與同學以及教師交流。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平時的隨堂練習設計中加入一些能啟發學生進行思考的問題,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活性,也能讓學生在動腦思考的過程中掌握解題技巧,積累解題經驗。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開展隨堂練習,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十分重要。同時,隨堂練習可以幫助低年級的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也可以在完成隨堂練習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的數學知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小學數學教師要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對隨堂練習進行創新,并加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也會更加樂于完成隨堂練習,并能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
參考文獻:
[1]徐致彥.“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策略研究[C]//廊坊市應用經濟學會.對接京津:社會形態 基礎教育論文集,2022:2398-2400.
[2]黃沈華.“雙減”背景下啟潤課堂數學練習隨堂演繹[J].新教育,2022(31):26-28.
[3]劉丹華.基于學習通的隱性分層教學在高等數學中的實踐研究[J].科技視界,2022(23):109-111.
[4]王青.數學隨堂練習題應做到精簡高效:以“百分數的意義”課后習題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19(5):47.
[5]王旭琴.精心設計 深度學習:淺談小學數學隨堂練習設計[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7(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