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遠鄉村振興局
8月19日-20日,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聯合相關協會和媒體在浙江樂清舉辦了第二屆鄉村振興品牌節,該活動聚焦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品牌興農、文旅惠農、特產富農、名企助農、供應鏈強農,推介出100個“鄉村振興賦能計劃典型案例”和10個“鄉村振興賦能計劃先鋒人物”。黑龍江省撫遠市鄉村振興局《華夏東極,譜寫生態振興新篇章》入選第二批鄉村振興賦能計劃生態振興典型案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掛職撫遠市政府副市長郭志強帶隊參加活動,并在活動現場向全國觀眾推介撫遠。
黑龍江省撫遠市坐落于祖國最東端,是中國最早看見太陽的地方。撫遠市著力推進生態旅游振興發展,堅定不移走好綠色發展之路,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自然資源等優勢,將撫遠黑瞎子島及界江觀光、民俗體驗等與避暑旅游資源相結合打造了一批可供觀賞、體驗、度假、康養、避暑的特色旅游項目,2021年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2022年被中國氣象局授予“避暑旅游目的地”榮譽稱號。撫遠市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推進綜合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加強環境管理,有效處理污水垃圾;完善村規民約,增強村民環境意識,全面打造美麗鄉村,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建立長效機制,切實走出一條既有“含金量”,更有“含綠量”的生態文明發展之路,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鄉村振興之路。
打造“生態”+“旅游”模式,
旅游產業風生水起
圍繞“華夏東極、兩國一島、兩江雙城、淡水魚都”四張名片,著力發展生態旅游,先后建成2個4A級景區:黑瞎子島旅游區、探秘野熊園,3個3A級景區:華夏東極景區、濱江公園和魚博館。吸引全國各地游客看東極日出,品開江魚鮮、賞赫哲民俗、尋生態之美。
打造“生態”+“農業”模式,
撫遠糧裝滿中國碗
撫遠市推進萬畝水稻科技示范園區建設,成立玖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全市農民科學種植,每年糧食總產均超出20億斤,連年榮獲全國產糧大縣稱號;將主要生長在北美濕地的蔓越莓引進當地種植,并建設成為亞洲最大的蔓越莓基地,種植面積達到4200畝。2022年6月,撫遠的蔓越莓種子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創下了國內首個蔓越莓“太空育種”的先例。
打造“生態”+“漁業”模式,
冷水魚“游”進全國各地
依托地處黑龍江、烏蘇里江兩江交匯處的獨特地理位置,境內河、湖、泡、沼澤遍布,造就了淡水魚類繁衍與生存的絕佳條件。以盛產鱘魚、鰉魚、大馬哈魚、“三花五羅”而聞名遐邇,又被稱作“中國鱘鰉魚之鄉”“中國大馬哈魚之鄉”“中國淡水魚之都”。培育全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鱘鰉魚養殖品種,國內人工繁育的鱘鰉魚種苗95%來自撫遠,東極魚市成為聲名遠揚的魚品交易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