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鉑 范 靈
寧夏醫科大學,寧夏 銀川 750004
脊髓損傷作為一種嚴重創傷性事件,在交通、勞動及運動事故中較為常見,導致中樞神經系統致殘損傷。常造成損傷部位以下運動、感覺等功能不可逆轉喪失,同時引起肌肉萎縮、壓瘡、感染,嚴重導致呼吸障礙[1-2]。脊髓損傷臨床手段很多,如手術療法、大劑量激素沖擊療法、理療康復等[3]。但損傷后中樞神經細胞完全恢復很難,這些治療方法只能減少繼發性脊髓損傷發生,防止脊髓功能進一步惡化,恢復不了已損傷神經恢復功能。因此,研發一些行之有效治療促進脊髓損傷處神經細胞修復再生,以恢復脊髓結構及功能是臨床急需解決問題。烙灸是脊髓損傷一種新療法,臨床已經取得一定療效。前期觀察烙灸對脊髓損傷大鼠Wnt信號通路作用。發現烙灸能激活Wnt信號通路[4],而Wnt信號通路能促進多種來源干細胞發生神經分化[5]。此外,Wnt信號通路是調控內源性神經干細胞主要通路[6]。本人提出烙灸激活脊髓損傷大鼠Wnt信號通路,促進其內源性神經干細胞增殖分化為神經元細胞,同時抑制分化為星形膠質細胞,使其神經細胞修復再生。為驗證假說,故設計本實驗,揭示其機理,為臨床應用奠定基礎。
1.1 材料
1.1.1 實驗動物 成年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50只,SPF級,體質量240~290 g,來自寧夏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大鼠在安靜環境下飼養,給予充足飼養和飲用水,室溫20~22 ℃,相對濕度45%,保持動物房內晝夜節律。動物實驗嚴格遵循3R原則。實驗方案經寧夏醫科大學倫理研究原著委員會批準。
1.1.2 試劑 與儀器巢蛋白抗體(Nestin,DF7754,Affinity),神經膠質纖維酸性蛋白抗體(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80788,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封閉液(濃縮型正常山羊血清,中杉金橋),光學顯微鏡 (LEICA,德國)、Image-lab圖像分析系統和Image-Pro 圖像分析系統(BIORADHERCULES,美國)。石蠟切片機(RM2235,Leica公司,德國),全波長酶標儀(Epoch,Biotek公司,美國)。
1.2 方法
1.2.1 脊髓損傷模型 大鼠制備除假手術組外,其他4組大鼠均采用水合氯醛腹腔麻醉,俯臥位固定于大鼠固定器上,椎板咬骨鉗咬去T9~T11棘突和椎板,充分露出脊髓組織,避免損傷硬脊膜。運用改良自制Allen’s大鼠脊髓損傷打擊裝置,使打擊棒套入鋼管內,通過砝碼測量打擊棒打擊重量達10 g,打擊高度5 cm,打擊棒自由下落,致使T9~T11節段急性脊髓損傷(不完全性癱大鼠脊髓損傷模型,屬中等程度損傷)。大鼠有擺尾反射,雙下肢癱瘓證實造模成功。假手術組只做椎板切除,不損傷脊髓。術后大鼠分籠,飼養于配有空調專用室,注意術后護理防止感染,每日按壓膀胱區排尿3次,保持墊料干燥。觀察記錄大鼠雙后肢活動情況、立足伸趾能力、回縮反射、大小便等狀態。模型的建立參照《藥理實驗方法學》[7]及相關文獻的方法造模。
1.2.2 實驗分組及造模干預 隨機將50只SD大鼠分為5組,假手術組:只做椎板切除,不做脊髓損傷。模型組:只造模。Wnt抑制劑組:造模成功后12 h給予Wnt抑制劑腹腔注射給藥,每日1次,持續28 d。烙灸組:造模成功后12 h后采用烙灸治療,烙灸組造模后每日同一時間重復治療一次,持續28 d。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造模成功后12 h給予Wnt抑制劑腹腔注射給藥,同Wnt抑制劑組,并采用烙灸治療,同烙灸組,持續28 d。烙灸干預:在損傷大鼠兩側夾脊穴(在距損傷上下端兩個椎體棘突間隙旁開距中線3~4 mm處夾脊穴)上,用特制烙灸器,W形薄鐵皮制作灸槽,帶有手柄,依據損傷脊柱長度制作,放于損傷脊柱上,在灸槽內放入艾絨點燃,艾絨加熱傳導鐵器,鐵器傳導患處,使局部發熱,嚴格觀察皮膚情況,造模后每日1次,每次5 min。
1.2.3 標本采集與處理 干預28 d,將大鼠采用全身灌注多聚甲醛取材,以損傷脊髓為中心取縱向離損傷點長約1 cm脊髓,制成石蠟包塊用于免疫組化、免疫熒光檢測損傷組織內源性神經干細胞標記物-神經絲巢蛋白(Nestin)、神經元細胞標記物-神經元特異性稀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和星形膠質細胞標記物-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
1.2.4 脊髓損傷運動功能(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評分[8]兩名不知道實驗分組觀察者,于造模后第3天、7天、14天、28天運用BBB運動評定量表評估各組大鼠后肢運動情況,評估指標主要包括各個關節活動情況、跨步能力以及其協調性與軀干平衡能力等,0分(無運動功能)至21分(正常運動功能),兩人背向評估,平均值是大鼠運動功能最終得分。
1.2.5 免疫組化檢測 將石蠟切片脫蠟入水,經二甲苯、梯度乙醇脫蠟至水,利用檸檬酸進行微波修復抗原、內源性過氧化物酶阻斷、血清封閉后滴加Nesti(1∶250),GFAP(1∶400),β-Catenin(1∶400)和GSK-3β(1∶400),4 ℃過夜;第2天,PBS漂洗后加入二抗孵育40 min,PBS漂洗后DAB顯色,蘇木素復染,鹽酸乙醇分化,沖洗返藍,脫水、透明、中性樹膠封固,顯微鏡下觀察并拍片。
1.2.6 免疫熒光檢測 切片常規脫蠟至水,將切片置于EDTA抗原修復液,微波爐中高火加熱至沸騰,室溫冷卻5 min后,再中高火加熱3 min,再自然冷卻至室溫。滴加山羊血清封閉液(原液用PBS按1∶9稀釋),37 ℃孵育30 min。甩去多余液體,不洗。實驗片滴加適當稀釋的一抗,4 ℃過夜。取出后37 ℃復溫30 min,PBS(pH 7.2~7.6)洗5 min,3次。滴加DyLight488熒光素標記羊抗兔IgG,37 ℃ 孵育45 min。PBS(pH 7.2~7.6)洗5 min,3次。滴加DAPI染色液,室溫孵育3 min。PBS(pH 7.2~7.6)清洗。抗熒光淬滅封片劑封片。熒光顯微鏡觀察結果及拍照。采用ImageJ軟件分析各個單位視野內大鼠脊髓組織Nestin、NSE、GFAP陽性細胞數。

