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華 代夢雪 蔣博文 張孟孟 沈家成
(安徽省皖農種業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11)
安徽省定遠縣地處江淮丘陵中部地帶[1],屬溫暖帶與亞熱帶氣候過渡區域,常年降水量較多,四季分明、溫光資源充沛,土壤多為黃棕壤和水稻土,質地黏重,保水力強,農作物以水稻為主[2-3]。定遠縣總耕地面積約16.7 萬hm2,是安徽省商品糧主產縣區之一,也是國家優質稻谷生產基地縣。
近年來,市場上水稻品種繁雜,加之頻繁出現的高溫干旱極端惡劣天氣[4],導致部分水稻新品種在市場上存在時間短,1~2 年就被市場淘汰,這不僅擾亂了水稻市場,影響農戶種糧熱情,而且增加了育種成本,對于我國水稻產業的發展有著極大影響。定遠縣位于江淮分水嶺之間,氣候復雜[5],其水稻用種量大、品種繁雜,篩選適宜當地種植的高產優質水稻新品種尤為重要。2022 年滁州市農業農村局開展了水稻新品種展示試驗,以期為滁州市及相似生態區內水稻新品種的推廣種植提供參考。
試驗在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東昌農業科技園內進行,試驗地前茬作物為小麥,土壤類型為水稻土[6],田塊平整,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排灌便利。
近3年通過安徽省或國家(適宜區域含安徽)審定以及安徽省引種備案和登記的品種,共36 個,以豐兩優四號為對照,品種詳細信息見表1。

表1 2022年定遠縣水稻新品種展示試驗品種
試驗共36個供試品種,每個品種設為1個處理。采用完全隨機區組排列,每個品種作為1 個小區,小區面積333.35 m2,四周以相應品種設置保護行。
1.4.1播種育秧試驗采用濕潤育秧,于2022年5月14日播種,秧田播種量225 kg/hm2。參試品種于2022 年6 月14 日移栽,秧齡31 d,人工插秧,行株距30 cm×16 cm,栽植密度20.85萬/hm2,每穴2叢。
1.4.2肥水管理試驗田按照當地高產水稻栽培措施統一管理,施純N 280 kg/hm2,P2O590 kg/hm2,K2O 90 kg/hm2。 其中基施純N 159 kg/hm2,P2O590 kg/hm2,K2O 90 kg/hm2,追肥2 次,3~4 葉追施純N 51.75 kg/hm2,移栽7 d施純N 69 kg/hm2。栽后灌深水護苗,干濕交替促分蘗,后期適當曬田控制無效分蘗。
7 月中下旬至8 月上旬出現了長時間的極端高溫干旱天氣,采取以水調溫措施,田間持續灌“跑馬水”,防御高溫熱害。
1.4.3病蟲害防治種子催芽前用強氯精消毒處理[7],試驗田旋耕前施用芐嘧磺隆·乙草胺進行封閉除草,苗期重點防治稻薊馬、稻象甲等蟲害,本田期重點防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紋枯病、稻曲病和細菌性條斑病等病蟲害。
由表2可知,供試水稻品種中,較對照組豐兩優四號增產的品種有11 個,分別為華兩優2834、瑋兩優7713、臻兩優8612、徽兩優絲苗、荃優822、泰兩優27 占、云兩優2118、晶兩優8612、鴻邦兩優6363、嘉優中科13-1 和荃優169,分別增產6.56%、6.34%、4.80%、4.68%、1.52%、1.44%、1.44%、0.89%、0.58%、0.39%和0.39%。其余品種較對照組均減產,減產幅度為0.31%~12.41%。華兩優2834 的產量最高,為9 351.0 kg/hm2,荃兩優鄂豐絲苗的產量最低,為7 686.0 kg/hm2。

表2 2022年定遠縣水稻新品種展示試驗水稻產量及其構成因素情況
由表2 可知,對照組豐兩優四號的株高為127.9 cm,參試品種的株高在112.6~138.3 cm,龍兩優月牙絲苗、荃優58、晶兩優8612、滬優549、臻兩優8612、臻兩優泰絲、華兩優2834、貢兩優粵農絲苗、徽兩優科珍絲苗、京優382、荃優280 和荃優822 的株高高于對照組豐兩優四號,其余品種株高均低于豐兩優四號。耕香優579 的株高最低,為112.6 cm,龍兩優月牙絲苗的株高最高,為138.3 cm。
由表2 可知,嘉優中科13-1、荃優607、荃優58、瑋兩優7713、臻兩優8612、臻兩優泰絲、華兩優2834、荃兩優鄂豐絲苗、徽兩優科珍絲苗、噸兩優900、京優382、荃優280、荃優德占、荃優169 和荃優822 的有效穗數低于對照組豐兩優四號,其余品種高于對照組;鴻邦兩優6363和泰兩優27占的有效穗最多,為279.0 萬/hm2,嘉優中科13-1 的有效穗最少,為205.5 萬/hm2。深兩優1133、滬優549、鴻邦兩優6363 和泰兩優27 占的每穗粒數低于對照組,其余品種高于對照組;徽兩優科珍絲苗的每穗粒數最多,為258.0 粒/穗,滬優549 的每穗粒數最少,為163.2 粒/穗。千粒重方面,嘉優中科13-1、荃優58、鴻邦兩優6363、華兩優2834 的千粒重高于對照組,其余品種的千粒重均低于對照組;華兩優2834的千粒重最大,為31.6 g;徽兩優科珍絲苗的千粒重最小,為21.5 g。
由表3 可知,參試品種的平均播齊歷期99.1 d,比對照組短4.9 d;平均全生育期為130.3 d,較對照組短3.6 d;參試品種的播齊歷期長于對照的品種有5 個,分別為彥兩優黃莉占、滬優549、鴻邦兩優6363、臻兩優泰絲、荃兩優鄂豐絲苗,萬豐優958與對照相當,其余品種均短于對照組。36 個水稻展示品種全生育期在119~138 d,對照豐兩優四號的生育期為134 d。其中鴻邦兩優6363 等9 個品種的全生育期長于對照,荃優169 等25 個品種的全生育期短于對照,晶兩優8612 生育期與對照相當。

