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10歲時,被認為是一個壞學生。因為他不怎么喜歡上課,而且還會搞一些惡作劇,因此有時候會被老師關到一間單獨的小屋子里。他帶著一個速寫本坐在板凳上,不停地畫畫,他說“我能永遠待在那里一直畫下去”。
11歲時,畢加索被藝術學校錄取,很多學生不喜歡臨摹石膏模型,也不喜歡機械的繪畫訓練,但他卻從不厭倦。成年后,他曾自豪地讓朋友們看他十一二歲時的畫作,那些明暗對比都顯示出了高度的精確性。畢加索自夸說:“12歲時,我就已經畫得如同拉斐爾了。”但從留存下來的早期畫作看,畢加索并非一開始就畫得很好,而是有一個大量的、高度專注的繪畫訓練過程。他能在素描訓練中獲得極大的滿足感。畢加索精湛的水平不僅有賴于他的才華,更有賴于他為之付出的艱辛努力。正如他所言:“你不可能掌握一種藝術而不付出艱苦的工作,要通過勤奮來訓練手法和大腦的雙重機敏。”
(摘自《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