2.1 BBB運動功能評分結果 假手術組大鼠運動功能正常。第3天評分:模型組、Wnt抑制劑組、烙灸組、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大鼠運動功能評分均小于7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第7、14天評分:烙灸組、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評分高于模型組、Wnt抑制劑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Wnt抑制劑組與模型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第21天評分:烙灸組>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模型組>Wnt抑制劑組。Wnt抑制劑組與模型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較烙灸組評分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第28天評分:烙灸組最高,Wnt抑制劑組最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Wnt抑制劑組與模型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如圖1。

注:與模型組比較,aP<0.05;與wnt抑制劑組比較,bP<0.05;與烙灸組比較,cP<0.05。

表1 各組大鼠損傷后不同時間點BBB評分表
2.2 免疫組化檢測結果 累積光密度值統計假手術組大鼠脊髓組織中Nestin累積光密度值為0。其余4組大鼠脊髓組織中Nestin累積光密度值都較假手術組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Wnt抑制劑組與模型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烙灸組、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與模型組、Wnt抑制劑組相比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與烙灸相比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模型組、Wnt抑制劑組、烙灸組及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大鼠脊髓組織中NSE累積光密度值較假手術組顯著減少,尤其是模型組、Wnt抑制劑組減少幅度最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Wnt抑制劑組與模型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與烙灸組相比降幅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模型組、Wnt抑制劑組、烙灸組及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大鼠脊髓組織中GFAP累積光密度值較假手術組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Wnt抑制劑組與模型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烙灸組、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較模型組、Wnt抑制劑組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較烙灸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如圖2。

