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日趨嚴峻,養老壓力逐漸增大,單一的養老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當代老年群體的需求。鄉村旅游養老應運而生,催生了鄉村休閑旅游康養產業的發展。然而,由于鄉村旅游康養產業在我國是新興產業,發展過程中仍需要探索。文章以河南省焦作市作為研究區域,通過分析焦作市鄉村旅游康養發展現狀和困境從構建該地區鄉村旅游養老長效發展機制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議,以期幫助河南省焦作市以及我國其它地區發展鄉村旅游康養提供經驗借鑒。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新時代養老觀;鄉村旅游康養
文章編號:1674-7437(2023)08-0089-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592? ? ? ?文章標識碼:A
中國人口數量位居全球首位,老年人口的數量也是最多的,且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相對較快。“十四五”期間中國老年人口數量平均增長1 237.5萬人,年均增長百分之四點四八,相比于“十三五”期間提高了1.7倍。預計到2024年,中國正式進入老齡社會,屆時全國老年人口數量預計達到2.95億,占人口總量的20.3%。基于此,國家的養老壓力逐漸增大,單一的家庭養老模式已經很難應對,養老模式必然走向多元化。
養老方面的主要矛盾表現為老年人追求高品質的養老和單一養老模式之間的矛盾。家庭養老和養老院養老已無法滿足老年群體的養老需求,人們養老觀的不斷發展和演變,也推動了人類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高質量發展,催生了新型養老模式和養老產業。旅游和養老的聯動,萌生了一種全新的養老方式,即鄉村旅游康養。
2016年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特別指出,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1]。自此,國家陸續出臺政策文件大力鼓勵發展康養產業。“十四五”以來,康養旅游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更是達到高峰,2021年6月,《“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明確提出,發展康養旅游,推動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建設[2]。
1? ?鄉村旅游康養內涵及作用
鄉村旅游康養意指老年人離開原住所,以尋找更舒適宜人的養老環境為目的的休閑、度假、養生等旅游活動的總稱,通過參與短途旅游、旅行或暫住實現養老的目的。
在傳統的居家養老覆蓋不足的情況下,鄉村旅游康養極大地緩解了社會嚴峻的養老壓力,更重要的是為老年人提供了一種更加舒適和完善的養老服務。鄉村旅游康養產業的發展也有利于帶動地方就業,促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和擴大農業產業鏈,同時也能夠改善農村的環境、促進地域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播。
2? ?河南省焦作市鄉村旅游康養產業發展現狀及困境
2.1? ?河南省焦作市鄉村旅游康養產業發展現狀
焦作市旅游資源豐富且許多資源極具深度開發價值,這也為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發展空間。多年來,焦作市旅游產業積累了良好的口碑和穩固的客源,在此背景下,審時度勢,致力于旅游產業轉型升級,豐富鄉村旅游內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致力于打造高能級鄉村旅游康養產業體系。在積極打造康養旅游村的同時,同步推進鄉村甲級民宿和五星酒店的建設,致力于創建鄉村康養旅游示范村。在鄉村康養旅游示范村創建過程中,目前各縣(市、區)正在層層發力,以全省創建標準為基礎,分類推進,針對鄉村康養產品不豐富等短板,學習先進經驗,抓緊項目入庫等,為實現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貢獻文旅力量。
2.2? ?河南省焦作市鄉村旅游康養產業發展困境
2.2.1? ?鄉村旅游康養產品定位與城市居民旅游養老需求錯位
現有的旅游康養服務設施與產品絕大多數還是按照普通旅游體系所設置的,這一問題實質上與以往旅游市場主體為年輕人群有關。在現有的鄉村旅游康養產品中,專門針對老年群體的旅游產品數量極少且產品設計遠不能達到老年人旅游康養的實際需求,在很多鄉村民宿中,并沒有結合老年人實際需求和生理特點設置基本的生活配套,例如,適老化的公共廁所、輪椅坡道、智能傳呼系統等,難以達到老年群體養老休閑的需求。同時,缺乏專業的旅游規劃人員,產品開發人員由于年齡層次或專業不足,不能真正了解老年群體異地養老的需求,也缺乏對老年群體性格級人群特征的剖析,也就無法滿足老年群體的心理需求[3]。