表3 2022年定遠縣水稻新品種展示試驗水稻生育期
由表4可知,貢兩優粵農絲苗的株型較松散,其余品種的株型為緊束或適中。36 個參試水稻新品種中,徽兩優美香新占、源兩優600、泰兩優27占、貢兩優粵農絲苗、耕香優579和荃優325這6個水稻品種揚花期整齊度一般,其余品種整齊度較好。抗倒性方面,荃優58、荃優325、荃廣優822、全兩優1822這4 個品種完熟期出現倒伏,其中荃優58、荃優325莖稈傾斜角度小于45°;荃廣優822和全兩優1822的莖稈傾斜角度大于45°,抗倒性較差,其余水稻品種未見倒伏。豐兩優四號、徽兩優美香新占、云兩優2118、源兩優600、嘉優中科13-1、彥兩優黃莉占、耕香優579、荃優325、深兩優1133、鴻邦兩優6363、臻兩優8612、華兩優2834、泰兩優27 占、瑋兩優534、晶兩優1988、荃優德占和萬豐優957 的熟期轉色一般,其余品種熟期轉色好。

表4 2022年定遠縣水稻新品種展示試驗水稻長勢長相
綜合產量、抗倒性等特性,表現優秀的品種有華兩優2834、瑋兩優7713、臻兩優8612、云兩優2118、徽兩優絲苗、泰兩優27 占、荃優822、晶兩優8612、鴻邦兩優6363、嘉優中科13-1 和荃優169 共11個。
產量9 351.0 kg/hm2,較對照組增產6.56 %,全生育期132 d,株高132.3 cm,穗粒數182.1 粒/穗,千粒重31.6 g。株型結構緊湊,結實率高,抗倒性強、熟期轉色好、千粒重大。
產量9 331.5 kg/hm2,較對照組增產6.34%,全生育期133 d,株高120.6 cm,穗粒數221.0 粒/穗,千粒重24.7 g。株型結構緊湊,分蘗強,結實率高,抗倒性強,但熟期轉色一般。
產量9 196.5 kg/hm2,較對照組增產4.80 %,全生育期136 d,株高131.8 cm,穗粒數211.5 粒/穗,千粒重26.3 g。株型結構緊湊,分蘗強,結實率高,抗倒性強,但熟期轉色一般、生育期較長。
產量9 186.0 kg/hm2,較對照組增產4.68 %,全生育期123 d,株高124.4 cm,穗粒數201.1 粒/穗,千粒重22.9 g。株型緊湊,結實率高,抗倒性強,熟期轉色好,生育期適中。
產量8 908.5 kg/hm2,較對照組增產1.52%,全生育期124 d,株高123.1 cm,穗粒數206.2 粒/穗,千粒重27.5 g。株型緊湊,抗倒性強,生育期適中,熟期轉色好,千粒重大。
產量8 901.0 kg/hm2,較對照組增產1.44 %,全生育期131 d,株高119.5 cm,穗粒數179.2 粒/穗,千粒重23.7 g。株型適中,分蘗強、抗倒性強、熟期轉色一般。
產量8 901.0 kg/hm2,較對照組增產1.44%,全生育期127 d,株高122.5 cm,穗粒數198.8 粒/穗,千粒重25.2 g。株型緊湊,抗倒性強、生育期適中,熟期轉色一般。
產量8 853.0 kg/hm2,較對照組增產0.89%,全生育期134 d,株高131.4 cm,穗粒數194.8 粒/穗,千粒重24.6 g。株型緊湊,抗倒性強,熟期轉色好,生育期較長。
產量8 826.0 kg/hm2,較對照組增產0.58%,全生育期137 d,株高116.8 cm,穗粒數174.5 粒/穗,千粒重29.0 g。株型較矮,抗倒性強,千粒重大,生育期較長、熟期轉色一般。
產量8 809.5 kg/hm2,較對照組增產0.39%,全生育期137 d,株高113.8 cm,穗粒數204.1 粒/穗,千粒重28.5 g。株型緊湊較矮,抗倒性強,千粒重大,生育期較長,熟期轉色一般。
產量8 809.5 kg/hm2,較對照組增產0.39%,全生育期120 d,株高122.5 cm,穗粒數186.3粒/穗,千粒重28.0 g。株型緊湊,抗倒性強,千粒重大,熟期轉色好。
本展示試驗表明,華兩優2834、瑋兩優7713、臻兩優8612、云兩優2118、徽兩優絲苗、泰兩優27 占、荃優822、晶兩優8612、鴻邦兩優6363、嘉優中科13-1和荃優169共11個品種的產量高、抗倒性好,適宜在定遠區域內推廣種植。2022年天氣較干旱,未見稻瘟病等病害發生。由于定遠縣處于江淮分水嶺,年間7—8 月份常遇高溫干旱天氣[1],此后育種選擇應多考慮抗高溫熱害的水稻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