注:與假手術組比較,aP<0.05;與模型組比較,bP<0.05;與Wnt抑制劑組比較,cP<0.05;與烙灸組比較,dP<0.05。

表2 各組脊髓損傷大鼠Nestin、NSE、GFAP累積光密度比較表
2.3 免疫熒光檢測結果 免疫熒光檢測Nestin、NSE、GFAP陽性細胞數 Nestin、NSE、GFAP陽性細胞呈綠色,形態樹枝狀。Nestin假手術組無陽性細胞。NSE、GFAP假手術組陽性細胞數較多,亮度較亮。其余4組大鼠脊髓組織中Nestin陽性細胞數較假手術組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Wnt抑制劑組與模型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烙灸組、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與模型組、Wnt抑制劑組相比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與烙灸組相比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模型組、Wnt抑制劑組、烙灸組及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大鼠脊髓組織中NSE陽性細胞數較假手術組顯著減少,模型組、Wnt抑制劑組減少幅度最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Wnt抑制劑組與模型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與烙灸組相比降幅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模型組、Wnt抑制劑組、烙灸組及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大鼠脊髓組織中GFAP陽性細胞數較假手術組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Wnt抑制劑組與模型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烙灸組、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較模型組、Wnt抑制劑組數值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較烙灸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如圖3。

