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儉樸,不得不提媽媽的一件舊衣服,那是一件酒紅色的呢子大衣,是12年前媽媽結婚時穿的,現在看上去依舊挺括如新。
每逢參加婚宴、親人聚會,媽媽都會穿這件衣服。小時候,我總是好奇地問媽媽為什么不穿新衣服。她回答道:“這件衣服雖然買了很多年,但它的款式仍舊很新穎。更重要的是,它記錄了我與你爸爸共同經歷的難忘時光。”
后來,我發現這件衣服不僅是媽媽和爸爸的情感見證,還是一件能抵抗時間無情流逝的“戰袍”。每當媽媽穿上它參加家庭聚會時,周圍的長輩們都會聚攏在她的身邊,你一言我一句地暢談往事,因為這件衣服勾起了長輩們的美好回憶。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長輩陸續離世了,參加家庭聚會的人一年比一年少。
爸爸媽媽還通過自身的行動教會了我如何珍惜物品、變廢為寶:掉了螺絲的花架,爸爸會趕緊敲敲打打修理好;摔裂的果盤,媽媽用細麻繩和熱熔膠給它編織一件新“衣服”……后來,我也會把廢舊的塑料瓶變成簡易的花盆。
感謝爸爸媽媽,他們用節儉的生活方式給我創造了豐富的精神世界,我也會把這種儉樸的家風傳承下去。
(指導老師:駱薪羽)
好詞分享(請在橫線處填入文章中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
聚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句摘抄:
【寓意深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評:潘之星同學以媽媽經常穿著一件具有重要意義的大衣為切入點,敘述了媽媽簡樸的生活作風,同時還列舉了爸爸媽媽在生活中勤儉節約的細節,全方位展現了自家的勤儉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