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晨

秋天到了,很多過敏性鼻炎患兒的家長又開始犯愁了,因為孩子的鼻子又“不聽話”了,經常會不停地打噴嚏、流清鼻涕,還會出現鼻塞、鼻癢的癥狀。很多家長以為是感冒,給孩子吃了很多感冒藥,鼻部癥狀總是反復不好,最后到醫院檢查才知道孩子得了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又叫變應性鼻炎,是由于接觸變應原后引發鼻黏膜的炎性反應,從而產生了一系列鼻部癥狀,主要表現為打噴嚏、清水樣涕、鼻塞、鼻癢等。有的家長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自己就知道孩子對什么東西過敏,這時甚至都無須作針對性的過敏原檢測了。中醫將過敏性鼻炎歸為“鼻鼽”“鼽嚏”范疇,多數醫家認為其病因病機在于肺氣虛弱,肺失宣降,脾失健運,腎氣不足,再感受風寒濕等外邪所致。《雜病源流犀燭》中言:“又有鼻鼽者,鼻流清涕不止,出肺經受寒而成也。”《素問·宣明五氣》中日:“腎為欠,為嚏。”
雖然過敏性鼻炎一年四季皆可發作,但很多過敏性鼻炎患兒呈季節性發作,特別是一到春秋季節就容易發病。這是為什么呢?從中醫角度講,春天是陽氣從陰出陽,秋天是陽氣由陽入陰,季節交替之時大自然陰陽轉換,小兒肺部嬌嫩,易寒易熱,當氣溫變化時,嬌嫩的肺臟第一時間感受到變化,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失常,就會出現鼻部癥狀。比如立秋后,天氣轉涼,氣溫下降,自然萬物也逐漸有“秋收”“冬藏”蟄伏之義,然而肺為嬌臟,為華蓋,外合皮毛,通鼻竅,當感受寒邪風邪之時,肺臟最先受邪,導致肺失宣降,鼻竅壅塞,出現鼻塞、鼻癢、流涕、噴嚏等癥狀,從而發生過敏性鼻炎。
與成年人過敏性鼻炎患者相比,過敏性鼻炎患兒因其特殊的生理病理因素,治療用藥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殊性。目前在臨床上,過敏性鼻炎患兒的西醫治療以局部使用噴鼻劑為主,其中糖皮質激素類噴鼻劑最為常用。但不少家長對使用激素比較擔心,總是難以堅持按療程用藥,導致患兒反復發作。
中醫治療過敏性鼻炎患兒有著獨特的優勢,既可內服中藥治療,也有很多療效不錯的外治法。根據小兒肺臟嬌嫩、脾常不足等生理特點,小兒肺部受損后常表現出易寒易熱的特點,脾臟受損后常表現出易虛易實的特點,治療時需加以相應調理。過敏性鼻炎患兒經常遇風遇涼就流清涕,打噴嚏,這是肺寒癥狀;伴有鼻子發癢、眼睛發癢,甚至全身皮膚發癢,多因風邪所致,所以治療上需要溫肺散寒、祛風之藥合用。要善用溫補類藥物,臨床常用白術、黨參、蒼耳子、防風、桂枝、白芷等。過敏性鼻炎患兒常伴有脾胃癥狀,如不愛吃飯、挑食、經常腹脹、暖氣.打嗝等,舌苔厚膩,辨證為肺寒脾胃不足,治療上宜健脾祛濕,臨床常用黨參、黃芪、茯苓、陳皮、石菖蒲等。還有一些患兒雖然鼻流清涕,但舌質紅,鼻甲腫大,多因郁而化熱,則應稍加清熱之品,如黃芩、薄荷等。亦可選用食療方緩解患兒的鼻部癥狀,推薦辛夷花煮雞蛋食療方。辛夷花有祛風通竅之功,取辛夷花8克,煮熟的雞蛋3個,一起加水煮30分鐘,每天吃一個雞蛋,喝一杯水。以往有很多醫家推薦使用蒼耳子油滴鼻,但是因蒼耳子有一定毒性,需要熱油煎炒后粉碎使用,且不可長時間使用,不建議家長朋友在家白行操作使用。
中醫外治法也是治療小兒過敏性鼻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操作簡單,療效肯定,無副作用,家長容易接受。下面推薦一些非常簡便的常用方法,供家長參考。①艾灸肺俞。肺俞穴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有調補肺氣、補虛清熱的功效。把艾條點燃后,在肺俞穴上方約2寸處來回移動,距離以患者局部感到溫熱為宜,不可離皮膚過近,以免起泡。艾灸約10~15分鐘,一天2次,一周為一療程。適用于過敏性鼻炎的肺氣虛證,其患者除了有鼻部癥狀外,還常有背部發冷等癥狀。若家長取穴不準,或操作困難,可到醫院請專業醫師治療。②小兒推拿。推拿治療小兒過敏性鼻炎時需要分期治療。發作期推拿手法有揉迎香穴、揉風池、開天門、推坎宮等;緩解期推拿手法有補肺經、補脾經、摩腹、揉足三里等。推拿治療一般需專業醫生操作。③“冬病夏治”三伏貼。很多過敏性鼻炎患兒體質虛寒,可利用夏季三伏天溫熱之氣,通過使用有溫陽化痰作用的三伏貼貼敷相應穴位上,通氣相求,生發體內陽氣,增強體質,加強抗病能力,減少發病。

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過敏性鼻炎的根本原因還是由孩子的體質造成的,治療有所好轉后要注意做好防護措施,調理體質。尤其是過敏性鼻炎患兒的護理尤為重要,需要治療和防護兩手一起抓,才能減少發病次數,甚至做到不發病。
1.回避過敏原有些家長經過給孩子檢測或者自己長期觀察,知道孩子對哪些東西過敏,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回避過敏原。如對花粉、粉塵過敏,則叮囑孩子外出時戴好口罩。春天萬物復蘇,正是花粉傳播的季節,秋天是草結籽的時間,風一吹,花粉、草籽在空氣中大量漂浮,患兒接觸后容易引發過敏。家長應讓孩子盡量到草少、樹少的區域玩耍,減少接觸過敏原。粉塵和塵螨也是引起過敏的一大因素,換季時衣物、被褥要提前晾曬一下,減少粉塵和塵螨,避免引起鼻炎發作。
2.根據孩子的體質特點調整孩子的日常生活和飲食很多過敏性鼻炎患兒是因為感冒后治療不及時或護理不當而引發了鼻炎。其主要癥狀表現是發熱、咳嗽等癥狀消失了,剩下鼻子局部癥狀遷延日久,遺留鼻塞、噴嚏、流涕、鼻癢等癥狀,最終導致過敏性鼻炎。根據病因的不同,不同患兒的護理有所區別。過敏性鼻炎患者病機多在于肺寒、脾虛、腎虛,再兼夾風、夾濕、夾熱等,內外合邪而發病。以風邪為主的患兒,主要表現為鼻癢、打噴嚏、鼻鳴、眼睛癢、惡風,吹風后以上癥狀更加明顯。這時護理上需要避風,盡量防止孩子吹風。以濕邪為主的患兒,主要表現為鼻涕為白色黏稠狀、鼻酸、易疲倦、口淡無味,護理上忌用冷水洗鼻,忌淋雨,少玩水,忌食生冷食物,適當喝溫水、熱水,但無須強迫。以熱邪為主的患兒,主要表現為黃膿鼻涕較多,口渴喜飲水,喜歡喝冷水,有的患兒聞及辣椒則打噴嚏,護理上需要避免悶熱的環境,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