注:與假手術組比較,aP<0.05;與模型組比較,bP<0.05;與Wnt抑制劑組比較,cP<0.05;與烙灸組比較,dP<0.05。

表3 各組脊髓損傷大鼠免疫熒光檢測Nestin、NSE、GFAP陽性細胞數表
3.1 關于烙灸治療脊髓損傷研究 脊髓損傷是導致截癱主要原因,全世界平均每年每百萬人中有15~40人發生脊髓損傷。給傷者、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負擔,但至今未找到確切、有效治療方法[9]。研究證實脊髓損傷后神經細胞仍存在一定修復再生能力,而成年哺乳動物脊髓損傷后神經很難修復再生。中醫學認為脊髓損傷是督脈損傷,致使氣血逆亂,阻滯經絡,氣血不能溫煦濡養肢體導致氣血不足,筋脈瘀阻。治宜補氣、活血、通絡。烙灸是寧夏少數民族醫學中一種簡單、方便、安全、有效的療法,也是中醫學“化膿灸”發展及延續,其操作比“化膿灸”簡便,其透熱力強,造成皮膚損傷程度小。而脊髓損傷病機是元陽不足,氣滯血瘀,寒凝閉阻經絡致使肢體屈伸不利。需要通過強力熱效應刺激周圍神經敏感度,加強其與大腦中樞神經聯系。烙灸具有強力熱效應,正有此功效。其能夠振奮元陽、溫通經脈、化瘀消腫、寒濕祛濕、通經活絡而調整人體氣機稟性[10]。研究[11]表明,烙灸能夠打開藥物或熱力至皮膚內組織通道,起到消炎、鎮痛、增加血液循環、增強機體代謝作用。前期臨床觀察也證實烙灸治療脊髓損傷患者能明顯提高肌力,促進脊髓損傷患者康復[12]。
3.2 各組大鼠實驗結果 分析前期實驗研究[4]發現,烙灸可以調節Wnt信號通路,對大鼠脊髓損傷后神經具有修復再生作用。本實驗采用BBB運動神經功能評分法、免疫組化、免疫熒光法檢測脊髓損傷大鼠脊髓組織內源性神經干細胞標記物(Nestin)、神經元細胞標記物(NSE)、星形膠質細胞標記物(GFAP)。其中BBB評分法是一種定量、客觀檢測技術,能夠對脊髓損傷作出功能性診斷及定量分析。結果顯示:BBB運動神經功能評分,烙灸組>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模型組>Wnt抑制劑組,推斷烙灸組、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效果明顯優于模型組、Wnt抑制劑組,且烙灸組療效最顯著,Wnt抑制劑組與模型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神經絲巢蛋白(Nestin)是一種細胞骨架蛋白,表達于細胞質中,生存于神經上皮干細胞內,與神經干細胞發育及分化息息相關。其發育期時,Nestin表達逐漸增強,而隨著神經干細胞分化結束,Nestin表達也隨之下降,Nestin被認為是內源性神經干細胞主要標記物之一,檢測Nestin能夠鑒定處于分化期內源性神經干細胞[13]。正常脊髓組織內也存在一定量內源性神經干細胞,在非病理情況下,成年動物(神經細胞分化結束)體內內源性神經干細胞處于“靜止狀態”。研究表明在大鼠出生后6 d脊髓組織中Nestin陽性表達消失。本實驗結果證實,假手術組大鼠脊髓組織中Nestin亦累積光密度值及陽性細胞數為0,表明假手術不會引起內源性神經干細胞激活。而大鼠脊髓損傷后Nestin累積光密度值及陽性細胞數顯著升高,它主要集中在損傷部位,可見脊髓損傷能夠激活內源性神經干細胞,導致內源性神經干細胞向損傷部位遷移。烙灸組大鼠脊髓組織中Nestin累積光密度值及陽性細胞數升高趨勢與模型組相似,但是烙灸組大鼠脊髓組織中Nestin累積光密度值及陽性細胞數都較模型組有顯著升高,可見烙灸能夠促進脊髓損傷后損傷局部內源性神經干細胞激活、遷移與增殖。而Wnt抑制劑組與模型組相比,雖無統計學意義,但Wnt抑制劑組值低于模型組,說明Wnt通路被抑制情況下,內源性神經干細胞激活程度明顯減低。反過來說明激活Wnt通路,有助于內源性神經干細胞激活。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升高值低于烙灸組,也證實這一點。NSE(神經元特異性稀醇化酶)是神經元細胞特異性標志物,脊髓損傷后大量神經元細胞調亡,如何補充替代缺失神經元細胞是治療關鍵。在脊髓組織自我修復過程中,無外界干預情況下,僅少數內源性神經干細胞會分化為神經元細胞[14]。本實驗結果也證明,損傷引起脊髓組織中NSE累積光密度值及陽性細胞數下降,模型組大鼠脊髓組織NSE累積光密度值及陽性細胞數急速減少,而其經過烙灸治療后,損傷局部NSE累積光密度值及陽性細胞數較模型組顯著升高,表明烙灸組對損傷局部神經元細胞具有促進其修復及增生功效。而Wnt抑制劑組值低于模型組,說明Wnt通路被抑制情況下,神經元細胞修復及增生能力降低。反過來說明激活Wnt通路,可促進神經元細胞修復及增生。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值低于烙灸組,也證實這一點。GFAP(膠質纖維酸性蛋白)是星形膠質細胞骨架蛋白,和星形膠質細胞運動及形狀調節密切相關,其是星形膠質細胞特異性標記物。發育期時,星形膠質細胞可誘導神經元突起定向生長。成年動物體內星形膠質細胞又具有支持、營養、隔離及保護神經元細胞作用。然而,當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后,星形膠質細胞反應性增生,其過度增生會形成膠質瘢痕,同時分泌抑制性分子,影響神經細胞修復再生[15]。結果顯示,脊髓損傷后局部GFAP累積光密度值及陽性細胞數就顯著增多。而烙灸組GFAP累積光密度值及陽性細胞數損傷后也有增加,但其表達都較模型組顯著減少。據此可知,烙灸可能抑制脊髓損傷后損傷局部星形膠質細胞過度增生,減少瘢痕組織的形成,從而促進軸突再生。而且相關研究[16]已證實,降低GFAP累積光密度值及陽性細胞數能減少膠質瘢痕形成,使軸突得以生長及修復,降低對神經細胞損害,從而促進脊髓損傷大鼠肢體運動功能恢復。而Wnt抑制劑組值高于模型組,說明Wnt通路被抑制情況下,減少膠質瘢痕形成能力減弱。反過來說明激活Wnt通路,可減少膠質瘢痕形成。烙灸聯合Wnt抑制劑組值高于烙灸組,也證實這一點。
綜上所述,烙灸有利于脊髓損傷大鼠神經功能恢復,通過激活脊髓損傷大鼠Wnt信號通路,促進其內源性神經干細胞增殖分化為神經元細胞,同時抑制分化為星形膠質細胞,使其神經細胞修復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