2.2.2? ?康養醫療需求和鄉村醫療服務不匹配
對于老年群體來說,旅游目的地具有較高的醫療水平和醫療能力,甚至是良好的就醫環境,無論從生理還是心理層面,都是鄉村旅游康養必須考慮和應當具備的硬性條件。但由于城鄉差距的原因,鄉村醫療條件有限,診療能力和科室設備都有待提升,就醫距離短時期內也難以縮短[4]。
在異地鄉村旅游中,醫療保險的異地使用和報銷問題一直是消費者重點關注的問題。對于老年人而言,日常的照料和康養必然會產生相關費用和問題,對于很多有顧慮的老人來說,旅居地的醫療保險辦理的便利程度也是他們考慮的因素之一,如何爭取更多的醫療優惠政策,使異地結算更加便捷,讓異地康養者安心是旅游養老群體十分關注的問題。
2.2.3? ?鄉村旅游康養的認知度和認可度較低
很多老年人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老年群體對旅游康養和旅游康養服務的概念仍是一知半解,大部分老年人還停留在傳統家庭式養老的模式,這就導致信息不對稱,有旅游康養需求的潛在群體無法獲悉全面的旅游康養信息,老年人對鄉村旅游康養服務的情況和內容,以及康養服務的運營模式、收費標準以及存在風險等信息了解片面。因此,對于鄉村旅游康養的認知度較低,擁有優質旅游資源的鄉村本地人宣傳的積極性不高,旅游公司由于宣傳營銷的力度不夠,導致鄉村旅游康養服務的認知度較低。
大部分鄉村對于在發展旅游康養服務過程中可利用的獨特有價值的文化元素挖掘和宣傳的還不到位,已建和在建的項目品質有待提升,對自身的特色定位和對旅游康養的市場的精準把控還有所欠缺,開發較晚和經濟較為落后地區的旅游服務配套跟不上,出現體驗感不高,回頭率和滿意度較低的現象,難以形成響亮的地方旅游康養服務名片,導致鄉村旅游康養服務的認知度較低。
2.2.4? ?鄉村旅游康養生態環境和居住條件有待提高
我國鄉村生產生活長期以來形成了粗放分散的方式,村民長期以來習慣于在田間地頭、房前屋后堆放、焚燒垃圾,加之由于缺乏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不僅嚴重污染了環境,也影響了當地的宜居度,旅游康養主要目的是有康養需求的老年游客通過旅游度假的形式在鄉村實現康養,首要的要求就是環境宜居優美。因此,粗放惡劣的鄉村生態環境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當地旅游康養產業的開發[5]。
2.2.5? ?鄉村交通站點覆蓋率較低,交通通達度不高
在許多旅游資源尚未開發的鄉村地區,由于歷史遺留問題和財政狀況不佳,地方政府對于鄉村道路的建設和修繕不及時,村里的水泥路長期失修,無人管護,造成路面不平,雨天易淤堵積水,老年人長期居住和生活會存在較大的交通安全隱患。通村水泥公路呈放射狀分布,聯接成網的較少,不利于形成規模化連片式的鄉村田園綜合體。
農村公共交通設施不完善。部分鄉村,由于農村公共交通建設資金短缺,政府部門缺乏合理規劃,多數農村客運班車線路站點覆蓋不足,距離較遠,且運行時間較短,班次較少,尚且無法滿足當地居民的需要,后期項目開展后游客及其親友的輸送需求基本難以滿足,因此,現有的農村客運秩序有待規范,公共交通設施亟待完善[6]。
3? ?河南鄉村旅游康養產業的發展對策
3.1? ?優化旅游產品設計,滿足旅游康養綜合需求
在進行鄉村旅游康養產品開發時,要充分挖掘本地區的文化和旅游資源優勢與當下老年群體的心理訴求,進行深層次的市場細分,對于產品開發來說不僅有利于節省時間和資本,后期也利于進行精準營銷,旅游康養產品的市場定位就是老年人,與常規旅行最大的區別是老年顧客身體素質不佳,甚至大部分有慢性病,要特別注意飲食,減少長途和高強度、驚險刺激類活動。此外,不同的游客喜好和需求各有不同,有的喜歡紅色軍旅主題;有的喜歡到生態養生的地方等。在旅游線路和產品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量老年群體的特性,特別是身體承受能力和潛在風險,合理設定景點的游玩時間和沿途的休息區,縮短和減少長途交通時間,盡可能采用較為舒適的旅游交通工具,去除風險性較大的刺激性旅游活動,根據旅游團游客的興趣點和職業特征,開發和設計更多有關人文情懷和歷史懷舊特色的旅游產品,滿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康養需求[7]。
3.2? ?提高鄉村醫療服務水平,完善相關保障制度
為了消除老年群體旅游養老的后顧之憂,提高鄉村醫療服務水平,當地的政府和衛生部門發力,鼓勵城鎮三甲醫院或醫療水平較高的的醫療機構能在鄉村實施連鎖經營,針對老年人易突發的疾病和慢性病設置相關診療設施和醫生,必須覆蓋到每一個康養基地,解決老年人異地康養過程中的醫療問題。同時,針對城市養老群體異地就醫的難點,各地醫保局要不斷完善政策、簡化備案流程、優化系統,積極推進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提質增效。
3.3? ?加強宣傳力度,提高鄉村旅游康養社會關注度和認可度
