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因應現代社會生活的快節奏,有關慢生活的話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研究發現,慢生活有利于減輕人們的心理壓力、節食、預防心腦血管意外、品味生活等等,是養生的不二法寶。但也有不少老人反映,自己也想把生活節奏慢下來,但無論是走路、吃飯、做事,都慢不下來,該怎么辦?
其實,慢生活是現代時髦的提法,在中國傳統養生中并沒有這個字詞。現代人所謂的快節奏、慢生活,古人相近似的就是呂坤所講的急促與從容。但要較真起來,這兩種說法還是有區別的。快節奏與慢生活更偏重于表象,而急促和從容則偏于心態。一個是客觀表象,一個是主觀心態。追根溯源,心態決定行動。有些老人反映自己的生活節奏慢不下來,恐怕是心里面慢不下來。
呂坤字叔簡,一字心吾、新吾,自號抱獨居士,明代歸德府寧陵(今河南商丘寧陵縣)人。萬歷二年同進士出身,歷任知縣、山西巡撫、吏部右侍郎。明代文學家、思想家。呂坤剛正不阿,為政清廉,他與沈鯉、郭正域被譽為明萬歷年間天下“三大賢”。主要作品有《實政錄》《夜氣銘》《招良心詩》《去偽齋集》等十余種,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刑法、軍事、水利、教育、醫學等各個方面。《呻吟語》成書于萬歷二十一年,是呂坤積30年心血寫就的一部語錄體著作。這部著作談哲理,抨時弊,探求人生,思考宇宙,舉凡人之修養、處世原則、人際交往、居家養生等等,真知灼見,時時閃現,警句妙語,不一而足。
“從容”一詞,有悠閑舒緩之意,比喻一個人做事胸有成竹,不慌不忙,有寬裕的回旋余地。當然,也有寬裕的時間。因而與急促相對應。呂坤認為,從天地萬物的道理來看,從容是初生之氣,而急促是終末之氣。故天地萬物都始于從容,卒于急促。人也是一樣。養生就是要養初生之氣,避免終末之氣。按理說,人退休后有大把的時間,同時又沒有了世俗雜事的拖累,完全可以從容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但有的老人總想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緊湊一些,接送孩子、健身鍛煉、買菜做飯……一天到晚幾點鐘該干啥都記得分明,絲毫不敢誤事。如此心態,難免急促,生活節奏又如何能慢得下來?
其實,人退休后工作上的事情沒有了,生活上雜事也完全可以不管,或者說能管多少管多少。這樣,時間充裕了,就可以從容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年輕人也要多為老年人著想,盡量減少老年人的負擔。畢竟,“事從容則有余味,人從容則有余年”。而讓自己的父母健康長壽,不正是年輕人的心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