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娜



“家里的企業已經開了有幾十年了,在我小時候,父親不僅辦企業,還兼任張家莊村監督委員會主任,為村里的事務忙前忙后,我從小耳濡目染,對家鄉有種割舍不掉的情懷,所以我回來了。”身著簡單T恤的90后青年張永剛敘說著他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原因。
張永剛回到家鄉后,幫父親打理著企業里的耐火材料生產加工和銷售事宜。耐火材料生產和鋁深加工是鞏義市小關鎮張家莊村的特色產業,有著幾十年的工業傳統。張家莊村的產業經濟發展走著一條不同于其他鄉村的產業發展之路。
農村必走農業之路?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拼經濟
“張家莊村處于丘陵地帶,機械化操作難度大,結合村土地面積、地域特點和工業發展歷史,我們村走上了以工業為主、農業為輔的產業發展之路。”張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張克鋒說,村里的企業大多都是與耐材生產以及鋁深加工相關的企業。
“雖然我們村耐材產業發展得很成熟,但是當今該市場的競爭壓力特別大,雖然產值在增加,但是利潤空間在不斷壓縮,且耐火材料屬于高耗能的資源型產業。”張家莊村原黨支部書記、現村第一書記張獻文說,為了完善村產業鏈,提升第二產業價值空間,村黨支部書記張克鋒帶隊先后多次前往河北談合作,去往上海、江蘇等地考察市場,終于引進了與新能源汽車配套的相關產業項目,不僅實現了與原有的耐材、鋁深加工產業的有機融合,更完善了村產業發展布局。
如今的張家莊村,雖然只有1.7平方公里、1563人,但是全村工業企業就達到了11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8家,2022年生產總值35億元,年納稅2200多萬元。張家莊村現已形成了從創新發展特種耐材、鋁深加工,到發展高端新能源汽車配件制造的產業發展格局,全面推動了村產業轉型升級。
“二產雙帶” 人人持證 先進帶后進
隨著張家莊村的產業發展和鄉村建設的逐漸完善,越來越多的人愿意留在家鄉、返回家鄉,但是企業和村民又面臨著企業用工需求和個體技能水平不足的現實矛盾。
“‘五星’支部創建中提出了‘雙綁’機制,俺村作為一個工業村,該咋綁?”這曾經是擺在張克鋒面前的問題,他作為村支書,也是致富能手,經常思考著如何實現在工業村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經村“兩委”研究,決定在工業發展方面實行“二產雙帶”機制,黨支部領辦集體經濟性質的勞務公司,一邊聯系企業,知曉用工需求,另一邊村集體出錢牽頭組織培訓就業群眾,提高就業群眾專業技能水平,以更好適應企業用工需求。在農業發展方面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300余畝種植辣椒,與龍頭產業登封市梁老頭食品公司“綁定”發展,實現160余戶農民增收。
“村里的勞務公司,可以免費組織培訓,于是趕緊去村里報了名,參加了鉗工、電工、叉車等培訓,順利拿到了證書,工資又漲了一倍,不出村也能拿到高工資,能學技術還能顧家。”鞏義市鵬程耐材車間主任張二衛說道。
據了解,2022年該村集體領辦的勞務公司已培訓360多名就業群眾,實現人人持證上崗,收入翻番,張家莊村通過工業為主、農業為輔的發展路徑,努力實現先富帶后富,先進帶后進,帶領群眾努力提高收入。
支部建在企業上 干群一心謀振興
“以前村里存在著黨員組織的難處,農村黨員的召集工作部分程度上處于渙散狀態,凝聚力不強。后來我們想了個辦法,把支部建在企業上。”張克鋒說。
張家莊村黨總支下設6個黨支部,其中含5個非公企業黨支部,企業負責人擔任非公企業黨支部書記,既是黨員,又是致富能手。“把支部建在企業上,這樣黨員組織起來方便多了。”張克鋒說,非公企業黨支部的建設能使黨員活動更高效率地開展,“五星”創建的精神滲透力更強。
張家莊村非公企業黨支部凝聚企業黨員力量,讓企業和黨員在鄉村建設中“發光發熱”。“在我們這兒,企業出錢做公益是常有的事,管網建設、主干道路衛生保潔、吸納就業帶領村民致富都是企業樂意去做的。”張克鋒說,非公企業黨支部的建設不僅實現了高效管理在企黨員,同時又把惠民工作落到了實處。
如何讓百姓更能“沾光”,是張克鋒和張獻文在帶領全村開展“五星”支部創建中一直秉承的信念。在“五星”支部創建工作的引領下,張家莊村企業的發展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這為村集體提高老年人物質生活水平提供了穩定收入來源。近年來,該村集體堅持為高齡老人代繳養老保險和合作醫療,并發放生活補貼。2022年,張家莊村光在此方面的花費就達到了30余萬元,村里老年人的生活得到了優質保障。
近年來,張家莊村通過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產業發展思路與基層黨建模式,走上工業為主農業為輔的村經濟發展之路,先富帶后富,將干部與群眾緊密聯結在一起,凝心聚力一起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經過“五星”支部創建,更多的張家莊群眾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增收,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回家鄉,建設家鄉。2023年2月,張家莊村被河南省委組織部評為2022年度“五星”黨支部。
“我從沒有后悔過我的選擇,看到家鄉一步步在變好,我相信以后會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樣選擇回鄉。”既是黨員,又是企業總經理的張永剛穿上工作服就轉身走進了自己家的企業,開始了一天的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