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 王勤




學校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學段要求、學校實際和特色建設等情況,分年級、分層次、系統性、一體化統籌開設“1+X”課后體育服務實踐,以體育俱樂部、體育社團、體育加油站為主要形式,促進學生掌握運動技能,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一、“1+X”課后體育服務的內涵
“1+X”中的“1”指按照國家現行課程標準開展的規定教材內容,是必須掌握的技能,如田徑、體操、球類等;“X”是“1”的延伸與補充,除了規定教材之外,適合學生發展的個性化項目,如花樣跳繩、羽毛球、游泳、足球、輪滑、跆拳道、柔力球等新型體育項目或特色項目,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填寫志愿,選擇運動項目。同時,利用“1”和“X”項目之間的互補性,豐富學校課余生活,活躍體育鍛煉氛圍,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X”體育項目的選擇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1+X”規定項目和延伸項目之間的相互促進、相互補充作用,提高“1”運動項目教學效率的同時,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整體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二、“1+X”課后體育服務的組織形式
體育俱樂部、體育社團和體育加油站是課后體育服務的主要組織形式(表1)。其中,體育俱樂部以訓練和比賽為主要目標,對學生和教練員的專項要求比較高,學生通過一定的選拔才能加入;體育社團屬于普及性的,項目種類較多,學生可選擇性強,對學生自身身體素質要求不高,大部分學生都可以報名參加,社團的廣泛開展為俱樂部選材打下基礎;體育加油站是全員參與的,是對體育俱樂部和體育社團的補充。
(一)體育俱樂部
體育俱樂部是指擅長某一體育運動的學生共同學習體育知識、展開體育活動、進行體育訓練、參加體育比賽而組成的活動團體。學校體育俱樂部主要是打造學校特色、品牌,學校分析現有條件,包括師資、場地、學生素質、社會政府政策等,選擇切實可操作的項目作為學校的主要特色,制訂詳細方案,進行選材、訓練、比賽等,逐漸形成規模化,梯隊化,成為學校的品牌與名片。
1.政府購買體育服務,深化體教融合
2020年9月,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頒布的《關于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了“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來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學校體育發展”的要求。筆者所在區域相關政府機構對區域內的幾所學校進行統籌,推出“校園十八藝”項目,將籃球、足球、羽毛球等俱樂部引入學校課后體育服務,不僅豐富了課后體育服務的內容,更加提高了學校體育教育教學的質量,進一步地深化體教融合。
2.多層次選拔人才,培養學校后備梯隊
體育俱樂部隊員在選拔上是多層次的、多渠道的。在每年的學期初,學校教導處會安排專項選課,俱樂部教練走進課堂,對學生進行基礎測試,如足球俱樂部,會對學生靈敏性、協調性、位移、射門等進行測試,從而選拔優異的學生進入校足球俱樂部學習;通過社團選拔,由社團教師、負責人選擇推薦專項優異的學生進入俱樂部;學校每年都會進行校級運動會,推薦運動會中前一、二名的學生進入俱樂部。通過各個層次的推薦、選拔為俱樂部不斷輸送新鮮血液,從而形成梯隊,培養學校體育后備人才。
(二)體育社團
學校體育社團采用選項走班制為學生提供“菜單式”項目,力爭讓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到運動中。學校根據體育教師的專長、學生的興趣、學校的場地資源開設學校體育社團,為滿足更多學生的需要,學校還積極利用社會資源,邀請有特長的家長進行志愿服務教學,盡可能豐富“1+X”課后體育服務選項與內容。下面以三年級為例,詳細說明體育社團的開展方式。
1.確定可開設項目,學生填報志愿
以六軌建制小學為例,每班班容量在50~54人,課后服務時間為2小時,有1小時是“1+X”課后體育服務時間。以三年級為例,首先由任教體育教師申報社團項目,同時鼓勵其他學科教師積極報名,加上社會資源,基本能夠滿足開設5~6項社團項目,如花樣跳繩、小籃球、小足球、乒乓球、田徑等,有的開設1個班,有的開設2個班,根據報名情況而定。
學生依據教師提供的社團項目填寫第1志愿和第2志愿,如果有些項目選的人太多,會根據第2志愿進行調整。在開展社團項目走班的前一個月,允許學生調整項目,但過了1個月就只能在下學期開始時再進行調整。
2.做好備課和活動計劃,完善管理與考核制度
由學校教研組長牽頭,針對每個社團項目組織備課,其中包括確定“1”和“X”的具體內容,如,三年級的“1”由較長距離的跑、蹲踞式跳遠、側向投擲、小足球等內容組成,由社團負責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在項目學習過程中安排,“X”便是社團項目本身,主要包括專項熱身游戲、專項體能、專項運動學練及比賽、有關專項的健康知識、考核等內容,確定好學年和學期計劃。
學校嚴格執行管理與考核制度。由校長室牽頭,校級中層領導、教導處負責,體育組組長、家委會負責人共同組成考核小組對體育項目走班制社團教練進行考核。社團教師必須按時到達場地,如有特殊情況,與校教導處及時聯系,啟動臨時調課方案。同時負責教師必須保證學生準時到達指定場地參加活動,如遇未到學生,及時與班主任聯系,學生因病因事缺勤應提前向教師請假。學校會按學時對社團教師進行績效考核。
(三)體育加油站
與體育俱樂部、體育社團相比,體育加油站對師資和場地的要求就降低了很多,因此也更容易操作和實施。
1.全員參與,共同鍛煉
學校體育加油站不僅有體育教師參與,更多的是其他任課教師的加入。根據學校課后延時安排,每周有2天是體育社團活動,其他3天則為體育加油站時間,一般分為2個時段,第1個小時是完成學校的相關作業,第2個小時則是進行體育加油站練習,保證全員參與。
2.內容豐富,靈活安排
學校事先成立體育加油站內容編排小組,由小組成員負責編排相應學習內容,根據不同水平段選擇鍛煉內容,發展學生柔韌、耐力、肺活量、靈敏等素質,學習體育文化與項目規則。主要包含4個類別的內容:室內負重操、課桌操、手指操、體能等;室內體育影視及經典比賽視頻欣賞;各種棋類運動;民間體育和趣味體育游戲,如跳繩、踢毽、滾鐵環等(圖2-1、圖2-2)。在沒有社團的3天,就由帶班教師帶領學生一起進行練習,靈活安排,實現每天課后體育服務都有內容可以練習。
體育加油站的考核結合每個年級選擇的內容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確定各年級考核項目,并與學校德育處“雛鷹爭章”中的“健體章”相結合,由帶班教師進行隨堂考核。在隨堂考核中實行限量達標,每次設置20個章,一方面激發學生完成目標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讓學生明白完成動作質量的重要性,從而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