鄉村旅游康養模式還沒有真正形成,人們對其認知度較低,尤其是老年人對其了解還是較有限的。因此,要想真正地推動旅游康養產業的發展,就要進一步加強對旅游康養概念和優勢的宣傳,既要讓有康養需求的城市老年群體了解如何旅游養老,去哪旅游養老,又要讓鄉村居民了解如何利用自身的田園旅游資源,打造有吸引力的旅游康養示范地。因此,要加強旅游康養的宣傳力度,提高整個社會層面的關注度,各級政府和旅游企業首先要做好宣傳工作,通過多種渠道,采用宣傳單頁,新聞報道等多種形式鼓勵和引導老年群體通過旅游實現康養,愉悅身心。
為了提升社會對于旅游康養的認可度,可以邀請老年人及其子女實地走訪和參觀體驗旅游康養示范地,感受鄉村寧靜悠閑的旅居環境和配套舒適的農家樂,切身感受旅游康養帶來的獨特體驗,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通過口口相傳,逐漸打開市場,提高社會認可度。
3.4? ?改善鄉村生態環境,打造美麗新農村
為了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政府和相關旅游開發企業應當合力改善鄉村居住和康養的生態環境,完善本地環保制度,增加農村街道垃圾桶、垃圾回收車等基礎設施的數量和垃圾中轉站,宣傳和提倡垃圾分類處理,制定相關獎懲制度,提升村民環保意識。在當地發展一批環衛工作人員,一方面便于即時的垃圾處理,同時也能帶動當地中老年人就業,潛移默化中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共同維護家園環境。政府要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和監理機構,引導和督促本地村民和養老游客共同遵守相關規定,履行環保義務[8]。
針對農村現狀和農民接受能力,政府部門應切實履行好環保宣傳教育職責,結合實際,采取多種不同的方式對村民進行環保宣傳教育。
3.5? ? 提高城鄉公路通達深度和服務功能,統籌城鄉公共交通建設
在農村道路建設中,首先,要進一步加大公路建設的規模,提高城鄉公路通達深度和服務功能。其次,要統一建設標準,提高道路標準,降低鄉村道路交通存在的安全隱患。最后,要打通鄉村交通網,加強村與村之間的聯系,積極推進馬路到戶的政策落實,提高各村的通達度,增強周邊農村旅游資源的帶動和輻射作用。
在公共交通方面,要注重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根據康養鄉村淡旺季的人流量和客流特征,依托大數據和科研技術,分時段制定公交線路和站點規劃,統籌建設城鄉公共交通建設中的公交站場、停靠點、候車亭,包括后續的車輛設施裝備的配置、更新等事項。
4? ?結束語
未來老齡化現象仍會加劇,老年群體數量激增,著力發展旅游康養,提升康養服務的水平和質量,是我國積極應對老齡化的有益之舉,也是創新康養模式和養老服務體系的嘗試。然而,建立可持續的鄉村旅游康養模式,必須由專業的人員對市場中有潛在旅游養老需求的老年群體,進行精準研究,既要挖掘其共性,也要把握不同細分群體的個性,包括經濟情況,職業特性,家庭結構等,這樣才能開發出適銷對路的鄉村旅游康養產品,拓展社會面鄉村康養產業的布局,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完美統一。
作者簡介:崔靜靜(1992-),女,漢族,河南封丘人,碩士,研究方向為工商管理方向。
參考文獻:
[1]中國政府網.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EB/OL].(2016-10-25)[2016-10-25].https://www.gov.cn/zhengce/
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2]中國政府網.“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EB/OL].(2016-10-25)[2016-10-25].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6/
03/content_5615106.htm.
[3]王瑀.“退休潮”背景下旅游養老應對策略研究[J].西部旅游,2022(19):78-80.
[4]高陽,臧健.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蘇北地區鄉村旅游養老產業發展困境及策略[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32(24):65-67.
[5]涂雨杏.鄉村生態振興的困境與破解[J].當代縣域經濟,2023(05):79-81.
[6]蒙金.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交通發展研究[J].四川農業科技,2023(06):74-76.
[7]吳勝昌.W旅行社旅游養老產品服務營銷策略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20.
[8]姜燕飛.秦州區鄉村生態環境問題與對策[J].當代縣域經濟,2023(03):78-80.