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曉 夏會楠 張慶橋 曹素敏 鄭素月*
(1河北工程大學園林與生態工程學院,河北 邯鄲 056038;2河北中沃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河北 邢臺 054700)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又名糙皮側耳,不僅味美,還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抗腫瘤、抑制癌細胞生長的多種藥用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1]。據中國食用菌協會統計,2020 年我國的平菇產量達682.96 萬t,位居第三,是廣泛栽培的食用菌之一[2]。河北省是我國極少數能夠在夏季生產食用菌的省份,2020 年河北越夏食用菌產業集群入選全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一葷一素一菌”健康飲食觀念的普及,消費模式逐漸由季節性消費向全年消費轉變,這促使著食用菌開始由季節性栽培向工廠化的生產方式轉變[4],并已成為近年的研究熱點[5]。平菇需求量逐漸向品質優良、外觀漂亮等方向發展[6]。試驗比較13 株平菇菌株菌絲的生長速度、子實體外觀特征、現蕾時間、現蕾數量、出菇周期、生物學效率等農藝性狀,為選擇適宜工廠化生產的平菇優良菌株提供數據支撐。
供試菌株及來源見表1。
1.2.1 菌絲培養試驗
用直徑為5 mm 的打孔器取供試平菇菌株活化后的母種菌塊接至平皿培養基(PDA)的中央,25 ℃恒溫避光培養一周。每個菌株接3個培養皿。
1.2.2 出菇比較試驗
試驗于2022 年6 月至10 月在河北中沃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智能出菇棚室完成,設置降水條件為每隔10 min 工作7 s,通風條件為每隔10 min 工作5 s。出菇管理時間為9 月14 日至10 月5 日,產量統計階段為9 月20 日至10 月5 日。栽培培養料配方:玉米芯63%,木屑15%,麩皮15%,豆粕2%,石膏1%,石灰4%。采用單因素隨機區組設計,聚丙烯袋規格為17 cm×35 cm,窩口裝料,每袋裝料折干350 g。每個平菇菌株50袋,三次重復。菌絲長滿袋后熟10 d,移至出菇房劃口出菇,口徑3 cm 左右。12~13 ℃溫度冷刺激,保持24 h,然后升至15~16 ℃。
1.3.1 供試平菇菌株的菌絲生長速度
平菇菌株的菌絲生長速度采用十字交叉法,每隔兩天測量菌絲直徑,計算菌絲日均生長速度,并觀察菌絲的顏色及長勢,菌絲日均生長速度(cm/d)=(長滿n天的菌落直徑-接種塊直徑)/n。
1.3.2 供試平菇菌株農藝性狀測定
記錄供試平菇菌株的現蕾時間、現蕾數量、出菇期、第一潮菇的產量,并計算其生物學效率,采用SPSS軟件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等。
1.3.3 供試平菇菌株子實體性狀測定
用游標卡尺測量供試平菇菌株子實體的菌蓋直徑、菌蓋厚度、菌柄長度、菌柄直徑,并記錄每袋子實體數量、顏色等。
結合市場需求,將平菇分為三個等級。一級菇:菌蓋橫徑為2~5 cm,圓潤整齊,肉厚、自然色澤,菌柄長度在2 cm以下,無畸形,無霉爛,約8分熟;二級菇:菌蓋橫徑為5~10 cm,肉厚、自然色澤,菌柄長度在2 cm 以下,無畸形,無霉爛,約8 分熟;三級菇:菌蓋橫徑為10 cm以上,成熟,允許有5%的破碎菇。
由表2 可知,供試平菇菌株的菌絲生長速度有顯著的差異,其中P5菌株(2053)的菌絲生長速度快于其他菌株,P6 菌株(2028)的菌絲生長速度顯著慢于其他菌株。供試平菇菌株菌絲顏色及長勢無差異。

表2 供試平菇菌株的菌絲生長速度
由表3 可知,現蕾時間最早的是P10(冀平15)菌株,接種后37 d 現蕾,P13(黑平)菌株現蕾最晚,46 d 現蕾,其他菌株41 d 現蕾;現蕾數量較多的是P12(雙抗黑平)菌株,除P10、P11(冀平16)、P6(2028)菌株外與其他菌株差異顯著(P<0.05)。出菇期的長短反映出菇是否集中。平菇P10菌株的出菇期最短,為5 d,P13菌株的出菇期最長,為10 d,其他均為7 d;第一潮菇生物學效率最高的是P12 菌株,為45.27%,其次為P11、P8 菌株,分別為41.16%、40.78%,最低的是P13菌株,為31.38%。

表3 供試平菇菌株的農藝性狀比較
由表4 可知,子實體數量最多的是P12(雙抗黑平)菌株,最少的是P13(黑平)菌株;平菇子實體菌蓋的直徑大多在2~6 cm,菌蓋的厚度均在0.2~0.8 cm;菌柄長度在1.3~4.5 cm;菌柄的直徑在0.3~1.7 cm。子實體顏色除P10(冀平15)菌株為灰褐色,其他均為灰黑色。

表4 供試平菇菌株的子實體性狀比較

圖1 供試平菇菌株出菇形態
目前隨著食用菌行業的快速發展,同時為滿足市場的需求,平菇生產方式不能僅僅局限于傳統的農業式栽培,工廠化栽培已成為必然趨勢[7]。市場上的平菇品種較多,但是由于生產企業缺乏對平菇菌株的保藏復壯手段,造成優良性狀丟失。優良平菇品種(菌株)是工廠化栽培的基礎,因此選育適合工廠化栽培的優良平菇菌株意義重大[8]。
試驗結果表明,菌絲的生長速度與子實體的現蕾、出菇時間無相關性,P5 菌株的菌絲生長速度最快,但是P10 菌株的現蕾時間最早,且出菇周期最短,P6 菌株的菌絲生長速度最慢,且現蕾時間最晚,出菇周期長,出菇一致性較差。平菇P10 菌株的出菇相對集中,第一潮菇的生物學效率也較高。平菇P11 菌株的子實體顏色為灰黑色,菇形美,生物學效率較高,為工廠化生產小黑平的理想菌株。平菇P12 菌株子實體顏色為灰黑色,子實體數量多、生長快,第一潮菇的生物學效率最高,是工廠化栽培的優選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